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主題 > 小學數學三年下冊實踐活動作業

小學數學三年下冊實踐活動作業

發布時間:2021-02-27 04:49:57

① 與小學數學相關的實踐活動有哪些

實踐活動:
1、「好書伴成長」讀書活動:書籍記載著人類成長的歷程,把文明代代相傳,綿延至今。在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閱讀積極健康的書籍,激發學生讀書熱情,培養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讓讀書成為學生成長需要。三到五年級的學生還寫了讀書的體會和感受。
2、「愛心獻老人」體驗活動:在假期活動中,各個中隊在輔導員的帶領之下定期幫助附近的孤寡老人,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尊老敬老、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又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3、「綠色環保」系列活動: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對一些街道、河流進行調查,了解家鄉河流受污染的現狀,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特別是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好河水不受污染,對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意義重大。並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能源的現狀,樹立節約能源的意識,並且把這種節能的意識帶回家,宣傳給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通過「花草樹木是朋友」、「我的低碳生活」「我是節約小衛士」等體驗與創意活動,讓學生把自然、和諧的生態環保意識和簡潔、節能、文明的綠色生活理念帶回家。結合「低碳行動」,引導學生了解個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對節能減排的意義和作用,樹立「節能環保,珍愛自然」觀念,關注生活中的節約方式,學習和尋
找節能的竅門和方法,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米、一度電等點滴小事做起,讓低碳理念從校園延伸家庭,輻射社會,真正讓環保成為時尚,讓綠色走進家庭,讓低碳融入生活。
4、「農業生產」體驗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生產勞動基地進行勞動體驗活動,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在勞動中揮灑汗水,不怕苦、不怕累。在勞動中學生體會到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自覺養成了珍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了集體觀念。
5、「拒絕三無食品」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走訪調查了工商、超市的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調查知道了什麼是三無食品,怎樣鑒別三無食品,三無食品為什麼會在市場上出現,三無食品有哪些危害,小學生應該怎樣抵制三無食品。

② 小學三年級數學寒假作業

養雞場
蛋雞400隻,肉雞1640隻
100隻蛋雞一天要喂6千克復合飼內料。400隻蛋雞一個星期要喂多少千克復合飼料?
400÷100=4 6×4=24
我們雞容場養的肉雞中,有73隻公雞,母雞有多少只?
1640-73=1567

修圍牆。
下星期給養雞場修圍牆。圍牆長200米,〔中間距離為15米〕寬120米,應修多長的圍牆?
200+120=320 320-15=305 305×2=610

統計。
每天撿蛋320個,一個星期大約撿〔2240〕個。
200個雞蛋裝一箱,一個星期撿的蛋大約可以裝多少箱?
2240÷200≈11

賣雞。
明天李剛先生來購買200隻肉雞,王小明先生來購買350隻肉雞。
如果每20隻雞裝一籠,李剛和王小明各需運走多少籠?
李剛:200÷20=10 王小明:350÷20≈18

一共1950千克香蕉每筐100千克
〔1〕要用多少個筐才能裝完香蕉?
1950÷100≈20

〔2〕一輛汽車能裝2噸,這些香蕉一次能運完嗎?
2噸=2000千克,2000千克>1950千克,所以一次能運完。

③ 下載小學三年數學下冊作業幫

小學三年級數學應用題(200題) 1. 商店有4筐蘋果,每筐55千克,已經賣出13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蘋果? 2. 美術組有24人,體育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4倍,兩個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筆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學校買了6盒粉筆5瓶墨水,共花多少錢?

