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主題 >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發布時間:2021-03-16 21:32:55

Ⅰ 如何理解新課程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徵的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它與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自小學3年級起開設。它的開設,對於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對於深入推進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對於培養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已有的勞技課程在形態和名稱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體現課程綜合化趨勢、與時俱進的一種改革嘗試。「勞動與技術」的名稱與以前的「勞動技術」名稱相比中間加了一個「與」字,這一方面表明了「勞動」與「技術」二者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勞動」與「技術」二者的區別,同時,「勞動與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又體現了綜合的特徵,是一種課程內部的「小綜合」。這種區分,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和有效實施作為我國基礎教育優秀傳統的勞動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青睞的技術教育。 勞動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秀傳統,是素質教育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對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磨練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實踐中,有一段時間把學生參加體力勞動當成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方式,只關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對人的改造作用,忽視了勞動教育所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價值。《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國家制定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下簡稱《指南》)立足於時代的發展,強調勞動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的養成,以關注學生發展為本,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實現和勞動教育的多途徑實施與多學科滲透。 勞動與技術教育中所內含的技術教育,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專科院校所開辦的高度專門化的技術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的技術教育。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技術教育是未來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它是區別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現代教育具有「現代性」的重要支柱。揭開技術的神秘面紗,我們可以看到,技術世界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一項完美的技術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是科學、道德、審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統一,也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因此,技術教育對中小學生的發展有著廣泛而又獨到的教育價值。 新課程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形成了綜合形態的課程設置。過去,小學的勞動課、初中的勞動技術課是獨立設置的一門課程。新課程計劃中,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被列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這是課程形態上的重大變化。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特徵。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與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在目前國際性的課程綜合化的趨勢中,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形態的推出,無疑是順應潮流的改革嘗試,它必將使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綜合性能和實踐品質得到展示。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還會有一些理念的碰撞,這有待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進行了課程內容的結構性重組。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最具開發潛力、最易受科技發展影響、最應該體現時代特徵的開放性學習領域。在國際上,作為諸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之一的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一個包括勞作、手工、設計、家政、農業技術、工業技術、商業、職業准備等科目在內的龐大學科群。考慮到社會發展的進步趨勢、現實生活的客觀需要、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指南》在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結構上確立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准備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形成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既有一定獨立性又有一定滲透性的內容結構。同時,根據初中和小學的性質、特點,進行了課程內容的學段定位,如在技術方面,小學確立為「技術初步」,初中確立為「技術基礎」;在職業准備方面,小學確定為「職業了解」,初中設計為「職業引導」。這充分反映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現代性和開放性。 (三)建構了富有彈性的目標體系。《指南》提出了目標與內容分成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部分。基礎性內容是完成各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體現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結構性,對不同地區也具有條件上的普適性。而拓展性目標和內容是供各地選擇的,實施條件相對較高,有些內容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標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學校以及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選擇主體成為可能。 (四)拓展了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空間。《指南》首次將簡易的技術設計、技術產品說明書的閱讀、簡單的技術作品評價,正式引入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學習內容,農業技術的學習內容也從傳統的作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向品種改良、技術試驗、產品貯存與加工、市場調研與營銷等方面擴展。勞動與技術教育學習內容在范圍上的拓展,必將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將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五)確立了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考核與評價一直是課程實施中的難題。《指南》根據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點提出了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指南》指出,在初中實行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合格證書」制度(在農村初中,應與「綠色證書」結合起來)。 (六)注重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區分。由於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區在勞動與技術教育過程中不僅是潛在的教育資源,而且也是負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體,但我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分,以至形成了勞動與技術教育中學校教育功能的擴大化甚至泛化。《指南》注重了這種不同主體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並在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育設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區分。

