导航:首页 > 活动主题 > 公开课明史

公开课明史

发布时间:2021-03-14 21:41:02

㈠ 谁有《明史》的详细目录

第一 太祖一 第二 太祖二 第三 太祖三 第四 恭闵帝第五 成祖一 第六 成祖二 第七 成祖三 第八 仁宗 第九 宣宗第十 英宗前纪 第十一 景帝 第十二 英宗后纪 第十三 宪宗一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 神宗一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神宗二◎光宗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 熹宗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 庄烈帝一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庄烈帝二 志 卷二十五志第一 天文一 卷二十六志第二 天文二 卷二十七志第三 天文三 卷二十八志第四 五行一(水) 卷二十九志第五 五行二(火 木) 卷三十志第六 五行三(金 土) 卷三十一志第七 历一▲历法沿革 卷三十二志第八 历二▲大统历法一上 法原 卷三十三志第九 历三▲大统历法一下 法原 卷三十四志第十 历四 大统历法二 立成 卷三十五志第十一 历五 大统历法三上 推步 卷三十六志第十二 历六 大统历法三下 推步 卷三十七志第十三 历七▲回回历法一 卷三十八志第十四 历八▲回回历法二 卷三十九志第十五 历九▲回回历法三 卷四十志第十六 地理一 京师 南京 卷四十一志第十七 地理二○山东山西 卷四十二志第十八 地理三○河南陕西 卷四十三志第十九 地理四○四川江西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 地理五○湖广浙江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 地理六○福建 广东 广西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二 地理七○云南 贵州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 礼一(吉礼一) 分献陪祀 坛壝之制 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册之数 笾豆之实祭祀杂议诸仪 祭祀日期 习仪 斋戒 遣官祭祀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 礼二(吉礼二) 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仪注 祈谷 大雩 大飨 令节拜天 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 礼三(吉礼三) 社稷 朝日夕月 先农 先蚕 高禖 祭告 祈报 神祇 星辰灵星寿星 司中司命司民司禄 太岁月将风云雷雨 岳镇海渎山川 城隍 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礼四(吉礼四) 历代帝王陵庙 三皇 圣师 国先师孔子 旗纛 五祀 国马神南京神庙 功臣庙 京师九庙 诸神祠 厉坛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礼五(吉礼五) 庙制 禘佩 时享 荐新 加上谥号 庙讳 卷五十二志第二十八 礼六(吉礼六) 奉先殿 奉慈殿 献皇帝庙 新王从飨 功臣配飨 王国宗庙 群臣家庙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九 礼七(嘉礼一) 登极仪 大朝仪 常朝仪 皇太子亲王朝仪诸王来朝仪 诸司朝觐仪中宫受朝仪 朝贺东宫仪 大宴仪 上尊号徽号仪 卷五十四志第三十 礼八(嘉礼二) 册皇后仪 册妃嫔仪附 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册亲王及王妃仪 册公主仪附 皇帝 加元服仪 册皇太子皇子冠礼品官冠礼 庶人冠礼 卷五十五志第三十一 礼九(嘉礼三) 天子纳后仪 皇太子纳妃仪 亲王婚礼 公主婚礼品官婚礼 庶人婚礼 皇帝视学仪 经筵 日讲 东宫出阁讲学仪诸王读书仪 卷五十六志第三十二 礼十(嘉礼四 宾礼) 巡狩 东宫监国 皇长孙监国 颁诏仪 迎接诏赦仪 进书仪 进表笺仪乡饮酒礼 蕃王朝贡礼 遣使之蕃国仪 蕃国遣使进表仪 品官相见礼庶人相见礼 卷五十七志第三十三 礼十一(军礼) 亲征 遣将 禡祭 受降 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 大阅 大射 救日伐鼓 卷五十八志第三十四 礼十二(凶礼一) ○山陵 卷五十九志第三十五 礼十三(凶礼二) 皇后陵寝 兴宗帝后陵寝 睿宗帝后陵寝 皇妃等丧葬 皇太子及妃丧葬诸王及妃公主丧葬 卷六十志第三十六 礼十四(凶礼三) 谒祭陵庙 忌辰 受蕃国王讣奏仪 为王公大臣举哀仪 临王公大臣丧仪中宫为父祖丧仪 遣使临吊仪 遣使册赠王公大臣仪 赐祭葬 丧葬之制碑碣 赐谥 品官丧礼 士庶人丧礼 服纪 卷六十一志第三十七 乐一 卷六十二志第三十八 乐二○乐章一 卷六十三志第三十九 乐三○乐章二 卷六十四志第四十 仪卫 卷六十五志第四十一 舆服一 大辂 玉辂 大马辇 小马辇 步辇 大凉步辇 板轿 耕根车后妃车舆 皇太子亲王以下车舆 公卿以下车舆 伞盖 鞍辔 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 舆服二 皇帝冕服 后妃冠服 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 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 舆服三 文武官冠服 命妇冠服 内外官亲属冠服 内使冠服 侍仪以下冠服士庶冠服 乐工冠服 军隶冠服 外蕃冠服 僧道服色 卷六十八志第四十四 舆服四 皇帝宝玺 皇后册宝 皇妃以下册印 皇太子册宝 皇太子妃册宝亲王以下册宝册印 铁券 印信 符节 宫室制度 臣庶室屋制度 器用 卷六十九志第四十五 选举一 学校 卷七十志第四十六 选举二 科目 卷七十一志第四十七 选举三 荐举 铨选 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 职官一 宗人府 三公三孤 太子三师三少 内阁 吏部 户部 附总督仓场 礼部 兵部 附协理京营戎政 刑部 工部 附提督易州山厂 卷七十三志第四十九 职官二 都察院附总督巡抚 通政司 大理寺 詹事府附左右春坊司经局 翰林院国子监 衍圣公附五经博士 卷七十四志第五十 职官三 太常寺附提督四夷馆 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尚宝司 六科中书舍人 行人司 钦天监 太医院 上林苑监 五城兵马司顺天府附宛平大兴二县 武学 僧道录司 教坊司 宦官 女官 卷七十五志第五十一 职官四 南京宗人府 吏部 户部附总督粮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都察院附提督操江 通政司 大理寺 詹事府 翰林院 国子监 太常寺 光禄寺太仆寺 鸿胪寺 尚宝司 六科 行人司 钦天监 太医院 五城兵马司应天府附上元江宁二县 已上南京官 王府长史司 布政司 按察司 各道行太仆寺 苑马寺 都转运盐使司 盐课提举司 市舶提举司 茶马司 府州 县 儒学 巡检司 驿 税课司 仓库 织染局 河泊所 附闸坝官 批验所 递运所 铁冶所 医学 阴阳学 僧纲司 道纪司 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 职官五 公侯伯 驸马都尉附仪宾 五军都督府 京营 京卫 锦衣卫附旗手等卫南京守备 南京五军都督府 南京卫 王府护卫附仪卫司 总兵官 留守司都司 附行都司 各卫 各所 宣慰司 宣抚司 安抚司 招讨司长官司附蛮夷长官司 军民府附土州土县 卷七十七志第五十三 食货一○ 户口 田制 屯田 庄田 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赋役 卷七十九志第五十五 食货三○漕运 仓库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 食货四○盐法 茶法 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钱钞 坑冶 附铁冶铜场 商税 市舶 马市 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 食货六○上供采造 采造 柴炭 采木 珠池 织造 烧造 俸饷 会计 卷八十三志第五十九 河渠一○黄河上 卷八十四志第六十 河渠二○黄河下 卷八十五志第六十一 河渠三○运河上 卷八十六志第六十二 河渠四○运河下 海运 卷八十七志第六十三 河渠五○淮河 泇河 卫河 漳河 沁河 滹沱河 桑乾河 胶莱河 卷八十八志第六十四 河渠六○直省水利 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 兵一 京营 侍卫上直军 皇城守卫 京城巡捕 四卫营 卷九十志第六十六 兵二 卫所 班军 卷九十一志第六十七 兵三 边防 海防 江防 民壮 士兵 乡兵 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 兵四 清理军伍 训练 赏功 火器 车船 马政 卷九十三志第六十九 刑法一 《大明律》 《大诰》 卷九十四志第七十 刑法二 三法司 卷九十五志第七十一 刑法三 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 卷九十六志第七十二 艺文一 经类 卷九十七志第七十三 艺文二 史类 卷九十八志第七十四 艺文三 子类 卷九十九志第七十五 艺文四 集类 表 卷一百表第一 诸王世表一 卷一百一表第二 诸王世表二 卷一百二表第三 诸王世表三 卷一百三表第四 诸王世表四 卷一百四表第五 诸王世表五 卷一百五表第六 功臣世表一 卷一百六表第七 功臣世表二 卷一百七表第八 功臣世表三 卷一百八表第九 外戚恩泽侯表 卷一百九表第十 宰辅年表一 卷一百十表第十一 宰辅年表二 卷一百十一表第十二 七卿年表一 卷一百十二表第十三 七卿年表二 列传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后妃○后妃一 太祖孝慈高皇后 孙贵妃 李淑妃 郭宁妃 惠帝马皇后 成祖仁孝徐皇后 王贵妃 权贤妃 仁宗诚孝张皇后 宣宗恭让胡皇后 孝恭孙皇后 吴贤妃 郭嫔 英宗孝庄钱皇后 孝肃周太后 景帝汪废后 