④ 小學三年級要進行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包含的內容

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盡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基於這一觀點,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含有數學問題的實踐活動,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應用數學,就成為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時,從小學生認識的發生、發展規律來看,兒童是通過活動在其心理結構和周圍的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構建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不斷總結,對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粗淺地認識:
一、數學實踐活動課要體現「數學味」。
數學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就是充分讓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提高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能力。我在教學三年級下冊「圖形和變換」之後,就安排了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剪一剪」。
「剪一剪」這個實踐活動緊接在「平移和旋轉」後,它的內容取材於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剪紙」。教材上只設計了兩個比較簡單的剪紙活動,分別是剪出四個排成一行手相連和四個圍成一圈手相連的小人。這樣的一個學習內容如果只是讓學生按教材的安排來完成兩個剪紙活動,那麼數學課就會變成了一節美術課。但是,我想教材之所以把這部分的內容放在數學書里,必定還是想要體現出它的「數學味」來。
按《教師指導用書》上所說,這個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層次。首先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剪一剪,剪出有規律的圖形,結合圖形加深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認識,並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提出了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剪紙過程中圖形的形成進行簡單的推理。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我在教學中發現,實現第一層次「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再一次觀察到「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是比較容易辦到的。那麼更高層次的「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又如何來體現呢?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教材上「平移」和「旋轉」的四個小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畫的半個小人與紙的摺痕之間有很大的關系。若畫的方向弄錯了,那麼就無法得到預期的圖形。但是這較高層次的推理知識只能作為一種剪紙技巧直接傳授給學生。因為,作為成人來說要發現這一點也是有難度的,更何況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
如此一來,豈不是真的成了美術課?
於是在學生動手剪紙之前,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只畫半個小人,紙對折1次,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可以得到1個小人;對折2次,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份,可以得到幾個小人?對折3次呢?要得到4個小人,長方形紙要對折幾次?就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我把乘法、除法、對稱圖形、找規律中的相關內容整和在一起,使原有的知識得到了提升,使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這樣的教學過程正好也符合了奧蘇伯爾的「同化教學理論」,即新知識可以從原有知識體系中派生出來或者引起某些類屬的變化。這類學習能使原有知識的概念不斷擴展和深化,獲得深層次上的精確性。
在這樣的製作活動中,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感知、感受幾何變換的奇妙,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發展空間觀念的訓練;並且能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而這樣的學習和研究過程,更能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體會到數學的「無處不在」,使一節貌似美術知識的教學內容體現出濃濃的「數學味」。
二、數學實踐要突出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數學實踐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實踐而實踐,更不是為了場面的熱熱鬧鬧,其關鍵是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在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學生解決了哪些問題,得到了什麼結果,還必須關注學生在其中的體驗和感悟、發展和提高。
1、在生活情境中體驗和感悟。
生活中的數學,學生很感興趣,也容易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還要應用於生活。在這個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必然要注入人的情感因素。如數學教材各冊中的統計知識中有許多調查題,教師不能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統計表和畫好統計圖」上,還要讓學生參加實實在在的調查,並對調查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作出決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統計的作用,培養統計觀念。
2、在開放問題中體驗和感悟。
開放問題具有多樣性、探索性、層次性的特徵,這為不同程度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如我在教學 「軸對稱圖形」一節後,我安排學生進行折紙和剪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和感悟剪紙藝術中有軸對稱圖案的美麗,鞏固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們把自已的作品貼在教室里,大家一起欣賞剪紙作品(剪軸對稱圖形),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在無形中得到了培養。
3、在實踐中體驗和感悟。
小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是一個漸進的、發展的過程。在一次數學實踐活動中,我出了一道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在一晝夜中,時針與分針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學生慢慢地計算;有的學生在紙上畫草圖;有的學生直接拿出手錶(事先要求准備的),用手撥動指針,很快得出答案……大家解決的途徑不一樣,體會也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獲,因為他們經歷了探究的過程,獲得了獨有的體驗。
總之,教學問題解決的方法很多,它們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差別,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喜歡數學,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出一批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⑤ 濟南出版社小學數學課外作業三年級下冊44頁實踐樂園題得答案

30加2乘15等於480元

⑥ 怎樣進行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思路

現狀分析:
1、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填鴨式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機械式的重復作業根深蒂固,作業內容拘泥於課堂知識,拘泥於教材,往往以「填空計算選擇判斷」這種以試卷出現的形式作為作業的模式,機械重復,學生累,老師也累。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脫離社會實際,圍著書本做文章的現狀,削弱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2、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後,以「分數論英雄」根深蒂固,忽視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目標就是考試得高分,熟不知孩子面對一個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就束手無策了,這樣的教育違背了新課程所倡導的「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
3、與國外教學相比,國外班級人數少,課堂不局限於教室,可以把課堂設在校外,我們是大班級,課堂只能局限於教室,很多知識點只能是走過場,不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了也容易遺忘。
4、家長年輕化,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輕負擔高質量」來衡量一個教師的水平,填鴨式的課堂,機械的作業已不適合時代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備好課,精心設計課後開放性實踐作業。
5、中國獨生子女多,動手能力弱,社會經驗不足,與外國的孩子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數學教師要創設課堂讓孩子走向社會,在實踐中獲得數學知識。

