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主題 > 小學數學課程研究方案

小學數學課程研究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15 17:25:55

『壹』 數學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包括哪些內容

數學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包括哪些內容
一、研究的背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構建嶄新的學習方式,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同時《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沖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從發現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發展。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山西省教科院確立了《小學特色學校建設與研究》課題,並建立了「小學特色學校建設聯合體」。我校有幸成為聯合體43所學校之一參與了此項課題的研究,並承擔了子課題「學校教育教學特色的研究」的研究任務。結合我校的近年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我們四年級數學組決定從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入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開展課題研究,力求打造全新的、充滿活力的小學數學課堂。
二、課題研究的價值: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局限:第一,從教學目標來看,過於重視知識結果的獲得,缺少獲得知識的過程,忽視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因而難以達到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學習價值觀的目的;第二,從教學內容來看,過於強調書本知識和學科本位,不能將學生生活實際與社會發展與學習內容相聯系,不能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受與體驗,因而學生所學所得的只是死的知識,不能為其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第三,從教學方式來看,過於單一,不能認真實施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實踐的方式,缺乏學習過程中的對話與互動,因而也就失去了學習的主人地位。總之,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的課堂教學,以本為本,唯師唯上,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生命活力與價值。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實施,人們逐漸意識到,要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必須著眼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在幫助學生開展接受型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方式。從而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探究意識,形成有益於終身教育的學習方式和創新思想。
同時目前國內小學「探究型」課程開發,實施較為迅速,但探究性學習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尚無成熟的理論體系與系統的實踐經驗。鑒於上述的現狀,我們認為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現實的、深遠的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數學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是美國數學教育界在80年代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建構主義數學學習理論指出,數學學習不應該被看成對於教師所傳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活動。也就是說數學知識不能從一個人遷移到另一個人,一個人的數學知識必須基於個人對經驗的操作、交流,通過反省來主動建構。按照建構的觀點,教師應該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學生進行數學建構活動的促進者,教師的傳授不應是力圖從書本上准確無誤地搬運知識的過程,他應是數學建構活動的深謀遠慮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評估者。
2. 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崛起於本世紀50年代。它強調人的因素和「以學生為中心」,主張學校應該培養出真正的學生,真正的學習者,創造性的科學家和學者、實踐家以及這樣一種人:在現時所學到的東西和將來動態的、變化的、變幻莫測的問題及事實之間,他們能生存於一種美妙的但又是不斷變化的平衡之中。他的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知識是否被掌握,所學的知識是否系統,對學生來說並不是舉足輕重的。教學過程的重心是「學會學習」。在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信息和個人成長,這些將使他們更加建設性地對付「現實世界」。而這根本不是憑借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就能實現的。
3. 皮亞傑的教育觀點
皮亞傑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貯備記憶,是在於創造智力的探索者,而不是博學。」反思我們今天的教育,一個世紀性的難題仍擺在我們面前:學校教育並沒有給每個學生提供獲得最大限度發展的機會,其諸多原因中重要的一點是,作為學科,我們偏重於知識體系,而把另外三個重要部分——發現探究知識的方法、掌握知識體系的方法和態度、科學精神棄之不顧。而發現探究知識的方法正是學生今後學習、生活、工作乃至科學研究所必需的能力。
4. 布魯納的發現法教學理論
布魯納認為,發現法的實質是要求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按照自己觀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認知事物、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或者讓學生藉助教材或教師所提供的有關材料去親自探索或「發現」應得出的結論或規律性知識,並發展他們「發現學習」的能力。其實「發現學習」就是以探究性思維的方式為目標、以基本教材為內容,使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來進行的學習,建構探究性教學模式也是對布魯納發現法教學的繼承和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研究如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作出決策的能力。包括:①如何使學生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中,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②如何使學生學會通過觀察和獨立思考發現問題;③如何使學生學會提出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設想;④如何使學生學會主動尋求幫助解決問題;⑤如何使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去探索並解決問題。即如何最終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研究如何培養並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態度與習慣。包括:①如何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探究性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②如何使學生在數學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③如何使學生養成尊重客觀事實的態度並具有勇於創新的精神,以及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習慣。即如何最終實現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即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
3.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角色行為,提高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從而培養一支具有先進的現代教育思想、高超的教學水平、扎實的教科研基礎的教師隊伍,並