肃孝杭皇后 宪宗吴废后 孝贞王皇后 孝穆纪太后 孝惠邵太后 万贵妃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 后妃二 孝宗孝康张皇后 武宗孝静夏皇后 世宗孝洁陈皇后 张废后 孝烈方皇后 孝恪杜太后 穆宗孝懿李皇后 孝安陈皇后 孝定李太后 神宗孝端王皇后 刘昭妃 孝靖王太后 郑贵妃 光宗孝元郭皇后 孝和王太后 孝纯刘太后 李康妃 李庄妃 赵选侍 熹宗懿安张皇后 张裕妃 庄烈帝愍周皇后 田贵妃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 ○兴宗孝康皇帝 孝康皇后 吕太后 睿宗献皇帝 献皇后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诸王◎诸王一 宗室十五王 ○太祖诸子一:秦王樉 汧阳王诚洌 晋王 庆成王济炫西河王奇溯 新堞 周王橚 镇平王有爌 博平王安氵戍 南陵王睦 英 镇国中尉睦 挈 镇国将军安氵侃 镇国中尉勤熨 楚王桢 武冈王显槐 齐王榑 潭王梓 赵王 巳 鲁王檀 归善王当冱 辅国将军当燌 奉国将军健根 安丘王当澻 寿钅林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诸王二 太祖诸子二:蜀王椿 湘王柏 代王桂 襄垣王逊燂 灵丘王逊烇 成钅具 廷鄣 肃王楧 辽王植 庆王勍 宁王权 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诸王三 太祖诸子三:岷王梗 谷王橞 韩王松 渖王模 沁水王珵阶 清源王幼 予 安王楹 唐王桱 三城王芝垝 文城王弥钳 弥鋠 辅国将军宇浃 郢王栋 伊王 彝 皇子楠 靖江王守谦 ○兴宗诸子 虞王雄英 吴王允熥 衡王允熞 徐王允 熙 ○惠帝诸子 太子文奎 少子文圭 ○成祖诸子 高煦 赵王高燧 高爔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诸王四 ○仁宗诸子 郑王瞻飐 庐江王载堙 越王瞻墉 蕲王瞻垠 襄王瞻墡 枣阳王佑楒 荆王瞻堈 淮王瞻墺 滕王瞻垲 梁王瞻 自 卫王瞻埏 ○英宗诸子 德王见潾 许王见淳 秀王见澍 崇王见泽 吉王见浚 忻王见治 徽王见沛 ○景帝子 怀献太子见济 ○宪宗诸子 悼恭太子佑极 岐王佑棆 益王佑槟 衡王佑楎 新乐王载玺 雍王佑枟 寿王佑楮 汝王佑梈 泾王佑橓 荣王佑枢 申王佑楷 ○孝宗子 蔚王厚炜 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 诸王五 ○世宗诸子 哀冲太子载基 庄敬太子载 景王载圳 颍王载啇 戚王载沴 蓟王载 匮 均王载 夙 ○穆宗诸子 宪怀太子翊釴 靖王翊铃 潞王翊镠 ○神宗诸子 邠王常溆 福王常洵 沅王常治 瑞王常浩 惠王常润 桂王常瀛 ○光宗诸子 简王由 学 齐王由楫 怀王田模 湘王由栩 惠王由橏 ○熹宗诸子 怀冲太子慈然 悼怀太子慈焴 献怀太子慈炅 ○庄烈帝诸子 太子慈烺 怀王慈 亘 定王慈炯 永王慈照 悼灵王慈焕 悼怀王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公主 ○仁祖二女 太祖十六女 福成庆阳二主附 兴宗四女 成祖五女 仁宗七女 宣宗二女 英宗八女 景帝一女 宪宗五女 孝宗三女 睿宗二女 世宗五女 穆宗六女 神宗十女 光宗九女 熹宗二女 庄烈帝六女仁祖二女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十 郭子兴 韩林儿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 陈友谅 张士诚 方国珍 明玉珍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 扩廓帖木儿 蔡子英 陈友定 伯颜子中等 把匝剌瓦尔密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徐达 常遇春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李善长 汪广洋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 刘基(子琏璟) 宋濂 叶琛 章溢(子存道)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冯胜(兄国用) 傅友德 廖永忠(赵庸) 杨璟 胡美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周武 胡海 张赫 华高 张铨 何真)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顾时 吴祯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费聚 陆聚 郑遇春 黄彬 叶升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朱亮祖 周德兴 王弼 蓝玉(曹震 张翼 张温 陈桓 朱寿 曹兴 谢成 李新)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廖永安 俞通海(弟通源 渊 胡大海(养子德济) 栾凤 耿再成 张德胜(汪兴祖 赵德胜 南昌康郎山两庙忠臣附) 桑世杰 刘成 茅成(杨国兴 胡深 孙兴祖 曹良臣 周显 常荣 张耀 濮英 于光 严德 孙虎)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二 何文辉(徐司马 叶旺(马云 缪大亨(武德) 蔡迁(陈文) 王铭 宁正(袁义) 金兴旺(费子贤) 花茂 丁玉 郭云(王溥)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 陈遇(秦从龙) 叶兑 范常(潘庭坚) 宋思颜(夏煜) 郭景祥(李梦庚) 王濂 (毛骐) 杨元杲(阮弘道 汪河) 孔克仁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陶安(钱用壬) 詹同 朱升 崔亮(牛谅 答禄与权 张筹 朱梦炎 刘仲质 陶凯 曾鲁 任昂 李原名 乐韶凤)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刘三吾(汪睿 朱善) 安然(王本等) 吴伯宗(鲍恂 任亨泰) 吴沉桂彦良(李希颜 徐宗实 陈南宾 刘淳 董子庄 赵季通 杨黼 金实等)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 陈修(滕毅 赵好德 翟善 李仁 吴琳) 杨思义(滕德懋 范敏 费震张琬) 周祯(刘惟谦 周浈 端复初 李质 黎光 刘敏) 杨靖(凌汉 严德珉 单安仁 朱守仁 薛祥 秦逵 赵翥 赵俊 唐铎 沈溍 开济)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钱唐 程徐 韩宜可 周观政 欧阳韶 萧岐 门克新 冯坚 茹太素 曾秉正 李仕鲁 陈汶辉 叶伯巨 郑士利(方徵 周敬心 王朴)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魏观 陶垕仲(王佑) 刘仕貆(王溥 徐均) 王宗显(王兴宗 吕文燧 王兴福 苏恭让 赵庭兰) 王观(杨卓 罗性) 道同(欧阳铭) 卢熙兄熊 王士弘 倪孟贤 郎敏 青文胜 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卢原质 郑公智 林嘉猷 胡子昭 郑居贞 刘政方法 楼琏 练子宁 宋徵 叶希贤 茅大芳 周岩 卓敬 郭任 卢迥 陈迪 黄魁 巨敬 景清 连楹 胡闰 高翔 王度 戴德彝 谢升 丁志方 甘霖 董镛 陈继之 韩永 叶福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 铁铉 暴昭(侯泰) 陈性善(陈植 王彬 崇刚) 张昺(谢贵 彭二葛诚 余逢辰) 宋忠(余瑱) 马宣(曾浚 卜万 朱鉴 石撰) 瞿能 庄得 楚智 皂旗张 王指挥 杨本 张伦 陈质 颜伯玮 唐子清 黄谦 向朴 郑恕 郑华 王省 姚善 钱芹 陈彦回 张彦方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 王艮(高逊志) 廖升(魏冕 邹瑾 龚泰) 周是修 程本立 黄观 王叔英(林英) 黄钺(曾凤韶) 王良 陈思贤(龙溪六生 台温二樵) 程通 黄希范 叶惠仲 黄彦清 蔡运 石允常 高巍 韩郁 高贤宁 王璡 周缙 牛景先 程济等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盛庸 平安 何福 顾成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姚广孝 张玉(子輗軏 从子信) 朱能 邱福(李远 王忠 王聪 火真)谭渊 王真 陈亨 (子懋 徐理 房宽 刘才)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 张武 陈珪 孟善 郑亨 徐忠 郭亮(赵彝) 张信(唐云) 徐祥 李浚 孙岩(房胜) 陈旭 陈贤 张兴 陈志 王友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解缙 黄淮 胡广 金幼孜 胡俨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杨士奇 杨荣 曾孙旦 杨溥 马愉 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蹇义 夏原吉 俞士吉 李文郁 邹师颜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三十八 郁新 赵羾 金忠 李庆 师逵 古朴 向宝 陈寿 马京 许思温 刘季{ 虎} 刘辰 杨砥 虞谦 吕升 仰瞻 严本 汤宗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 茹瑺 严震直 张紞 毛泰亨 王钝 郑赐 郭资 吕震 李至刚 方宾 吴中 刘观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四十 董伦 王景 仪智 子铭 邹济 徐善述 王汝玉 梁潜 周述 弟孟简 陈济 陈继 杨翥 俞山 俞纲 潘辰 王英 钱习礼周叙 刘俨 柯潜 罗璟 孔公恂 司马恂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宋礼 蔺芳 陈瑄 王瑜 周忱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张辅 高士文 徐政 黄福 刘俊 吕毅 刘昱 