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育 > 海爾教師節

海爾教師節

發布時間:2021-03-16 10:24:28

① 海爾洗衣機怎麼退貨 9月10號教師節那天在振華買的海爾XQG50-8866滾筒洗衣機第一次用的時候發現甩乾的時候

可以退貨的,拿著貨直接到過賣的商場直接提貨,不需要天譴打電話

② 按一定順序,把下面詞語重新排列。 1.教師節 兒童節 國慶節 元旦

元旦,兒童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

③ 你們對海爾產品的評價如何,海爾的成功秘密是甚麼(老師讓查的,都幫幫忙啦)

自1984年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成立至1991年的7年時間里,海爾在實施名牌戰略過程中,堅持技術質量上的高起點,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和產品質量意識,堅持技術進步,通過狠抓產品質量,創立了海爾冰箱名牌。

1.堅持技術、質量上的高起點。1984年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是輕工業部最後一批電冰箱定點生產廠家,當時市場上國產冰箱已有100多個牌號,競爭非常激烈,但是沒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爾剛開始生產冰箱時,就提出了「名牌戰略」的口號。「名牌戰略」的核心就是產品的高質量。

1985年,海爾從德國引進了先進技術,生產出我國乃至亞洲第一代四星級冰箱,領先一步在國內市場形成了質量可靠和技術先進的優勢。很快海爾便以高新技術、高質量的產品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

2.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強化產品質量管理。要創名牌冰箱,就要從抓質量入手。海爾認為:人是質量中最關鍵的因素,第一流的產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來的,質量實質上是職工整體素質的體現,抓質量應該首先從人抓起。

1985年,集團總裁張瑞敏毅然決定,將76台存在一定質量問題的冰箱,由責任者親自用大錘砸毀。這次事件在職工中造成極大的震動,職工的質量意識從此有了質的提高。

3.堅持技術進步不停頓。海爾在發展過程中十分注重技術開發,不斷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始終保持技術上、質量上的發展創新,確保了市場上的技術領先地位。我們在無氟節能冰箱研製上已達到國際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國和亞洲先後參加了美國「世界地球日」,維也納「氟利昂及哈龍替代國際學術交流會」,印度新德里「國際無氟成果研討會」等多個國際學術交流會,引起世界的轟動,被世界環保組織譽為「世界多一個海爾,地球多一份安全」。

(二)從單一的冰箱名牌到多元的海爾品牌

1992年我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海爾抓住時機先後兼並青島電冰櫃總廠、青島空調器廠和青島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個企業,並投資興建海爾園開始二次創業,現在海爾產品涉及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和彩電、計算機、手機等領域,形成46個系列,8600多個品種規格的多元化產品群。

海爾在二次創業、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立足市場來發展名牌,通過強化管理來鞏固名牌,通過聯合艦隊來延伸名牌,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確立海爾品牌地位。

1.立足市場,發展名牌。以市場規律為依據,在質和量的矛盾面前,海爾總是首先確保產品質量、管理,然後再擴大產量、規模,以質取勝,以名牌取勝。

新產品開發以市場需求為坐標,新產品從設計、試制到投產過程中都按名牌產品的要求進行管理,從而保證每一代新產品投入市場都能成為佔領市場的新式武器。每當一個新產品問世後,我們就不斷尋找其不足之處,了解市場的需求和用戶的心理,以此設計新的產品,開拓新的消費需求領域。

海爾始終堅持「用戶第一」的思想。海爾認為,名牌要靠用戶和市場認可,名牌更要靠優良的服務來創造和維護。因此,海爾把售後服務看成創造名牌、宣傳名牌、維護名牌、發展名牌的重要環節和首要領域。1996年6月,海爾集團榮獲美國優質服務科學學會頒發的「五星鑽石獎」,這是亞洲家電行業第一家榮獲此殊榮的企業。

2.強化管理,鞏固名牌。海爾在追求一流產品的同時,十分重視追求一流的管理,以質量為中心從嚴治理,花大力氣強化以質量為主線的科學管理體系。在引進先進的工裝設備同時,全面引進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標准,積極推行質量否決權制,把一切質量過失否決在生產過程中。

管理方法不斷改進創新,以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為重點,把IE、6S活動、網路技術、全面質量管理、系統工程和價值工程等引入企業管理,使名牌產品處於先進的全方位優化管理之中。