Ⅱ 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怎麼看

學生勞動實踐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聯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意見》對中小學勞動教育設定了怎樣的目標?
答:《意見》既提出了勞動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提出了勞動教育的工作目標。
培養目標:旨在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工作目標:一是在宏觀目標上,提出用3至5年時間,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二是在微觀層面上,提出具體工作路徑,加強示範引領,在全國推動創建一批國家級勞動教育實驗區,推動地方創建一批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帶動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問:《意見》對各地各校開展勞動教育明確了哪些路徑?
答:《意見》明確了勞動教育的實施途徑,提出要切實抓好相關課程、校內勞動、校外勞動、家務勞動等關鍵環節。
一是落實好已有的勞動教育的相關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三到九年級切實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高中階段要開好通用技術課,明確並保證課時。地方和學校還可結合實際在地方和校本課程中加強勞動教育,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其他學科也要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如在德育、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其他學科教學和相關教育活動中也應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二是積極組織開展校內勞動。如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如普及校園種植,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或農作物,讓班級、學生認領綠植或「責任田」,予以精心呵護,有條件的學校可適當開展養殖。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進行手工製作、電器維修、班務整理、室內裝飾、勤工儉學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三是組織校外勞動實踐,結合研學旅行、團日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參加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要求學校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並規定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
四是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裡事情幫著做,引導學生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要求學校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布置類似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學生力所能及的家務。
問:《意見》在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答:《意見》對形成勞動教育的保障機制明確了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文件的落實,加強領導是關鍵的一步。《意見》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領導,明確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和負責部門,特別是加強縣級統籌,確保勞動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落實到位。還要加強校內校外統籌,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二是加強師資建設。全面加強勞動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意見》提出要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骨幹教師培養等方面,對勞動教育教師同等對待,以保持勞動教育教師隊伍的穩定與發展。要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廣開渠道,開門辦學,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要加強培訓,配備專兼職教研員,組織經常性的教研活動,促進勞動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勞動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加強資源開發。勞動教育資源本身是很豐富的,工廠、農場、商店、田園,到處都可以是勞動教育的場所。目前勞動教育資源顯得缺乏,關鍵在於開發不足。《意見》有針對性地提出要加強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要求各地各校因地因校制宜,加強勞動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現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宮和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勞動教育,並積極爭取社會支持,充分利用學校布局調整中的閑置校舍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閑置廠房等社會資源,建立各行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從而滿足勞動教育需要。
四是加強督導評價。《意見》要求各級教育督導部門開展勞動教育督導,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同時要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將評價結果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並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勞動教育重要的是過程,因此要加強過程性評價。我們希望通過加強督導評價,真正使《意見》得以貫徹實施,從而使勞動教育落實到每一所學校,落實到每個孩子身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Ⅲ 教師如何在班級開展勞動教育

勞動可以鍛煉人的體質,更能培養人的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說:「勞動教 育能促進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促進智力發展,促進個性的發揮、顯露和 發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如今,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過著非常安逸的生活,在家裡也不幹活,所以在學校老師應該組織開展勞動教育。來提高學生們的勞動能力。
而勞動教育活動就是很 好的教育載體,它能幫助學生形成尊重勞動人民的品質、掌握一定的勞動技 巧、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學生愛勞動、會勞動,從而幫助學生的德智體全 方位發展。 那麼,怎樣在班會課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呢?
一、在競賽中體驗勞動的樂趣競賽是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形式,通過競賽,可以提高學生 勞動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樂趣。
丁如許老師曾在全國許多學校借班開展了「我是家長小助手」家務勞動 比賽活動,他選擇在初一年級採用口答題和動手題兩種形式開展這一活動。 通 過口答題從面上了解學生對家務勞動掌握的情況;動手題則通過現場操作來比 試同學家務勞動的本領。
如疊衣服、削蘋果、挑西瓜、烙雞蛋餅等,活動中同 學們爭先恐後、積極參加。活動前,丁老師還特意邀請家長出題,他將家長出 的題目與自己原先積累的題目相融合,妙趣橫生,在許多地方借班上課,都受 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
(有關案例介紹見《魅力班會課「初中卷」》,華東師大 出版社2009年9月版)而上海市南翔中學的李老師、胡老師在他的指導下, 根據當地學生的特點,重新出題舉行的勞動教育活動,也獲得了成功。
(有關 案例介紹見《打造魅力班會課》,華東師大出版社2011年1月版)在競賽中,要融入對勞動技術的指導和勞動熱情的激發。 如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理書包比賽、分發報紙比賽;初中學生動手製作水果色拉拼盤。
開展這 種活動,學生通常情緒高漲,現場氣氛熱烈,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 討論交流,認識勞動的意義討論交流的班會課主要是對有關勞動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學生與勞動模 范、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提髙學生的思想認識。
「討論」的班會課主要是對有關勞動的問題進行論證和闡述,通過討論提 髙學生的思想認識。例如,在值日過程中同學間有了矛盾、影響值日進度怎麼 辦?可以討論矛盾出現的原因、造成的後果以及如何彌補等。
「交流」的班會 課可以請班級勞動之星介紹自己的事跡,請勞動模範介紹怎樣在單位中開展勞 動立功活動。 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能更加認識勞動的意義。
三、 以節曰紀念為教育契機,感受勞動的價值利用節日慶典的契機,讓學生體會收獲勞動成果的喜悅、感受勞動的價 值,提高學生對勞動者的尊重意識。
例如,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給班級勞 動表現突出的同學授予「勞動之星」或「服務之星」等;在母親節來臨之際, 完成一次家務活動,感受家人對勞動成果的贊許。 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學生的提高程度是不一樣的,班主任要善於「抓差 補缺」。
尤其對小學生,班會課後還要對學生進行個別的勞動技術指導,對他 們出現的問題進行耐心的「再教育」。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時,學生們往往會發現一些問題並產生解決問題的意 願和熱情,應通過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法,制定出具體的措施。
班主任、班委會 要認真監督執行。例如,在召開了「今天我值日」的主題班會後,制定了衛 生評比的制度,就要堅持進行評價,表揚值日認真的同學,對沒有做好值日工 作的同學要批評,並督促其改正。
只有這樣,這樣班級開展的勞動教育才能大放光彩。