陈洽 侯保 冯贵伍云 陈忠 李任等 李彬 柳升 崔聚 史安 陈镛 李宗昉 潘禋 梁铭 王通 陶季容 陈汀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 宋晟 薛禄 郭义 金玉 刘荣 朱荣 费瓛 谭广 陈怀 马亮 蒋贵 孙琬 任礼 赵安 赵辅 刘聚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 吴允诚 子克忠 孙瑾 薛斌 子绶 弟贵 李贤 吴成 滕定 金顺 金忠 蒋信 李英 从子文 毛胜 焦礼 毛忠 孙锐 和勇 罗秉忠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 金纯 张本 郭敦 郭璡 郑辰 柴车 刘中敷 孙机 张凤 周瑄 子纮 杨鼎 翁世资 黄镐 胡拱辰 陈俊 林鹗 潘荣 夏时正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 黄宗载 顾佐 邵 已 陈勉 贾谅 严升 段民 吾绅 章敞 徐琦 刘戬 吴讷 朱与言 魏骥 鲁穆 耿九畴 轩輗 陈复 黄孔昭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熊概 叶春 陈镒 李仪 丁璿 陈泰 李棠 曾翚 贾铨 王宇崔恭 刘孜 宋杰 邢宥 李侃 雷复 李纲 原杰 彭谊 牟俸夏埙 子鍭 高明 杨继宗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八 王彰 魏源 金濂 石璞 王卺 罗通 罗绮 张固 张瑄 张鹏李裕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周新 李昌祺 萧省身 陈士启 应履平 林硕 况钟 朱胜 陈本深 罗以礼 莫愚 赵泰 彭勖 孙鼎 夏时 黄润玉 杨瓒 王懋 叶锡赵亮 刘实 陈选 夏寅 陈壮 张昺 宋端仪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 尹昌隆 耿通 陈谔 戴纶 林长懋 陈祚 郭循 刘球 子钺釪 陈鉴 何观 钟同 孟 杨集 章纶 子玄应 廖庄 倪敬 盛灊等 杨瑄 子源 盛颙等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 李时勉 陈敬宗 刘铉 萨琦 邢让 李绍 林瀚 子庭 昂 庭机孙燫 烃 谢铎 鲁铎 赵永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 邹缉 郑维桓 柯暹 弋谦 黄骥 黄泽 孔友谅 范济 聊让 郭佑 胡仲伦 华敏 贾斌 左鼎 练纲 曹凯 许仕达 刘炜 尚褫 单宇 姚显 杨浩 张昭 贺炀 高瑶 虎臣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 陶成 子鲁 陈敏 丁瑄 王得仁 子一夔 叶祯 伍骥 毛吉 林锦 郭绪 姜昂 子龙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韩观 山云 萧授 吴亮 方瑛 陈友 李震王信 都胜 郭鋐 彭伦 欧磐 张佑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 曹鼐 张益 邝野 王佐 丁铉等 孙祥 谢泽 袁彬 哈铭袁敏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 陈循 萧鎡 王文 江渊 许彬 陈文 万安 彭华 刘珝 子鈗 刘吉 尹直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高谷 胡濙 王直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 于谦 子冕 吴宁 王伟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王骥 孙瑾 徐有贞 杨善 李实 赵荣 霍瑄 沈固 王越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罗亨信 侯璡 杨宁 王来 孙原贞 孙需 张宪 朱鉴 杨信民张骥 竺渊 耿定 王晟 邓颙 马谨 程信 白圭 子钺 张瓒 谢士元 孔镛 李时敏 邓廷瓒 王轼 刘丙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 杨洪 子俊 从子能 信 石亨 从子彪 从孙后 郭登 朱谦 子永 孙晖等 孙镗 赵胜 范广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 史昭 刘昭 李达 巫凯 曹义 施聚 许贵 子宁 周贤 子玉 欧信 王玺 鲁鉴 子麟 孙经 刘宁 周玺 庄鉴 彭清 姜汉 子奭孙应熊 安国 杭雄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卫青 子颖 董兴 何洪 刘雄 刘玉 仇钺 神英 子周 曹雄 子谦 冯祯 张俊 李鋐 杨锐 崔文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 李贤 吕原 子常 岳正 彭时 商辂 刘定之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 王翱 年富 王竑 李秉 姚夔 王复 林聪 叶盛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六 项忠 韩雍 余子俊 阮勤 朱英 秦纮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七 罗伦 涂棐 章懋 从子拯 黄仲昭 庄昶邹智 舒芬 崔桐 马汝骥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 张宁 王徽 王渊等 毛弘 邱弘 李森 魏元 康永韶等 强珍王瑞 张稷 李俊 汪奎 从子舜民 崔升等 汤鼐 吉人 刘 董杰 姜绾 余浚等 姜洪 欧阳旦 畅亨 曹璘 彭程 庞泮 吕献 叶绅胡献 武衢等 张弘至 屈伸 王献臣 吴一贯 余濂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 徐溥 邱浚 刘健 谢迁 李东阳 王鏊 刘忠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七十 王恕 子承裕 马文升 刘大夏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 何乔新 彭韶 周经 耿裕 倪岳 闵珪 戴珊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二 周洪谟 杨守陈 弟守阯 子茂元 茂仁 张元祯 陈音 傅瀚张升 吴宽 傅珪 刘春 吴俨 顾清 刘瑞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 李敏 叶淇 贾俊 刘璋 黄绂 张悦 张蓥 钟 曾鉴 梁璟 王诏 徐恪李介 子昆 黄珂 王鸿儒 丛兰 吴世忠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 韩文 顾佐 陈仁 张敷华 杨守随 弟守隅 许进 子诰 赞论 雍泰 张津 陈寿 樊莹 熊绣 潘蕃 胡富 张泰 吴文度 张鼐 冒政 王璟 李钦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五 何鉴 马中锡 陆完 洪钟 陈镐 蒋升 陈金 俞谏 周南 孙禄 马昊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六 刘抃 吕翀 艾洪 葛嵩 赵佑 朱廷声等 戴铣 李光翰等 陆昆 薄彦徽等 蒋钦 周玺 涂祯 汤礼敬王涣 何绍正 许天锡 周钥等 徐文溥 翟唐 王銮 张士隆 张文明 陈鼎等 范辂 张钦周广 曹琥 石天柱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 李文祥 孙磐 徐珪 胡爟 周时从 王雄 罗侨 叶钊 刘天麒 戴冠 黄巩 陆震 夏良胜 万潮等 何遵 刘校等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八 杨廷和 梁储 蒋冕 毛纪 石珤 兄玠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 毛澄 汪俊(弟伟) 吴一鹏 朱希周 何孟春 丰熙(子坊) 徐文华薛蕙(胡侍 王禄 侯廷训)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 杨慎(王元正) 王思(王相) 张翀 刘济 安磐 张汉卿 张原 毛玉(裴绍宗) 王时柯(余翱) 郑本公 张曰韬(胡琼) 杨淮(申良) 张澯 仵瑜 臧应奎 胡琏 余祯 李可登 安玺 殷承叙 郭楠 俞敬 李继 王懋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 费宏(弟寀 从子懋中 子懋贤 世父瑄 翟銮 李时顾鼎臣 严讷(袁炜) 李春芳(孙思诚等) 陈以勤 赵贞吉(殷士儋) 高仪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 乔宇 孙交(子元) 林俊(子达) (张黻) 金献民 秦金(孙柱)赵璜 邹文盛 梁材 刘麟 蒋瑶 王廷相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 王守仁(冀元亨)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 张璁(胡铎) 桂萼 方献夫 夏言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 席书(弟春 篆) 霍韬(子与瑕) 熊浃 黄宗明 黄绾(陆澄)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 杨一清 王琼 彭泽 毛伯温 汪文盛 (鲍象贤) 翁万达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李钺(子惠) 王宪 胡世宁(子纯) (继) 李承勋 王以旗 范掞王邦瑞(子正国) 郑晓 卷二百列传第八十八 姚镆(子涞) 张嵿 伍文定(邢珣等) 蔡天佑(胡瓒) (张文锦) 詹荣(刘源清) 刘天和 杨守礼 张岳(李允简) 郭宗皋 赵时春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九 陶琰(子滋) 王缜 李充嗣 吴廷举(弟廷弼) 方良永(弟良节 子重杰) 王爌 王軏 徐问 张邦奇(族父时彻) 韩邦奇(弟邦靖) 周金吴岳 谭大初

