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主題 > 刻舟求劍的公開課

刻舟求劍的公開課

發布時間:2021-03-07 04:46:50

Ⅰ 《刻舟求劍》的故事,全文

刻舟求劍是《呂氏 春秋·察今》中記述 的一則寓言,說的 是楚國有人坐專船渡 河時,不慎把劍掉屬 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記號,說:「這 是我把劍掉下的地方。」當舟停駛時, 他才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 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 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後引伸 成不懂變通、墨守成規之意。

Ⅱ 《呂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劍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版」舟止,權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感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
【意思】 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

Ⅲ 刻舟求劍的故事

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行。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說,劍掉進水裡了。

這個楚國人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後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有人催促他說:「快下水去找劍。」

楚國人說:「慌什麼,我有記號呢。=船繼續前行,又有人催他說:「再不下去找劍,這船越走越遠,當心找不回來了。」楚國人依舊自信地說:「不用急,不用急,記號刻在那兒呢。」

直至船行到岸邊停下後,這個楚國人才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可是,他怎麼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個記號是表示這個楚國人的劍落水瞬間在江水中所處的位置。

掉進江里的劍是不會隨著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記號卻在不停地前進。等到船行至岸邊,船舷上的記號與水中劍的位置早已風馬牛不相及了。

(3)刻舟求劍的公開課擴展閱讀: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

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

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有一個人把相框釘在牆上,不事先量好相框的尺寸,而是先在牆壁上頂上釘子,再把相框放上去看看適合不,不適合又把釘子拔出,重新訂過,直到把相框安在牆上為止,這就是「刻舟求劍。」

Ⅳ 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教案

《刻舟求劍》公開課教案 教材分析 《刻舟求劍》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個坐船過江的人,不慎把寶劍掉進江中,只是在船上刻了一個記號,准備船靠岸以後,從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撈寶劍。這個寓言故事,諷刺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變化的人。 學情分析 1、學生對文言文中字音字義的理解還是有一定困難,誦讀課文時也會有一定的困難,需要示範朗讀,使學生整體掌握文章內容,特別是朗讀的停頓,培養學生的語感。 2、在教學中應運用看譯文、觀插圖、查字典、等方法學習文言文,注意培養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的意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的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使學生對故事蘊含的道理有一個大概的把握,並用言語讀出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並能聯系生活中的事來進行,使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刻舟求劍」這個成語的含義,理解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 2. 學會本課生字:遽、契、涉、墜、惑,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背誦課文。 4.寫話練習。用一段話寫出在學雷鋒活動中做的一件事。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2.理解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 教學難點:寫話練習。 教學准備: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一個學期以來同學們一定讀了不少的成語故事。誰能說說你讀過哪些成語故事? 生:(學生說成語故事的名字,或找一個學生說一個成語故事) 師:同學們剛才說得非常好,有機會我們開一個成語故事會,好不好? 生:好! 師: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成語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今天我們再學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板書課題)看看《刻舟求劍》講了什麼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自學生字,要求重點放在分析字形上 三、集體學習,掌握字形,弄懂字義 1.檢查個人學習情況。 (1)指定認讀。 (2)開展競賽認讀。 2.開展互教法。 3.教師幫助分析重點字形。(筆畫多和易錯的) 劍:右邊是「臉」的左半部,最後一筆橫變成提,右邊是「刂」旁。 急:上下結構,上面是,中間是彐,下面是「心」底。因為心裡急,所以下面是「心」底。 號: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口,下邊是橫,豎折折鉤,注意最後一筆不要穿過橫。 慌:指心裡慌,所以左邊是「忄」旁,右邊分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頭,中間是「忙」的右半邊,下邊是 。要寫緊湊些,可與熟字「流」區別異同點。 4.擴詞練習,豐富詞彙。 5.邊講邊理解詞語: 「寶劍」:原指稀有珍貴的劍,後來泛指一般的劍。 「不慌不忙」:心裡很沉著,不著急。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學生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寶劍掉到哪裡去了? 2.提問:這個人的寶劍是怎麼掉進江里的?讀課文回答。「不小心」是什麼意思?再讀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語氣讀讀。 過渡:那個人是怎麼做的呢?他為什麼這樣做? 3.讀第二段,回答問題(①一點兒不著急。②在船舷上刻記號。③他想記住掉劍的地方,撈上寶劍?) 4.指導看插圖,說清圖意。 5.小聲讀3~4段,思考:當有人問他,他是怎麼回答的? (1)提問:「有人」指的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問?每句話是什麼意思」應該怎麼讀,誰來讀讀看? (2)教師示範。1、請同學們根據古文的意思,嘗試著給古文斷句(范讀)。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學生練讀,指名讀。第一句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兩句話既要讀出不理解的語氣,而且還要讀出不贊同的口氣。 (3)理解詞語「不慌不忙」的意思。他為什麼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語氣讀讀那個人的話。 (5)提問:按照那個人說的辦法,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麼?(展開討論)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掛圖)讓學生看明白:船一移動,船的位置就變了,在船上的記號的位置也跟著變了,那個人只記住劍從船弦掉下去的位置,並不是劍掉在水裡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後,從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撈到劍。 五、揭示課題,析字悟意 1.讓同學說出這個故事的名字。 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 六、總結談話,啟發聯想 1.分組討論。 ①那個人等船靠岸後撈到劍了嗎? ②他沒撈到劍會說什麼? ③別人可能又會說什麼? 2.提問 ①你認為那個人錯在哪裡? ②學完寓言以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七、教學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刻舟求劍》這個成語故事,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事情的辦法也要跟著變,否則會犯錯誤。誰能用刻舟求劍說一句話? 生:(略)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希望同學們課後多讀一些成語故事,到開成語故事會時不僅能說故事,還能說出其中的道理。能不能做到? 生:能。 八、拓展想像 1、假如你也是一位渡江的人,你的東西不小心掉進了水裡,你的心情會是怎樣?你會怎樣做? 2、學習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3、你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這個道理,在生活中還能犯「刻舟求劍」的錯誤嗎? 4、指名讓學生復述故事。播放動畫。 5、舉生活中的例子。 小結:像這樣把一個深刻的道理寄託在一個精練、生動的故事裡的文體就叫寓言。 6、作者簡介

Ⅳ 請把刻舟求劍的故事簡單的告訴大家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楚國有個人過江時把劍掉在水裡,他在船幫上劍落的地方刻上記號,等船停下,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結果自然找不到的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滑落江中,他趕緊伸手去抓,可惜為時已晚,寶劍已經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個記號,並且對大家說:「這是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何要這樣做,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楚人撈了半天,始終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從這里掉下去的嗎?我還在這里刻上了記號,現在怎麼會找不到呢?」

聽他這么一說,那些人紛紛大笑起來,說道:「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會隨船移動,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劍呢?

(5)刻舟求劍的公開課擴展閱讀:

故事寓意

劍落水中只會沉底,這是普通常識。船走遠了,還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劍,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靜止的,劍沉水底,在船的落劍處刻上記號順著記號下水找劍,自然有可能找到。無奈劍沉水底就不動了,船卻在不斷移動。

這個客觀事實沒在求劍的人的頭腦里得到反映。他一心以為劍從哪裡落下去,就從哪裡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認識同客觀事實不一致,結果自然只有失敗。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諷刺死抱著教條的人,非常有力。

這則成語包含著兩層道理。一層是,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就不會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層是,客觀實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把陳規舊章當成解決新問題的法寶,也要鬧笑話,作者這種思想是樸素的唯物思想,辯證思想。

閱讀全文

與刻舟求劍的公開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