良好的效益來源於科學的管理,經過十幾年的不斷探索和完善,海爾形成了一套符合企業特點的、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日清日高管理法,即OEC管理,形成企業內部的良性運轉機制,並造就出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多年以來,海爾一直把抓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並且不斷推陳出新,結合實際創造了許多很有特色的管理方法,深化了OEC管理,豐富了OEC管理的內涵。

3.聯合艦隊,延伸名牌。在市場競爭中,有名牌,但沒有規模,則名牌無法發展與保持;有規模但無名牌,則規模也不可能實現。為此,海爾提出了「聯合艦隊」 的管理模式,即海爾集團的模式不應是一列火車,而應是一支聯合艦隊,每一艦只都有自己很強的戰鬥力,又可聯合作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這樣,就能以一個名牌產品發展成為一個名牌群,延伸了名牌的范圍。

現在,海爾的產品形成了變頻系列、抗菌系列、健康系列、環保系列、智能化系列家電等42個系列,8600多個品種規格的名牌產品群。海爾產品從整體上形成優勢,每一個系列又具有不同的創新點,分別在技術、概念、需求、外觀設計等方面獨具特色。

4.技術創新,確立品牌地位。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掌握市場主動權,進而成為行業領先者和市場領袖的基本條件。通過技術創新,海爾成功地確立了海爾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地位。技術創新成為企業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基礎。

海爾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遵循著三條原則:「課題市場化」、「成果商品化」、「目標國際化」。

海爾認為市場是所有企業一切工作的起點和歸宿,因而技術創新的課題要從市場中來,又要服務於市場。海爾在確定課題時,緊緊把握住從市場出發,從消費者的不滿意點、遺憾點、希望點出發的原則,形成「課題來自於難題」的局面。如,為解決消費者難題而開發的小小神童,在兩年多的時間里「繁衍」了九代,產銷量突破 100萬台,並出口到輕易不進口家電產品的日本、韓國等國家,在世界家電市場引起巨大的轟動。

成果商品化,創新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最終要通過商品化回到市場。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場效果,這是檢驗技術創新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海爾集團1998年具有新產品、新技術262項,有236項成果實現商品化,商品化率達90%。

目標國際化就是要求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在所屬技術領域內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創新工作絕不能閉門造車,必須立足高起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最新科技手段來保障技術創新成果的生命力和競爭力。目前海爾已進入影響集團及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領域,開展了以CFC替代、節能、靜音化、數字化、信息、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等為主的多方面超前研究。海爾現已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儲備能力,技術儲備項目達到68項。

(三)爭創國際名牌

1998年以來,海爾集團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創國際化的海爾。海爾提出的「國門之內無名牌」的思想,實質是在國內市場取得穩固的地位後,要到國際市場上競爭,逐步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自己良好的品脾形象。爭創國際化的海爾是海爾集團今後發展的戰略目標,這是海爾自身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需要,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對海爾的必然要求。

1.先難後易,打開國際市場。海爾採取「先難後易」的出口戰略,即首先進入發達國家建立信譽,創出牌子,然後再以高屋建瓴之勢佔領發展中國家的市場。

歐美發達國家對於家電產品要求標准都較高,而且不少國家都有較為嚴格的安全證。如美國的UL認證、加拿大的CSA認證、歐共體的CE認證等,要向這些國家出口就必須通過上述認證。現在海爾產品先後通過了UL,CSA,SAA,VDE,CE,SASO15個種類、48個國家的國際認證。海爾產品先後打入了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目前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等幾大骨幹企業都已通過了國際質保體系方面最高認證——ISO9001認證,和國際上環保體系方面最高認證——ISO14001認證,促進了海爾的對外出口。

海爾的出口量逐年翻番,以海爾產品的高質量樹立了國際市場的信譽,並堅持在發展中對國際市場布局進行多元化戰略調整,有利地開拓了國際市場的大好局面。目前爾產品已出口到包括歐美、日、中東、東南亞、非洲等87個國家和地區。1998年,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等四大主導產品,出口量分別同比增長 21%,144%,183%,134%。全年出口創匯達7665萬美元,較1997年同期增長36%。

2.構建海外專營網路,實現全球市場競爭。全球化的營銷網路是保證產品大批量出口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關鍵。立全球化的營銷網路是海爾營銷的戰略目標。