㈡ 《明史》陈际泰传 课文翻译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㈢ 张学颜的明史记载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生九月失母,事继母以孝闻。亲丧庐墓,有白雀来巢。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由曲沃知县入为工科给事中。迁山西参议,以总督江东劾去官。事白,迁永平兵备副使,再调蓟州。俺答封顺义王,察罕土门汗语其下曰:“俺答,奴也,而封王,吾顾弗如。”挟三卫窥辽,欲以求王。而海、建诸部日强,皆建国称汗。大将王治道、郎得功战死,辽人大恐。隆庆五年二月,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砦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大将李成梁敢力战深入,而学颜则以收保为完策,敌至无所亡失,敌退备如初,公私力完,渐复其旧。十一月,与成梁破土蛮卓山,进右副都御史。明年春,土蛮谋入寇,闻有备而止。
奸民阑出海上,踞三十六岛。阅视侍郎汪道昆议缉捕,学颜谓缉捕非便。命李成梁按兵海上,示将加诛,别遣使招谕,许免差役。未半载,招还四千四百余口,积患以消。秋,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辽阳镇东二百余里旧有孤山堡,巡按御史张铎增置险山五堡,然与辽镇声援不接。都御史王之诰奏设险山参将,辖六堡一十二城,分守叆阳。又以其地不毛,欲移置宽佃,以时绌不果。万历初,李成梁议移孤山堡于张其哈佃,移险山五堡于宽佃、长佃、双墩、长领散等。皆据膏腴,扼要害。而边人苦远役,出怨言。工甫兴,王杲复犯边,杀游击裴承祖。巡按御史亟请罢役,学颜不可,曰:“如此则示弱也。”即日巡塞上,抚定王兀堂诸部,听于所在贸易。卒筑宽佃,斥地二百余里。于是抚顺以北,清河以南,皆遵约束。明年冬,发兵诛王杲,大破之,追奔至红力寨。张居正第学颜功在总督杨兆上,加兵部侍郎。
五年夏,土蛮大集诸部犯锦州,要求封王。学颜奏曰:“敌方凭陵,而与之通,是畏之也。制和者在彼,其和必不可久。且无功与有功同封,犯顺与效顺同赏,既取轻诸部,亦见笑俺答。臣等谨以正言却之。”会大雨,敌亦引退。其冬,召为戎政侍郎,加右都御史。未受代,而土蛮约泰宁速把亥分犯辽、沈、开原。明年正月破敌劈山,杀其长阿丑台等五人,学颜遂还部。逾年,拜户部尚书。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然是时宫闱用度汰侈,多所征索。学颜随事纳谏,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减云南黄金课一千两,余多弗能执争。而金花银岁增二十万两,遂为定额。人亦以是少之。
十一年四月,改兵部尚书,时方兴内操,选内竖二千人杂厮养训练,发太仆寺马三千给之。学颜执不与马,又请停内操,皆不听。其年秋,车驾自山陵还,学颜上疏曰:“皇上恭奉圣母,扶辇前驱,拜祀陵园,考卜寿域,六军将士十余万,部伍齐肃。惟内操随驾军士,进止自恣。前至凉水河,喧争无纪律,奔逸冲突,上动天颜。今车驾已还,犹未解散。谨稽旧制,营军随驾郊祀,始受甲于内库,事毕即还。宫中惟长随内侍许佩弓矢。又律:不系宿卫军士,持寸刃入宫殿门者,绞;入皇城门者,戍边卫。祖宗防微弭乱之意甚深且远。今皇城内被甲乘马持锋刃,科道不得纠巡,臣部不得检阅。又招集厮养仆隶,出入禁苑,万一骤起邪心,朋谋倡乱,哗于内则外臣不敢入,哗于夜则外兵不及知,哗于都城白昼则曰天子亲兵也,驱之不肯散,捕之莫敢撄。正德中,西城练兵之事,良可鉴也。”疏上,宦竖皆切齿,为蜚语中伤。神宗察知之,诘责主使者。学颜得免,然亦不能用也。
考满,加太子少保。云南岳凤、罕虔平,进太子太保。时张居正既殁,朝论大异。初,御史刘台以劾居正得罪,学颜复论其赃私。御史冯景隆论李成梁饰功,学颜亟称成梁十大捷非妄,景隆坐贬斥。学颜故为居正所厚,与李成梁共事久,物论皆以学颜党于居正、成梁。御史孙继先、曾乾亨、给事中黄道瞻交章论学颜。学颜疏辩求去,又请留道瞻,不听。明年,顺天府通判周弘禴又论学颜交通太监张鲸,神宗皆黜之于外。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二十六年;卒于家。赠少保。