實施策略:
1、實踐性作業設計實施要做到:
(1)作業設計應多樣化 (2)作業設計應興趣化
(3)作業設計應層次化 (4)作業設計應綜合化
2、實施策略:
(1)依據教材,聯系生活實際,合理設計實踐作業。
依據教材,但也不能受制於教材;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成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
(2)合理靈活布置學生實踐作業。
數學實踐性作業布置要注意:適時,在通常情況下受時間限制,一般在放學後布置;適量,確保質量,增加興趣;分層,孩子能力有差異,讓學生選擇難易程度的作業。
(3)合作交流,評議作業
形式的開放,作業的結果也多樣,教師不能用同樣的眼光去評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評議,分層評價。

學生的主體性是在教師的組織、引導與合作的基礎上實現的,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目標之一,設計數學實踐性作業,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實踐性作業設計的目的、原則、類型、組織指導與評價建議等五個方面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實踐性作業設計的目的

1、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情感體驗

現代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學習數學,要能積極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教師要選取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作為數學實踐性作業,讓學生經歷操作實踐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逐步形成用數學眼光觀察事物的意識和興趣。

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測量」這一單元,教材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說一說的實踐活動:測量鉛筆、書、凳子以及自己的肘的長度再與同伴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量出自已的一拃、一步和一庹大約是多長。一拃大約長(
)厘米,一步大約( )厘米,一庹大約長( )米(
)厘米。讓學生在以上實踐性作業中體會到量物體需要選擇相應的工具來測量,同時還很有興趣地感受一種奇妙的現象:「身上有尺」。知道這樣的尺在日常生活里可以用來估測。再如,三年級學習了「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知識後安排的實踐活動:①收集一些圖案,在小組內說一說。②用紙剪出一個你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繪制一幅圖案。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對稱、平移和旋轉的形成,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在欣賞漂亮的圖案時,與同伴分享「創造」美的愉悅。

2、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

數學學習是一個數學活動的過程,數學教學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一年級上冊在學生學習了「認識物體」以後,可安排「動手搭出你喜歡的東西」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摸一摸」、「滾一滾」、「堆一堆」「說一說」等活動,在合作交流中體會平面與曲面的區別。這樣的活動有助於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一些特徵。再如「可能性」的教學,准備一些黃球、紅球、白球等。通過摸球,來進行統計和驗證自己的估計與猜測,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發展應用意識

數學在現實世界裡有廣泛的應用。數學教學就是要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活動,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結合現實生活場景安排一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推理,在實際情境中主動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這一知識後,可設計這樣的作業:①收集生活中常見的設計精美的圓柱形的包裝盒,開一次展覽會,從中鑒賞幾何形體及圖形美;②找些圓柱體的食品盒,測量計算出它們貼一圈商標紙的面積;③找一些圓柱體實物,分別測量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或容積;④社會調查,收集生活中人們常用圓柱體容器的數據信息,並記錄下來;⑤用一塊長31.4厘米、寬15.7厘米的長方形紙板,製作一個高5厘米的圓柱體,請你寫出自己的設計方案,並用圖表示出來。通過以上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應用知識的能力。

4、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感受研究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其中包括用數學的方式和方法去研究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的數學策略水平。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和體會數學策略和數學方法,還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數學方法,探索和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策略方法。如:在家或學校栽一盤蒜苗,每3天測量一次蒜苗的高度,並做好數據的記錄。讓學生感受「實驗——統計——結論」的研究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二、實踐性作業設計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數學活動的趣味性是指數學活動生動有趣,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練習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實踐性作業應該認真選擇適量的、有代表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氣息、充滿時代感的作業。通過實踐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如四年級學習了估算後安排實踐作業:你所在地區的最高建築物有多高?它的高度大約相當於幾個教室的高度?大約相當於多少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形象地描述這一高度?

2、探索性原則:兒童與生俱來就具有一種探索的慾望,富有挑戰性、開放性的問題,能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知識的慾望,實踐性作業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思考價值,要能夠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後,設計實踐性作業:小明家的廚房要鋪地磚,有兩種設計方案。方案一:每塊5元,邊長為2分米;方案二:每塊7元,長為3分米,寬為2分米。①用第一種地磚鋪需180塊,你知道這個廚房的面積是多少嗎?②用第二種地磚鋪需要多少塊?③用哪種地磚比較便宜?