目前,海爾已在海爾外發展了49個經銷商,銷售網路達3000多個,並在中東和德國分別建立了「國際物流中心」。

經過多年的努力,海爾產品出口海外市場的布局日益合理,歐美地區佔60%,東亞地區佔16%,表現出市場多元化的特點,有效地規避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在美國銷售的184升以下的冰箱中,有20%來自中國海爾;海爾在菲律賓的LKG公合作生產的海爾牌冰箱打破了菲律賓冰箱市場被日、美等產品壟斷的局面,在菲律賓大的連鎖店超市SM里,海爾冰箱隨到隨銷,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歡迎。

3.「三個三分之一」。海爾以創國際名牌為導向的國際化戰略,通過以國際市場作為發展空間的「三個分之一」的目標正在加快實施與進展。

「三個三分之一」,也就是全球市場的發展規劃。海爾產品1/3國內生產國內銷售;1/3國內生產國外銷售;1/3國外生產國外銷售。

國外建廠、生產、銷售,是海爾創國際名牌,把自身建設成為國際化的海爾的非重要一步。在國內生產國內銷售、國內生產國外銷售的前兩步成功邁出之後,海爾在外建廠、生產、銷售上也邁出了前進的腳步。海爾先後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等國輸出技術並設廠生產,產品實現了當地生產、當地銷售。 1999年4月日,海爾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建立大型獨資家電生產基地,形成了海爾產品在美國的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系統,全面進軍國際市場,實現全球競爭。海爾在銷售中努力過質量、售後服務等樹立海爾品牌的國際形象。在歐美、東南亞地區,海爾的廣告牌巨型燈箱廣告同世界名牌家電比肩而立;海爾藍和海爾標志的用戶服務車也在當地形一道獨特風景。另外,海爾建立了的全球的電話服務體系,讓海爾的用戶無論身處世界何地,都能享受到海爾的星級服務。

4.國際化的信息、技術開發網路。海爾要創國際知名品牌,建成國際化的海爾,必然要在國際市場上同歐美、日等國家的知名品牌競爭,國際化的信息、技術開發網路是海爾產品取勝的保證。海爾集團以高額的投入加快國際化的進程,並力爭達到全面與國際化接軌。

國際化信息網路由「緊跟國際先進技術產品分析、評審」的內部機制與由首爾、東京、里昂、洛杉磯、蒙特利爾、阿姆斯特丹、矽谷、悉尼、台灣、香港等建立的10個信息分中心組成的外部網路構成。通過內外部的統一,獲得並利用最新的信息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實現滿足國內外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

國際化技術網路由國外戰略聯盟系統與工業設計系統和國內廣泛的產學研聯合體組成,實現海爾產品在技術、產品上的個性化,適合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國外戰略聯盟工作系統以圍繞企業發展戰略與國際上先進企業進行全面合作。與義大利梅洛尼公司的進一步合作,使海爾集團在國內鞏固了洗衣機技術的領先地位。另外還與德國的邁茲、荷蘭飛利浦、日本松下分別在全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變頻技術等方面建立了技術聯盟關系,形成海爾在高新技術方面的優勢;工業設計系統為海爾產品進行了PI提案開發、產品個性化設計、家電產品人——機接點等課題的研究,為海爾產品覆蓋全球進行設計開發,形成海爾產品在工業設計方面的整體優勢。

海爾在國內有廣泛的產學研聯合體。海爾集團控股經營國家級科研機構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海爾以控股方式與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合資成立海爾廣科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海爾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美國C-MOLD公司合資組建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

海爾同國內外大公司、科研機構、大學等成立了48個聯合研究中心。海爾還先後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合作建立了5個博士後工作站,在化學及材料、數字技術、軟體技術、生物工程、海外本土設計等方面開展博士課題研究。通過廣泛的產學研聯合,有效地加速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海爾的國際化戰略是對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必然結果。由於海爾堅持創國際名牌,樹立國際信譽,因此在國際市場上逐步樹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1998年11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進行的亞太地區最具信用公司評比中,海爾成為亞太地區進入前十名的企業中惟一的中國企業。同時,美國權威的《家電》雜志公布全世界范圍內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海爾排在美、日等家電名牌之前,名列榜首。

海爾將進一步全面推進企業國際化戰略,爭取早日實現進入世界500強的宏偉目標.
從1991年起海爾就在實施資產擴張戰略,先後兼並了原青島空調器廠、冰櫃廠、武漢希島、紅星電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業,盤活存量資產達15億元之多,集團資產已從10年前的幾千萬元膨脹至39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家電特大型企業。
1997年3月13日,海爾集團以控股投資的方式,與廣東愛德集團公司合資建起順德海爾電器有限公司。 1997年9月海爾與擁有資產近17億的大型企業集團西湖電子共同出資,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杭州海爾電器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生產大屏幕數字電視。
1997年底海爾又相繼兼並了安徽黃山電子有限公司,控股貴州電冰箱廠和青島第三制葯廠。至此,海爾13年來兼並國內企業16家,組成國內家電行業規模最大的一隻「聯合艦隊」。

④ 海爾老總張瑞敏的三個老師是誰

老子,孫子,孔子

⑤ 我不想在海爾實習了,可是老師非不讓走,昨天晚上我請假,可是我不想去了,怎麼辦,就是老師不讓走!