㈣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原文及翻译

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或,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命韶偕御吏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日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以劝力农。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岂当与民争尺寸地。臣诫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罪。”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言官争论救,得释。

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嘉兴百户陈辅缘盗贩为乱,陷府城大掠,遁入太湖,遣韶巡视。韶至,贼已灭,乃命兼全都佥史,整理盐法。寻进左侍郎,韶以商人苦抑配,为定折价额,蠲宿负。悯灶户煎办、征赔、折阅之困,绘八图以献,条利病六事,悉允行。

弘治二年秋,还朝。明年,改吏部。与尚书王恕甄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已,又言滥授官太多,乞严杜幸门,痛为厘正。帝是其言,然竟不能用。

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故安远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以其母诉免。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荆王见潚(朱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内官、苗通、杀人,减死遣戍。

昌国公张峦建坟逾制,役军至数万。畿内民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辄免徭役,致见户不支,流亡日众。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

韶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大学士亦不之善。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乃命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地震,御史宗彝等言韶、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俱宜召用,不报。又明年,卒,年六十六。谥惠安,赠太子少保。

译文

彭韶,字凤仪,是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彧,是太后的弟弟,奏请武强、武邑不及赋额的民田,没收为闲田。皇帝命令彭韶同御史季琮重新审查。彭韶等巡视后直接回朝,上疏弹劾自己说:“真定的田地,从祖宗时准许百姓开垦耕种,就成为固定财产,免除租赋以鼓励他们致力于农业生产。

功臣、外戚与国家都享受福禄,怎么能同百姓争夺尺寸之地?我实在不忍夺取百姓的衣食,来增益皇亲国戚,请求惩罚我奉使行为失检之罪。”奏疏呈入,皇帝诏令将田地归还百姓,而怪罪彭韶等人邀名抗命,又将他们投入钦犯监狱。谏官争相谏诤援救,彭韶等人获得释放。

孝宗即位,召彭韶为刑部右侍郎。嘉兴百户陈辅因盗贩作乱,攻陷府城大肆抢掠,逃入太湖。朝廷派彭韶巡视,彭韶到达,盗贼已被消灭,被命令兼任佥都御史,不久晋升左侍郎。彭韶因商人苦于强行摊派,为他们制定折价额度,减免原来拖欠的赋税。

怜悯盐工煎办、征赔、折阅的困苦,绘制八幅图进献,条陈利弊六事,都被允许施行。弘治二年秋,回朝。第二年,改调吏部。与尚书王恕甄别人才,仕途因此而清明。彗星出现,上疏说宦官太多,不能不马上裁减。于是请求午朝面议大政,不要只准备奏章。

不久,又说滥授官职太多,请求杜绝因受宠幸得官的路,痛加整改。皇帝认为他说得对,然而终究不能采用。

弘治四年秋天,代替何乔新任刑部尚书。前安远侯柳景贪赃败露数额达几千两,征收仅十分之一,因其母诉讼而免除。御史彭程因议论皇坛器入狱,彭韶上疏营救,于是极力陈诉光禄寺供品过度浪费的情况,皇帝于是命令开列每年供品的数目上报。

荆王朱见潚有罪,彭韶上奏,搁置十日没有下发。内官王明、苗通、高永杀人,被判免死贬谪戍边。昌国公张峦建坟超越定制,役使军人达几万。京畿内百姓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则免除徭役,,流亡的人一天天增多。彭韶都直接上疏极力陈述,皇帝只是将其奏章发给有关部门而已。

彭韶在刑部三年,言谈正直,态度严肃,秉持节操不徇私情,与王恕以及何乔新并称“三大老”,而被贵戚、近幸所怨恨,大学士刘吉也不喜欢他们。彭韶的抱负不能完全施行,接连上章请求退休,皇帝于是命令他乘驿车回乡。按定制供给月廪、岁隶。

第二年,南京地震,御史宗彝等说彭韶、何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都应召用,皇帝不答复。过了第二年,彭韶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惠安,追赠太子少保。

(4)公开课明史扩展阅读

明史特点

共二十四卷,就卷数而论,《明史》本纪所占不足全书十分之一,若以字数而论,则所占不及全书二十五分之一。由此可知本纪在《明史》中所占比例甚小,这是《明史》编纂体例中的一个特点。本纪在纪传体史书中,是以编年形式叙史的部分,

《明史》显然是将本纪作为全史之纲,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首列于全书之前,使人在读阅这部史书之时,首先了解到有明一代历史之概况,而不是使人在读阅本纪时便事无巨细尽览尽知。这应该算是《明史》修纂整体设计上的独到之处。

《明史》本纪的另一个特点,是尊重史实,不以明代官定史论为据。如建文帝年号于成祖夺位后革除,其四年实录仅以元、二、三及洪武三十五年,附于《明太祖实录》之后。《明史》中则专立《恭闵帝纪》一卷,甚为得体。

㈤ 所谓 “明史三大疑案”是什么

明朝三大疑案分别是挺击,红丸和移宫.

"梃击案”,“梃”就是棍棒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万历皇帝一共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他的正宫娘娘是王皇后,十分贤惠,但一直没有生育。他的长子朱常洛是他和一个姓王的宫女生的,后来把这个王宫女封为宫妃,但万历皇帝不喜欢王宫妃,当然也就连带不喜欢大儿子朱常洛了。他最喜欢郑妃,郑妃妖媚动人而且善解人意,郑妃生的三儿子朱常洵也因此受到他的宠爱。

㈥ 新疆简明史课程重大意义是什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86.76万人(2018年末)。[1][2]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56个民族,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24省市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新疆位列第五。新疆将全面落实南疆地区14年免费教育政策,推进其他地区14年免费教育,逐步实现全区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㈦ 关于《明史》的篡改,有些问题一直想不通,请懂明史的帮忙

1.明史被纂改一般认为是乾隆时期修纂的时候被改的较多,就是现在的张廷玉版本,关于明朝的史书在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的时候,被列为禁书,被毁的很多,现在有一个四库被禁毁大全,可以看,基本都是当时被毁、禁的书,很多都,比如说中国十大奇书之一的《扬州十日》就在其列,后来在清末的时候被爱国人士由日本带回中国,国人才知道真相

2.这个问题,推荐你看一部书《流寇志》是由当时的明遗民彭孙贻写的,后来由出了一本书叫《平寇志》作者不详,两本书的内容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平寇志》,删除、纂改了很多对满清不利的描写,而且这本书是以满清为正统的观念描写的,可以想一想彭孙贻是明朝遗民,怎么可能奉满清为正朔呢?窥一斑可见全豹,可见当时满清为了思想的统治,纂改史书到了什么地步。
3.同2
4.《明史》是可以看的,但是不推荐先看这本书,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不能有所甄别,看明通史可以看《国榷》这事江左遗民谈迁修纂的明朝自洪武至天启年的编年体史书。另外还可以看看《明通鉴》等等,总之看明朝人自己写的书。

㈧ 《百家讲坛》中谁讲得最好

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一家之言论,不能定其好!不过央视排前十的如下: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了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写作方面,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
最具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相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外道。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第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很另类,节目里的他,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了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祟年 
阎崇年是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他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他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
最严谨――马瑞芳 
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了满堂彩。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供参考。