3、應用性原則: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如: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計算後,可實地測量操場的面積或對生活用品進行估測;熟練了數的運算後可開展有關價格與購物的活動;學習了「小數乘除的知識」後,可以組織學生調查、咨詢、收集有關電話、手機話費等方面的信息,運用小數乘除法的有關知識及折扣知識解決有關話費的系列問題等。

三、實踐性作業設計的類型

1、調查類:調查可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訓練學生應用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具有應用數學的意識,真正體驗到數學是有用的。

如:①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會浪費
水。調查一下水價及你自己家每個月的用水量,計算一下按照這個滴水速度,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夠你家用多久?

②調查你們組的同學每天睡多長時間

時間
不到10時
達到10時

人數

引導學生運用以前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進行調查,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如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為多少,睡眠時間與成績、身體的好壞有沒有關系等等。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讓學生調查的素材很多,如:儲蓄的利息、商品的價格、乘車的時間等都可組織或按排學生去調查,在調查中獲取有關信息。

2、操作類:操作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把學生推向思維活動的前沿,使學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教師應盡可能創造操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的過程中去思維、去探索、去學習。

如: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後,可設計「包裝磁帶盒」的實踐題: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4個磁帶盒,讓學生解決包裝問題:4盒磁帶可以怎樣包裝?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讓學生通過現場操作,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和理解。

3、實驗類:實驗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自己動手的探究活動。通過實驗可以鞏固知識點,拓寬知識面。教師在課內外巧妙設置有一定難度而通過努力又能解決的實驗課題,可以激發學生不斷探索、求知的強烈慾望,促進他們知識向縱伸發展。

如:①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一天後將水倒掉,蓋上一塊濕布。②待黃豆發芽後,選擇一顆豆芽測量長度並記錄。③填入下表,並製成統計圖。

豆芽生長情況統計表:

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豆芽長度/毫米

統計圖(略)

4、應用類: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開啟心智、訓練思維、發展能力。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這一知識後,可設計這樣的作業:一位農民伯伯有一張長方形的席子,准備把它捲成一個圓柱體放稻穀(接頭處不算)。要使它放的稻穀最多,請你以這張長方形席子為例,為他設計一個方案。①底面周長為(
),高(
)(取整厘米數);②求一求它的容積;③從中你發現了一個什麼規律?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應用性的實踐題;可以從報紙、電視、廣播、廣告牌中發現數學信息,盡可能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題,可以是文字的、圖表的、聲音的;鼓勵學生接觸各種實際問題,參加課內外數學實踐活動。

四、實踐性作業的組織與指導

1、組織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行動中經歷實踐活動的過程。

數學實踐性作業應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綜合應用數學思想、思維方法和知識技能去解決問題。教師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做,應該怎麼做,怎樣做得更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行動中經歷實踐活動的過程。

例如: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課前可布置學生到公路旁,要求他們記錄5分鍾內通過的機動車輛的次數、車輛的型號、牌照類型。第二天上課時讓學生先談談前一天收集到的數據,再談談是如何記錄這些數據的?接著,研究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這樣,讓學生在調查中獲取真實的原始數據,由此分析現有公路能否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地開放的力度等方面的情況。通過以上的組織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行動中經歷實踐活動的過程,感受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從而在腦子里形成這樣的意識: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制定策略,同時培養學生關注信息的意識。

2、組織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提高應用能力

數學實踐性作業和其他學習活動一樣,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為主,以學校、家庭、社區、社會、自然界為活動場地,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的活動過程中主動地去觀察生活、獨立思考問題、自主地應用數學知識、方法、思維去研究和解決問題。特別是一些需要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要求學生圍繞共同研究、解決的問題,明確具體要做的工作,學會分工負責;共同提供需要的資料和工具,學會資源共享,以促進合作成功,榮譽共享。

例如,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後,可設計一道策略開放性的實驗題:「設法測量一個土豆的體積」。實驗前先要求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如將土豆放進盛有水的長方體容器中,間接測量;也可將土豆切成規則形體估計體積;也可將土豆煮熟再壓成長方體來計算等。然後,再根據提出的方案進行實驗,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樣進行實驗對比,每位學生不僅可以鞏固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而且提高其思維水平,促進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能力的發展。