『貳』 小學研究課的研究方案怎麼寫

1、應在研究計劃、研究報告、學位論文中明確提及使用何種研究方法

在研究計劃、研究報告、學位論文等研究成果中,明確把自己的研究方法提出來,這樣做至少有兩個作用。其一,可以增加成果的可信度和可行性,以利於讀者審核、檢驗;其二,可以為以後做相關課題或項目的研究人員提供參考,進而有利於研究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無論論文還是研究報告,或者是碩士學位論文、博士學位論文,在論文的摘要中都要用一定的篇幅來對自己的研究方法進行描述,清楚地表達對研究數據的處理過程、對論證材料的組織和加工、對理論運用和實踐活動的思考。可以說,沒有研究方法的論文是不符合要求的,沒有明確提到使用何種研究方法的論文是不完整的。

2、應根據各學科,各課題的特點、性質、對象選擇、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方法是有層次性的,不同層次的方法有其特定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對象。在從事具體的科學研究時,研究人員首先要了解所在學科及研究課題的特點、性質和研究對象,然後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如在物理學領域,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的研究方法在選擇上是有一定區別的。簡單來說,實驗物理首先要考慮的是運用觀察法和實驗法,獲得相關數據後再藉助數學方法、統計方法進行加工整理,最後再分析數據,通過模型法、比較法等來提出一個科學結論。而理論物理則通常是建立假說,設計模型,然後通過動手實驗、理想實驗來驗證假說.當然在研究過程中,還會大量用到形象思維、直覺或靈感等的邏輯思維方法和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等系統科學方法等。再如在社會學的具體實踐研究中,通常會用到抽樣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等來進行相關調查獲得相關資料,然後利用統計方法、分類方法等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後藉助數學方法推出模型或者得出實質性的結論。外語研究當中,由於研究的對象不同,而相應採取的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側重。在語言系統研究中多採用演繹法、推理法;語言使用和語言教學的研究方面多用觀察方法和實驗方法做定性研究、比較研究或描述性研究。哲學研究則是採用抽象與具體方法、分析與綜合方法、歷史與邏輯統一的方法、批判與繼承的方法和比較法等。

3、應根據研究方法的特點和功能選擇,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選擇研究方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研究方法的不同特點和功能。比如,假說既是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和思維方式,又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假說經過實踐的驗證可以上升為理論。假說包括基礎事實、背景理論、對現象本質的猜測、推演出的預言和預見等基本要素,具有科學性、假定性和易變性。在科技發展史上,許多科學家提出了一系列假說,如數學中的費爾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物理學中的普朗克能量量子假說、愛因斯坦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假說等等,人們在自然科學領域內運用假說這種方法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黑箱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控制論方法,它是在研究對象內部情況還不清楚的情況下,通過外部觀測和試驗來考察其輸入和輸出情況,進而認識其功能和特性的系統。它比較適合從整體上、從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上研究問題。如可以通過社會系統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的研究中,考察和認識社會現象,對社會系統作整體上的探討。