㈨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明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贺逢圣(傅冠 尹如翁) 南居益(族父企仲(族弟居业 周士朴 吕维祺(弟维祮) 王家祯 焦源溥(兄源清) 李梦辰 宋师襄麻僖 王道纯
田时震朱崇德 崇德子国栋
贺逢圣,字克繇,江夏人。与熊廷弼少同里闬,而不相能。为诸生,同受知于督学熊尚文。尚文并奇二生,曰:“熊生,干将、莫邪也;贺生,夏瑚、商琏也。”举于乡。家贫,就应城教谕。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二人,授翰林编修。
天启间,为洗马。当是时,廷弼已再起经略辽东矣。广宁之败,同乡官将揭白廷弼之冤,意逢圣且沮之。逢圣作色曰:“此乃国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即具草上之。湖广建魏忠贤生祠,忠贤闻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诣逢圣。逢圣曰:“误,借衔陋习耳。”忠贤咈然去。翌日削逢圣籍。
庄烈帝即位,复官,连进秩。九年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十一年致政。十四年再入阁。明年再致政。
逢圣为人廉静,束修砥行。帝颇事操切,逢圣终无所匡言。其再与周延儒同召,帝待之不如延儒。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是时,湖广贼大扰。明年春,张献忠连陷蕲、黄,逼江夏。有大冶人尹如翁,逢圣门生,走三百里,持一僧帽、一袈裟来贻逢圣。逢圣反其衣曰:“子第去,毋忧我。”如翁去。五月,壬戌晦,贼陷武昌,执逢圣,叱曰:“我朝廷大臣,若曹敢无礼!”贼麾使去,遂投墩子湖死也。贼来自夏,去以秋云。大吏望衍而祭,有神梦于湖之人,“我守贺相殊苦,汝受而视之,有黑子在其左手,其征是。”觉而异之,俟于湖,赫然而尸出,验之果是,盖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以冬十一月壬子殓,大吏挥泪而葬之。
初,城之陷也,逢圣载家人以其句鹿出墩子,凿其氐艡,皆溺。贺氏死者,妻危氏,子觐明,子妇曾氏、陈氏,孙三人,次子光明自他所来,凡二十余人。福王时,赠少傅,谥文忠,祭葬廕子如制。
如翁去,归大冶。大冶城破,其慷慨而死者,如翁也。
其后有傅冠。冠,字元甫,进贤人。祖炯,南京刑部尚书。天启二年,冠举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崇祯十年秋,由礼部右侍郎拜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性简易,有章奏发自御前,冠以为揭帖,援笔判其上。既知误,惶恐引罪,帝即放归。唐王时,命以原官督师江西。嗜酒,或劾之,乃致仕。大清下江西,冠走匿门人泰宁汪亨龙家。亨龙执而献之有司,杀之汀州,血渍地,久而犹鲜。
南居益,字思受,渭南人,尚书企仲族子、师仲从子也。曾祖从吉与曾伯祖大吉皆进士。两人子姓,科第相继。
企仲,大吉孙,万历八年进士。以祖母年高,请终养。祖母既殁,授刑部主事。客寓赀其家,夫妇并殁,企仲呼其子还之。吏部尚书孙丕扬以为贤,调为己属。历文选郎,擢太仆少卿,进太仆卿。三十年,帝以疾诏免矿税,释系囚,录建言贬斥诸臣。既而悔之,命矿税如故,余所司议行。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迟数日未奏,企仲请亟罢二人,而敕二部亟如诏奉行。帝大恚,传谕亟停二事,落企仲一官。给事中萧近高,御史李培、余懋衡亦请信明诏,帝益怒,并夺其俸,且命益重前贬谪官邹元标等罚,欲以钳言者。诸阁臣力争,乃止。而给事中张凤翔迎帝意,劾企仲他事,遂削籍。天启初,起太常卿,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师仲父轩,吏部郎中,尝著《通鉴纲目前编》。师仲至南京礼部尚书。
居益少厉操行,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三迁广平知府,擢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历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并在山西。
天启二年,入为太仆卿。明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红毛夷者,海外杂种,绀眼,赤须发,所谓和兰国也,自昔不通中土,由大泥、咬留吧二国通闽商。万历中,奸民潘秀引其人据彭湖求市,巡抚徐学聚令转贩之二国。二国险远,商舍而之吕宋。夷人疑吕宋邀商舶,攻之,又寇广东香山澳,皆败,不敢归国,复入彭湖求市,且筑城焉。巡抚商周祚拒之,不能靖。会居益代周祚,贼方犯漳、泉,招日本、大泥、咬留吧及海寇李旦等为助。居益使人招旦,说携大泥、咬留吧。贼帅高文律惧,遣使求款,斩之,筑城镇海港,逼贼风柜。贼穷蹙,泛舟去,遂擒文律,海患乃息。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魏忠贤衔居益叙功不及己,格其赏。给事中黄承昊复论居益倚傍门户,躐跻通显,遂削籍去。闽人诣阙讼之,不听。乃立祠以祀,勒碑于彭湖及平远台。
崇祯元年,起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陕西镇缺饷至三十余月,居益请以陕赋当输关门者留三十万,纾其急,报可。畿辅戒严,居益在通州,为城守计甚备。会工部尚书张凤翔坐军械不具下吏,四司郎中瘐死者三,遂诏居益代凤翔。未几,试炮而炸,兵部尚书梁廷栋劾郎中王守履失职。守履惧,诋兵部郎中王建侯诬己。廷议不如守履言,遂下狱。居益疏捄,帝以为徇私,削籍归。廷杖守履六十,斥为民。寻叙城守功,复居益冠带。
十六年,李自成陷渭南,责南氏饷百六十万。企仲年八十三矣,遇害。诱降居益及企仲子礼部主事居业,皆不从。明年正月,贼遣兵拥之去,加炮烙。二人终不屈,绝食七日而死。
周士朴,字丹其,商丘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曲沃知县。泰昌元年征授礼科给事中。中官王添爵选净身男子,索贿激变。守陵刘尚忠鼓陵军挟赏。刘朝等假赍送军器名,出行山海外,势汹汹。织造李实讦周起元。群珰索冬衣,辱尚书钟羽正。士朴皆疏争。士朴性刚果,不能委蛇随俗,尤好与中官相搘柱,深为魏忠贤所恶。会当擢京卿,忠贤持不下,士朴遂谢病归。
崇祯元年,起太常少卿,历户部左、右侍郎,拜工部尚书。帝命中官张彝宪监户、工二部出纳,士朴耻之,数与龃龉。彝宪讦于帝,士朴疏对辞直,帝无以难。未几,驸马都尉齐赞元以遂平长公主茔价,士朴不引瑞安大长公主例,而寿宁大长公主薨则引瑞安例,上疏丑诋之,遂削其籍。
十五年,廷臣交荐,不召。其年八月,李自成陷商丘,与妻曹、妾张、子举人业熙、子妇沈同日缢死。