3、組織指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創新能力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挑戰性、探索性、開放性的數學實踐性作業,組織指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例如,教學「元、角、分」之後,給學生設計一份作業:①請你調查下列物品的單價,並記錄: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②班級用100元買以上體育用品,你准備怎麼買?這種問題答案開放的實踐題,學生可根據需要,錢數的可能性,作出各種不同的合理選擇,老師只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具體評價,就能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促使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培養創新應用能力。

4、組織指導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操作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把學生推向思維活動的前沿,使學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教師要組織指導學生在完成數學實踐性作業中加強實際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例如,教學「克的初步認識」一節課,可安排學生動手操作活動:(1)用彈簧稱或電子稱稱一稱2分的硬幣(約1克),然後親手掂一掂,感受1克實物的重量;(2)要求學生稱出1克黃豆,數數約有幾粒(4—5粒);再要求數出4—5粒黃豆用手掂一掂。充分感知「克」,反復體驗1克的重量後,讓學生擴展到幾克、幾十克重量的認識操作中去。課後要求學生找一些物體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這樣,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反復體驗,正確理解度量單位。再如,教學面積單位時,可要求學生動手去量一量,比一比單位面積的大小,或用紙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紙片,在地上畫出1平方米的地面,反復對課桌面、黑板、教室的牆或地面面積進行測量或估算,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五、實踐性作業的評價建議:

評價是數學實踐性作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實踐性作業起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是達成作業目標的重要環節和手段。實踐性作業的評價要明確目的,落實內容,要考慮方法手段。

1、要明確實踐性作業的評價目的。

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是全面了解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學習狀態,激勵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具體包括:(1)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綜合應用數學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和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和現象,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實踐的價值。(2)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人合作、交往,學會理解,學會與人共同生活。(3)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劃能力,學會做事,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促進學生對學習與生活關系的理解,體驗生活世界處處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拓展學習數學的視野和獲取知識的空間,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2、要落實實踐性作業的評價內容。

數學實踐作業的評價內容,既要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實踐性作業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體進步與發展。具體包括:(1)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感態度。(2)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與方式。(3)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觀察、分析、實驗、研究中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程度。(4)學生在作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5)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自身體驗。(6)學生在作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計劃性。

3、要把握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手段和方式。

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手段和方式主要有:①觀察;②收集;③展示;④訪談;⑤問卷等。

4、實踐性作業評價要注意的問題。

(1)評價要注意導向性。導向性是指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興趣性,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參與活動的計劃性、操作性、監控性和參與活動的創造性。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使自已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

(2)評價要注意差異性。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客觀地存在差異,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完成實踐性作業也同樣具有差異性。因此,要用不同的要求去評價不同的學生,才能發現學生的進步與變化,才能更好地激勵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實踐性作業。

(3)評價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教師採用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形式對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感態度,實踐活動的過程,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自我體驗和計劃進行評價。定性描述的語言,應以肯定鼓勵為主,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總之,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以活動、探索為主線,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通過數學實踐性作業,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通過實踐性作業,全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僅能復習鞏固知識,更能探究實踐、體驗過程、培養情感、發展能力。

⑦ 三年級數學綜合實踐性作業 調查1天的節目播放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四邊形〉練習卷 一、填空 1、四邊形有專( )條邊,( )個角屬 2、 圖中共有( )個平行四邊形, 圖中共有( )四邊形 3、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分米,它的周長是( )分米 4、一隻枕套長6分米,寬4分米,如果在它四周鑲上花邊,至少需要( )分米的花邊 5、繞著一個邊長是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 )米,合( )千米 6、周長是36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 )厘米 7、用兩個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 )厘米,如圖 二、明辨是非 1、下面圖形中,( )是平行四邊形 2、用軟尺量的一個鍾面的一圈的長是38厘米,也就是這個鍾面的( )是38厘米 ①長 ② 寬 ③周長 3、右圖中,圖1和圖2的周長相比,結果正確的 是( ) ①圖1大 ②圖2大 ③一樣大 4、把一個大的長方形

⑧ 三年級寒假數學實踐作業的活動四怎麼寫

照下來!!!!!!!!!!!!!!!!!

⑨ 二年級下冊數學實踐作業怎麼做

共有10個單元。分別是1解決問題2表內除法(一)3圖形與變換剪一剪4表內除法(二)5萬以內數的認識6克與千克7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有多重8統計9找規律10總復習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三年下冊實踐活動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