Ⅳ 勞動與技術教育記實表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徵的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它與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自小學3年級起開設.它的開設,對於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對於深入推進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對於培養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已有的勞技課程在形態和名稱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體現課程綜合化趨勢、與時俱進的一種改革嘗試.「勞動與技術」的名稱與以前的「勞動技術」名稱相比中間加了一個「與」字,這一方面表明了「勞動」與「技術」二者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勞動」與「技術」二者的區別,同時,「勞動與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又體現了綜合的特徵,是一種課程內部的「小綜合」.這種區分,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和有效實施作為我國基礎教育優秀傳統的勞動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青睞的技術教育. 勞動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秀傳統,是素質教育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對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磨練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實踐中,有一段時間把學生參加體力勞動當成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方式,只關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對人的改造作用,忽視了勞動教育所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價值.《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國家制定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下簡稱《指南》)立足於時代的發展,強調勞動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的養成,以關注學生發展為本,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實現和勞動教育的多途徑實施與多學科滲透. 勞動與技術教育中所內含的技術教育,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專科院校所開辦的高度專門化的技術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的技術教育.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技術教育是未來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它是區別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現代教育具有「現代性」的重要支柱.揭開技術的神秘面紗,我們可以看到,技術世界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一項完美的技術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是科學、道德、審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統一,也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因此,技術教育對中小學生的發展有著廣泛而又獨到的教育價值. 新課程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形成了綜合形態的課程設置.過去,小學的勞動課、初中的勞動技術課是獨立設置的一門課程.新課程計劃中,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被列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這是課程形態上的重大變化.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特徵.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與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在目前國際性的課程綜合化的趨勢中,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形態的推出,無疑是順應潮流的改革嘗試,它必將使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綜合性能和實踐品質得到展示.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還會有一些理念的碰撞,這有待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進行了課程內容的結構性重組.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最具開發潛力、最易受科技發展影響、最應該體現時代特徵的開放性學習領域.在國際上,作為諸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之一的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一個包括勞作、手工、設計、家政、農業技術、工業技術、商業、職業准備等科目在內的龐大學科群.考慮到社會發展的進步趨勢、現實生活的客觀需要、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指南》在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結構上確立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准備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形成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既有一定獨立性又有一定滲透性的內容結構.同時,根據初中和小學的性質、特點,進行了課程內容的學段定位,如在技術方面,小學確立為「技術初步」,初中確立為「技術基礎」;在職業准備方面,小學確定為「職業了解」,初中設計為「職業引導」.這充分反映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現代性和開放性. (三)建構了富有彈性的目標體系.《指南》提出了目標與內容分成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部分.基礎性內容是完成各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體現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結構性,對不同地區也具有條件上的普適性.而拓展性目標和內容是供各地選擇的,實施條件相對較高,有些內容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標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學校以及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選擇主體成為可能. (四)拓展了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空間.《指南》首次將簡易的技術設計、技術產品說明書的閱讀、簡單的技術作品評價,正式引入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學習內容,農業技術的學習內容也從傳統的作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向品種改良、技術試驗、產品貯存與加工、市場調研與營銷等方面擴展.勞動與技術教育學習內容在范圍上的拓展,必將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將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五)確立了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考核與評價一直是課程實施中的難題.《指南》根據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點提出了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指南》指出,在初中實行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合格證書」制度(在農村初中,應與「綠色證書」結合起來). (六)注重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區分.由於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區在勞動與技術教育過程中不僅是潛在的教育資源,而且也是負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體,但我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分,以至形成了勞動與技術教育中學校教育功能的擴大化甚至泛化.《指南》注重了這種不同主體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並在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育設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區分.