吕维祺,字介孺,新安人。祖母牛氏以守节被旌。父孔学,事母孝,捐粟千二百石振饥,两旌孝义。维祺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更历四司。光宗崩,皇长子未践阼,内侍导幸小南城。维祺谒见慈庆宫,言梓宫在殡,乘舆不得轻动,乃止。天启初,历考功、文选员外郎,进验封郎中,告归。开封建魏忠贤生祠,遗书士大夫戒勿预。忠贤毁天下书院,维祺立芝泉讲会,祀伊洛七贤。
崇祯元年,起尚宝卿,迁太常少卿,督四夷馆。明年四月,廷议军饷,维祺陈奏十五事。其冬,奏防微八事,言:“陛下初勤批答,今或留中,留中多则疑虑起,当防一。初虚怀商榷,及拟旨一不当,改拟径行,岂无当执奏,当防二。初无疑厌,疑厌诸臣自取,今且共、夔并进,当防三。初日御讲筵,今始传免,当防四。初寡嗜欲,慎宴游,今或偶涉,当防五。初慎刑狱,今有下诏狱者,且登闻频击,恐长嚚讼风,当防六。初重廷推,今间用陪,非常典,当防七。初乐谠言,今或谴诃时及,当防八。”帝优旨报之。
三年,擢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设会计簿,钩考隐没侵欺,及积逋不输,各数十百万,大者弹奏,小者捕治。立法严督屯课,仓庾渐充。条上六议,曰稽出入以杜侵渔,增比较以完积案,设本科以重题覆,时会计以核支收,定差序以杜营私,禁差假以修职业。帝称善,即行之。
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清冒伍八千余名。请申饬江防,凤陵单外为忧,弗省。八年正月,贼犯江北,遣参将薛邦臣防全椒,赵世臣戍浦口。世臣溃走,南京震动,凤阳亦旋告陷。大计拾遗,言官复劾他事,遂除名。时维祺父孔学避贼洛阳,维祺乃归留洛,立伊洛会,及门二百余人。著《孝经本义》成,上之。
十二年,洛阳大饥。维祺劝福王常洵散财饷士,以振人心,王不省。乃尽出私廪,设局振济。事闻,复官。然饥民多从贼者,河南贼复大炽。无何,李自成大举来攻,维祺分守洛阳北城。夜半,总兵王绍禹之军有骑而驰者,周呼于城上,城外亦呼而应之,于是城陷。贼有识维祺者曰:“子非振饥吕尚书乎?我能活尔,尔可以间去。”维祺弗应,贼拥维祺去。时福王常洵匿民舍中,贼迹而执之,遇维祺于道。维祺反接,望见王,呼曰:“王,纲常至重。等死耳,毋屈膝于贼!”王瞠不语。见贼渠于周公庙,按其项使跪,不屈,延颈就刃而死。时十四年之正月某日也。维祺年五十有五,赠太子少保,祭葬,廕子如制。而维祺之家在新安者,十六年城陷,家亦破。
弟维祮,字泰孺,由选贡生为乐平知县者也。至是解职归,亦抗节死。赠按察佥事。福王立南京,加赠维祺太傅,谥忠节。
王家祯,长垣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天启间,历官左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松山部长银定、歹成扰西鄙二十余年,家祯至,三犯三却之,先后斩首五百四十。擢户部右侍郎,转左。崇祯元年摄部事,边饷不以时发。秋,辽东兵鼓噪,巡抚毕自肃自缢死。帝大怒,削家祯籍。已,叙甘肃功,复其冠带。
九年七月,京师被兵,起兵部左侍郎,寻以本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川、江北军务,代卢象升讨贼。会河南巡抚陈必谦罢,即命兼之。督将士会剿贼马进忠等于南阳,复遣兵救襄阳,大战牌楼阁。其冬,家丁鼓噪,烧开封西门。家祯夜自外归,慰谕犒赏,诘旦,发往南阳讨土寇杨四以去。杨四者,舞阳剧盗也。初,四与其党郭三海、侯驭民等降于必谦,至是复叛,故家祯有是遣。其后南阳同知万年策与监纪推官汤开远,诸将左良玉、牟文绶等连破四,四焚死,其党亦为诸将所擒诛云。
当是时,流贼尽趋江北,留都震惊。言者谓家祯奉命讨安庆贼,未尝一出中州。帝亦以家丁之变心轻之。明年四月乃以总理授熊文灿,令家祯专抚河南。文灿未至,诏遣左良玉援安庆,家祯不遣。秋,刘国能犯开封,裨将李春贵等战殁。议罪,家祯落职闲住。久之,李自成陷京师,遣兵据长垣,设伪官。家祯与其子元炌并自经死。
焦源溥,字涵一,三原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知沙河、浚二县,考最,召为御史。
熹宗嗣位,移宫议起,刑部尚书黄克缵请宽盗宝诸奄。源溥折之曰:“光宗,神宗元子也;为元子者为忠,则为福籓者非忠。孝端、孝靖,神宗后也;为二后者为忠,则为郑贵妃者非忠。孝元、孝和,光宗后也;为二后者为忠,则为李选侍者非忠。贵妃三十年心事,人谁不知?张差持梃,危在呼吸,尚忍言哉!况当先帝御极之初,忽传皇祖封后之命,请封不得,冶容进矣。张差之梃不中,则投以女优之惑;崔文升之药不速,则促以李可灼之丸。痛哉!先帝欲讳言进御之事,遂甘蒙不白之冤。今即厚待贵妃,始终恩礼,而郑养性之都督不可不夺也,崔文升不可不磔也。若竟置弗问,不几于忘父乎!李选侍一宫人,更非贵妃比,如圣谕阻陛下于暖阁,挟陛下以垂帘,及凌虐圣母状,有臣子所不忍言者。今即为选侍乞怜,第可求曲宥前辜,量从优典,而移宫始末不可得而抹摋也,盗宝诸奄不可得而宽宥也。若竟置诸奄弗问,不几于忘母乎!”疏上,举朝寒惧。
天启二年忧归。服阕还朝,出按真定诸府,例转凤阳兵备副使。时崔文升出镇两淮,欲甘心源溥,遂移疾归。
崇祯二年起故官,分巡河东道,迁宁武参政,有平寇功,就迁山西按察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时边事日棘,兵缺伍,饷又久乏,岁洊饥,民淘马粪以食。源溥请蠲振增饷,当事不能应。逾年,自劾求去,遂罢归。十六年冬,李自成陷关中,与从兄源清同被执,勒令输金。源溥瞋目大骂,贼拔其舌,支解之。
源清,字湛一,由进士历官宣府巡抚。七年秋,坐万全左卫失守,夺官谪戍。久之释还,年七十。至是抗节,不食七日死。
李梦辰,字元居,睢州人。崇祯元年进士。授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时盗起陕西,山东曹、濮间之盗,道梗三百余里,河北有回贼。梦辰历陈其状,请敕将吏急防。五年,上疏言:“中外交讧,秦、晋、齐、鲁多乱,两河居中尤要地。铅硝久市直未偿,漕米岁输累无已,宗禄并征,南阳加派,河决岁歉,邮传催科之患百出,民室如悬罄,生计日不支,急难谁肯用命?两河标兵、磁兵,新旧不满七千,一有警,防御何资?今日之务急防河,缮城,备器,练乡兵,治甲胄,尤以收拾人心为本。”帝命所司严饬。六年冬,钜盗尽萃河北。梦辰虑其南犯,请敕河南诸道监司急防渡口,而巡抚移驻卫辉,与山西、保定二抚臣掎角急击。帝方下兵部议,贼已从渑池潜渡。自是中州郡县无日不告警矣。
累迁本科左给事中。复言:“将骄军悍,邓、张外嘉之兵弑主而叛,曹文诏、艾万年之兵望贼而奔,尤世威、徐来朝之兵离汛而遁,今者,张全昌、赵光远之兵且倒戈为乱矣。荥泽劫库杀人,偃师列营对垒。且全昌等会剿豫贼,随处逗遛,及中途兵变,全昌竟东行,光远始西向。骄抗如此,安可不重治。”帝颇采其言。进吏科都给事中。都御史唐世济荐霍维华,福建巡按应喜臣荐周维京,冀并翻逆案。梦辰疏驳之,世济、喜臣皆下吏谪戍。
寻擢太常少卿,累迁至通政使。坐代人削章奏,贬秩调任。未几,有持金嘱中书舍人某贿大学士,求为副都御史者。逻卒廉得之,词连梦辰。帝令梦辰自奏,事得白。然梦辰竟坐是削籍。
十五年春,贼攻开封,不克,遂去,陷西华,屠陈州,逼睢州。时州缺正官,梦辰归,即乘城主守。无何,贼从他门入,拥梦辰见罗汝才。汝才问所欲,曰:“我大臣,但欲死尔。”汝才去,遣其客说降,且进之酒。梦辰覆杯于地,太息起,扼吭而卒。妻王氏,方病,闻之,不食死。