如果你捨得工資的話,自離就可以了。所謂的實習只是去當苦力罷了。累得要死工資也不高。倒是你老師能拿到不少錢。

⑥ 關於海爾研發工作

3000是低了,在深圳一個外貿跟單經理(大專、本科)都8000一個月。

⑦ 海爾LE48G520N液晶電視每次開機廣告完後出現正在啟動中隨後黑屏待機什麼原因,請老師們幫忙指點

電視黑屏、閃屏、花屏解決方法:
1. 嘗試斷電重啟電視。
2. 如果電視不定時黑屏、花屏,閃屏請先更新電視系統。
3. 進入Recovery模式清空數據再開機。
進入方法如下:
①標配紅外遙控器的設備:電視關機後,同時按住主頁鍵菜單鍵不鬆手, 把遙控器對准紅外接收器位置,再按電視開機鍵,直到進入Recovery模式再鬆手。
②標配藍牙遙控器的設備:電視關機後,同時按住確認鍵返回鍵不鬆手, 再按電視開機鍵,直到進入Recovery模式再鬆手。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請申請售後檢測。

⑧ 海爾的七個層次中,哪個層次最關鍵,最重要

①文化內核是最關鍵和最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形成企業的哲學與價值觀,並在這種哲學與價值觀的引導下確定企業的奮斗目標與經營理念及戰略,它是一台導航儀,所有的行動圍繞著它來運轉。

②在七個層次的海爾文化中,最關鍵和最重要的是「海爾文化內核」是企業精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海爾真誠到永遠,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和社會融合到一體,推動社會進步.」在這個內核指引開展其餘6種層次文化,如經營理念,企業形象,奮斗目標等無不圍繞海爾文化內核而展開.

(兩種說法都可以)
參考資料:http://bbs.xcdx.net/dispbbs.asp?boardID=25&ID=1210&page=4

一、因應民族文化心理,改造利用儒家文化

(一)儒家文化價值觀的三個層次

1.注重群體價值、強化統一意識,「以和為貴」

「和」是孔子思想中佔有終極地位的概念。孔子追求的社會乃是以「和」為特質,人與人之間相互配合協調,各守其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各盡其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個人還要與社會和諧一致,這種和諧是指個人的思想、行為與社會思想、行為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協調一致。

儒家認為,社會是人群組合而成的集合體,每個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生存、發展,群體高於個體,個體利益應服從集體利益。儒家文化十分注意處理和調整群體內部的人際關系,群體內部有不同的等級區別,每個人只有恪守分位,安分守已,各司其責,各得其所,才能維系群體的穩定和實現自身的價值。孔子主張君臣父子的等級隸屬關系,孟子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把社會人際關系,分為五個層次,不同身份的人具有不同的義務,並且相應地有一整套嚴密的等級規范,以維護封建等級秩序。

儒家追求「和為貴」的理想,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和諧、家庭和睦、性情和順、糾紛的和解與和好、協作中要和衷共濟、國家之間要和平相處等等,是儒家文化「和為貴」在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最高目標與追求。

2.主張人性本善、強調以仁為本,「仁者愛人」

儒家主張,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孔子貴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這已成為歷來學者和思想家的共識。仁的含義是什麼?仁的本質與基本內涵是「愛人」,孔子對子貢的解釋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愛人」是儒家仁學的本質內涵,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所謂「忠恕之道」是仁學的基本方法論;在實踐層面上,孝悌之道是為仁的起點,人人為仁做君子,則天下太平、社會和諧。

「仁」的含義包括以下三個要素及要求:

①血緣基礎

儒家學說的體系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倫理開始,通過類比、比擬,逐層向外,推延到朋友之間、君臣之間的。