Ⅳ 勞動教育怎麼搞

首先可以給學生一些獎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還可以給學生講解勞動對於他們的幫助,在學校是可以鍛煉的地方,勞動的過程中你不僅鍛煉到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自己的集體感。教師和家長們可建立獎勤罰懶,表揚獎懲制度。我們在教學中時刻注意 培養學生的熱愛勞動能力,想盡辦法教育學生積極參加勞動。
在教育的實踐中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勞動實踐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動手勞動更是課堂學習的一種有效實踐,是對教材內容的強化,是將科學知識物化為有形產品的創造性思維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勞動實踐能力和全面發展的保證。勞動中,孩子的雙手都在活動,有利於左、右腦的開發,從而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勞動中孩子要安排和計劃,可以培養孩子的分析、判斷能力,發展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搞小創造小發明。很多小發明家就是從勞動中得到啟示和靈感的。勞動能培養孩子勤快、主動的工作態度,有利於培養任務意識、責任感和義務感。
通過勞動的教育和培養,讓孩子懂得:勞動創造一切,勞動光榮,使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熱愛勞動成果,積極參加勞動的優良品質。

Ⅵ 義務階段的學生,學校組織強制體力勞動,國家有沒有相關規定要詳細,要有法規的出處

你所謂的強制體力勞動是不是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去植樹、打掃衛生、撿拾垃圾什麼的吧?適當的體力勞動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國家對學校組織社會活動是有相關規定的。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第二十二條第三款 學校、幼兒園安排未成年人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五條第三款 專門學校應當對在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第三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執行國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的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教育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機關、軍隊、企業事業組織及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為學校組織的學生實習、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幫助和便利。
第四十八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下,應當積極參加當地的社會公益活動。
《勞動法》不適用於在校學習的未成年人。

Ⅶ 教育部關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 有償補課的規定》是否違反《勞動法》

不違法。教師有償補課,對社會的利益損害較大,影響學生公平的受教育權,因此需要規定嚴禁教師有償補課。教育部關於印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 有償補課的規定》 沒有違反《勞動法》和《憲法》。

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規范中小學校辦學行為,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堅決糾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行風問題,現將《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印發」

「三、強化宣傳教育,注重正面引導。各地教育部門要......教育引導廣大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自覺拒絕有償補課,對每名學生認真負責,為學習有困難學生答疑輔導,開展課前課後或假期義務值守等志願服務。選樹並宣傳優秀教師典型,充分展現當代教師無私奉獻、崇德向善的精神風貌,傳播教育正能量。「

(7)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擴展閱讀:

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的通知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解決「四風」問題重要舉措。

各省級教育部門是責任主體,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按照《規定》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訂標本兼治的具體實施方案和細化的違規處理辦法。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和工作機制,緊盯寒暑假、法定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扎實有序開展有償補課專項治理活動,堅決制止有償補課等亂收費行為。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