宋师襄,耀州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官御史。
天启三年五月请罢内操,言:“自刘朝营脱死,与沈纮谋为固宠计。纮以募兵为朝外护,朝以内操为纮内援。宫府内外,知有朝而不知天子。天牖圣聪,一旦发露,屏之南京。然朝虽去,而三千虎旅安归?世未有蓄怨藏怒之人潜布左右而不为患者,今惟有散之而已。夫平日卵翼朝者,黄克缵也,亡何以戎政内宣;抄参朝者,毛士龙也,未几以构陷削籍。岂非握兵据要,转相恐喝,以至是乎?”帝以内操祖宗故事,不纳。又陈足财之策,请减上供,汰冗官,核营造,省赉赏。皆宦官所不便,格不行。奉圣夫人客氏子及中官王体乾、宋晋、魏进忠等十二人俱世袭锦衣。进忠者,魏忠贤也。师襄力谏。又言左都御史熊尚文、工部侍郎周应秋、登莱巡抚袁可立当去不去,光禄卿须之彦、太常卿吕纯如不当来而来。帝皆不听。
四年,巡按河南。陛辞,言:“今之言者,皆曰治平要务,乃终日筹边事、商国计、饬吏治、计民生、弭盗贼,而漫无实效。所以然者,台谏以进言为责,条奏一入,即云尽职,言之行否,置弗问矣。六曹以题覆为责,题覆一上,即云毕事,事之行否,置弗问矣。内阁以票拟为责,票拟一定,即为明纶,旨之行否,置弗问矣。上谩下欺,酿成大患。今人怨已极,天怒已甚,灾害并至,民不聊生,相聚思乱,十而八九。臣恐今日之患,不在辽左、黔、蜀,而在数百年休养之赤子也。”明年复命荐部内人才,首及尚书盛以弘。魏忠贤责以徇私,贬一秩调任,师襄遂归。
崇祯元年召复官,擢太仆少卿,累迁至太常卿,致仕。奸人宋梦郊假师襄手书营兵部。事觉,师襄被逮,系狱者二年。至徐石麒为刑部,始得雪。十六年冬,贼陷耀州,师襄死之。
麻僖,庆阳人。父永吉,由庶吉士为御史,终湖广按察使,以清操闻。僖举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代王长子鼎渭讦父废长立幼,僖劾代王无君鼎渭无父。四十年,疏陈纳谏诤、举枚卜、补大僚、登遗佚、速考选数事,不报。已,复请重武科、复比试、清纳级、汰家丁、恤班操、急边饷,时亦不能用。辽东巡抚杨镐请用旧将李如梅,以僖言,改用张承廕。承廕未至而镇远堡、曹庄相继失事,镐皆不以实闻。僖两疏劾之,镐旋引去。已,与同官孙振基等劾熊廷弼杀人媚人。又言汤宾尹取韩敬,关节显然,语具《振基传》。寻乞假归。四十五年京察,宾尹党用事,以僖倚附东林,谪山西按察知事。
天启二年,起兵部主事,历尚宝丞、少卿,改太常。五年六月,魏忠贤党御史陈世飐劾之,遂落职。崇祯初,复官,致仕家居。十六年冬,李自成陷庆阳,僖死之。
王道纯,字怀鞠,蒲城人。天启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三年擢御史。疏陈破资格之说,言铨除、举劾、考选,甲乙科太低昂,宜变通,则贤才日广。帝命所司即行,而甲科势重,卒不能返。流贼躏关中,道纯请急振饥民,毋使从贼,报可。已,劾罢光禄卿苏晋、参政张尔基。四年,劾吏部尚书王永光当去者三,不可留者四,不纳。
巡按山东。其时李九成、孔有德叛于吴桥,南下。道纯移书巡抚余大成,令讨捕,大成不信。再促之,遂托疾请告,与登莱巡抚孙元化遣使招抚。道纯以为非,请敕二抚速剿。及贼陷登州,元化被絷,大成犹主招抚。道纯愤,抗疏力争,帝即命道纯监军。及徐从治代大成,谢琏代元化,并入莱州,为贼困。在外调度,止道纯一人。贼遣人伪乞抚,道纯焚书斩使,驰疏言:“贼日以抚愚我,一抚而六城陷,再抚而登州亡,三抚而黄县失,今四抚而莱州被围。我军屡挫,安能复战?乞速发大军,拯此危土。”时周延儒、熊明遇主抚议,道纯反被责让。明遇遣职方主事张国臣赞画军事,国臣入贼中招谕。贼佯许之,攻围如故。及总督刘宇烈至,进兵沙河,道纯与之俱。宇烈中情怯,顿兵不进,日议抚,寻弃军奔。道纯复请速讨,不纳。迨巡抚谢琏被执,帝震怒,逮宇烈,召道纯还京,而明遇亦罢去。宇烈下吏,引道纯分过。道纯疏驳其所奏十余事,命所司并按。又劾明遇、国臣交通误国十罪,语侵延儒。疏未下,延儒泄之国臣,国臣亦劾道纯十罪,道纯遂并劾延儒。帝皆不问。已而贼平,道纯竟坐监军溺职,斥为民。
十五年以廷臣荐,将起用,未果。及李自成陷蒲城,道纯抗节死。福王时,赠恤如制。
田时震,富平人。天启二年进士。历知光山、灵宝。崇祯二年入为御史,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劾刘鸿训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时震以发鸿训私,进秩一等。未几,又劾永光及温体仁,忤旨切责。御史袁弘勋者,永光心腹也,被劾罢职,永光力援之。时震言:“弘勋因阁臣刘鸿训贿败,辄肆渎辩。不知鸿训之差快人意者,正以能别白徐大化、霍维华诸人之奸而斥去之,安得借此为翻案之端耶?弘勋计行,大化、维华辈将乘间抵隙,害不可胜言。”因荐故光禄少卿史记事,萧然四壁,讲学著书,亟宜召用,帝不纳。
时震既屡忤永光,遂以年例出为江西右参议,调山西,就迁左参政,罢归。十六年冬,流贼陷富平,授以伪职,不屈死。
同邑朱崇德,字淳庵,侍郎国栋父也。国栋中天启二年进士,历户科给事中。吏部侍郎张捷荐逆案吕纯如,国栋上疏力诋。已,又劾两广总督熊文灿,招抚海盗刘香,奏词掩饰欺罔五罪,帝切责文灿。而国栋累迁巡抚山东右佥都御史,督治昌平。十五年卒。
国栋卒之明年,富平陷于贼。贼驱崇德往长安,中道称病。贼见其老,以为果病也,听之归。崇德曰:“始吾所以隐忍者,为九族计也,今得死所矣。”乃北面再拜,自缢死。是时关中诸死节者甫议恤,而国变至。福王立,始赠崇德右副都御史。
赞曰:流贼荼毒中原,所至糜烂。士大夫遘难者,不死则辱。然当其时,徘徊隐忍、蒙垢而终以自戕者,亦不少矣。贺逢圣诸人从容就义,临患难而不易其节,一死顾不重哉!逢圣与南居益、周士朴公方清正,吕维祺邃学纯修,固中朝贤士大夫。宋师襄所谓“上谩下欺,酿成大患”,末季之习,痛哉其言之也。

阅读全文

与公开课明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长城课程导学 浏览:795
公办和教办 浏览:69
上海高职院校公办 浏览:949
廉江市第九小学校长 浏览:264
1984年小学5年级几门课程 浏览:536
中小学生物考试总分 浏览:582
运城小学入学难吗 浏览:245
中小学劳技活动制度 浏览:328
大祥区公办幼儿园 浏览:909
2019宁波中小学生招生 浏览:88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浏览:500
学习小升初 浏览:5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知识点讲解 浏览:65
小升初美术试题及答案 浏览:5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浏览:244
小升初语文附加题 浏览:93
育才中学公办 浏览:616
小学书法公开课教案 浏览:751
陪伴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87
教师节金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