4、應根據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一致性程度選擇、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人們從大量的認識和實踐活動當中形成的,特別是直接產生在實踐基礎上的認識活動中所獲得的結果--知識。因此,研究方法通常是要與一定的研究內容相適應的,也就是與研究內容有一致性的問題。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的關系可以比擬成主觀與客觀的關系,研究方法是人們在以實踐為基礎上形成的主觀意識,而研究內容是客觀存在的。在一種具體方法使用的過程中,研究者既要對研究方法的"性能"有充分的認識,也要對研究內容的特點有所把握,以避免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的"互斥"。如社會觀測方法是以社會為其研究內容的,而自然觀測方法則是以自然界為其研究對象。它們之間有相通之處,如都有其客觀感性形式和客觀規律可尋。但由於社會是由有意識、有目的活動的人組成的,而自然界則 由無意識的自然存在物構成,兩者不能簡單等同。從介入程度來看,觀測者只能從外部來觀測自然現象;而在社會觀測過程中,觀測者從事社會調查,往往要深入到觀測對象中。從時態特點來看,自然觀測大多是在共時態意義上進行的;而社會觀測除了做共時態的靜態觀測外,還需要進行歷時態的動態觀察。從價值特性來看.自然觀測中,觀測主體容易保持價值中立;而社會觀測中,主客觀雙方互相纏繞,觀測活動往往具有非中立價值性。從環境調控角度看,在自然觀測中,實驗的條件往往可以嚴格控制;而社會觀測中,試驗具有非完全受控性。

『叄』 小學數學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小學數學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研究
1、小學數專學命屬題改革的趨勢與策略研究
2、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評價內容與方式的研究
3、學生視角中的「好」數學教師標準的調查與研究
4、學生視角中的「好」數學課標準的調查與研究
5、 數學教師所需要哪些更高層次的知識?的本體性知識?
6、課堂教學常規研究
7、數學教師數學觀的調查與分析
8、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強教師
二、教學資源研究
1、數學課堂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的研究.
2、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研究
三、教學設計研究
1、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一般策略與關鍵因素的研究
2、關於「算」、「用」結合教學策略的研究
3、關於數學教學中動手實踐有效性的研究
4、關於數學欣賞課的研究
5、關於新課程背景下口算教學的研究
四、教學過程研究
1、學生數學學習心理體驗的研究
2、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1、有效運用學生的學習起點實踐研究
2、關注數學習困難生的實踐研究
3、小學數學課前基礎調查的作業設計研究
4、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優化研究.教學評價研究五、

『肆』 求一篇小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方案

要找哪個版的

『伍』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基於社會發展對教育目標的新要求。即在現代社會要學會「終身學習」,即讓學生學會學習要比學會知識本身重要得多!這一教育的終極目標,也必然引起我們對小學生學習方式的關注!
2.基於對當前課堂教學的反思。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形成了「接受學習」的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削弱了小學生提出疑問與另做解釋的勇氣,另一方面造成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約著小學生的發展,應該改善。
3.基於新課程改革的需要。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都在把轉變學習方式作為一大目標,我國進入21世紀也開始啟動新一輪課改,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4.基於「十二五」教育方針中陝西教育實施減負課堂的需要。科學高效的課堂必然是輕松、愉悅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應該是毫無壓力,無成績負擔,把學生盡可能從重復、單一、枯燥的作業與書本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課題的支撐性理論。
1.新課改關於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表述。《基礎課程改革綱要》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現代認知學習理論和心理學理論。主要有布魯納的「發現學習」、奧蘇伯爾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等。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藉助教師和學習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情境、協作、對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的四大要素。
4.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認為在正常條件下,只要有適當的外界刺激和個體本身的努力,每一個體都能加強自己的任何一種智力。多元智能理論為這策略的運用和學習方式的選擇、革新提供了腦科學依據。
三、課題研究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活動性原則
3.開放性原則
4.民主性原則
5.發展性原則
四、研究的具體內容與預期目標
(一)研究內容
1.小學生學習方式的差異狀況及成因的調查研究
2.小學生學習方式體系和優化的研究
3.小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4.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的研究
5.信息技術在小學生學科學習中有效應用的研究
(二)預期目標
1.構建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和優化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能力。
2.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使教師學會尊重學生的學生個性,會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會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式。
3.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根本的轉變。①學會主動學習②具有靈活的學習方法③具有探究學習的能力④具有合作學習的習慣
五、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
六、課題研究的措施和過程
時間:以一年為課題研究時段
(一)確定相關研修人員。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三)完善教育設施,加快信息化步伐。
(四)過程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程研究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