費孝通在分析中西社會結構差異時認為,西方社會是團體格局,「西洋的社會有些象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他將中國社會的結構命名為差序格局,「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路,因之,我們傳統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系中發生意義」。這是一種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倫理道德體系,本質上屬於私德范疇。中國文化中常見的「家文化」、「家長專制」、「親情文化」的根源即在於此。

②心理情感原則

李澤厚認為,孔子把傳統禮制,直接歸結為親子之愛的生活情理,把禮的基礎直接訴之於心理依靠。這就把「禮」以及「儀」從外在的規范約束解說成人心的內在要求。

因為建立在這種感情性的心理原則上,孔子的政治經濟主張是既竭力維護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又堅決反對過分的、殘暴的、赤裸裸的壓迫與剝削。也就是所謂的「中庸」,也就是說,「仁的這一要素對個體提出了社會性的義務和要求,它把人(其當時的具體內容是氏族貴族)與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作為人性的本質和「仁」的重要標准。

③個體人格

「仁」的心理原則與血緣基礎,必須落實在個體人格的塑造之上。儒家強調「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孔子以身作則式地實踐了對這種具有歷史責任感的偉大人格的自覺追求。

3.強調道德修養,重視內向自律,「內聖外王」

在對待義與利的問題上,孔子主張義高於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做事要依義而行就是首先要看這件事是否合於道義,合於道義就做,否則不做,小人則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甚至不擇手段、不計後果的去滿足利慾。孟子則更明確地提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肯定精神生活的價值高於物質生活的價值,道德價值高於生命價值。

孔子仁學認為,道德乃人類之本性,決非身外之物,可有可無,倘若無道德自覺,道德信念,則人不成其為人。儒學相信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在儒家學者看來,就人與一般動物的根本區別來說是道德。道德應該是理想人格的最大價值。

儒家非常重視內向自律的修養方法,注重內向用功,律己甚嚴,儒家經典《大學》講「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其根本是「修身」;《大學》雲:「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體現了儒家所追求的「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儒家為了實現自己的「仁愛」理想和「經世」抱負,不惜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孔子要求「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種「不惑」、「不憂」、「不懼」是君子對邪惡的外在力量的一種抗拒,是理想人格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選擇。孟子也大力提倡「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人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儒家認為,通過道德修養才能獲得群體和諧。就維護社會安定和群體關系來說,主要靠道德和刑罰,而二者相比,道德貴於刑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在儒家學說中,所謂道德修養,就是要按照禮的規范,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修身的目的是通過追求「內聖」人格達到「外王」,講求個人修為,「修」(做人)是「為」(做事)的基礎。具體途徑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以仁為本是儒家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特徵

梁漱溟認為,儒家文化是倫理本位主義。「個人對於集體、集體對於個人,互相以對方為重,是謂倫理本位主義。倫理本位雲者,既非以個人為本位而輕集體,亦非以集體為本位而輕個人,而是在相互關系中彼此時時顧及對方,一反乎自我中心主義。此蓋由人心通而不隔的自然情理。」

儒家文化價值觀,是一個以仁為本的倫理體系,以仁為本,以禮為用,以和為貴。通過層層推演,達成和諧社會之目的。

(三)儒家文化的心理積淀與行為表現

中國文化一直以來沒有建立西方式的法律體系。在社會生活與人際關系的調整過程中,受儒家文化浸染兩千餘年的中國人,始終在運用並依賴儒家文化價值觀念。可以說,儒家價值觀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文化基因,並被每一代人所傳承。

1.社會文化心理積淀

儒家文化價值觀並未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而消失,這種文化價值觀已經影響了「漢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李澤厚)。在今天的中國社會,這種影響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以和為貴

強調「和」的重要性,「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群體利益與和諧至上。

②仁的標準是判定社會行為的最終心理依據

因為強調「仁治」的正當性、必要性,人們把社會清明的希望放在聖人身上,造成中國文化具有較強「人治」而非「法治」的現象與特徵。雖然這與現代社會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儒家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已經深入民族心理層面,這種價值觀仍在一系列社會事件與民意中反復體現。感動廣大民眾的主要集中表現為官員、醫生、教師等行業的英雄、模範的高尚人格,而非其職業操守、敬業精神,突出反映出「仁」的價值觀在中國社會中極其深遠的影響。

③社會互動中的「交互主義」心理原則

交互主義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和」的達成,依賴於雙方符合「禮」的互動。因為「仁」的價值觀是儒學的核心與根本,得到廣泛推崇,要求社會關系中強勢一方的行為首先要符合「仁」的要求,然後才能要求弱勢方的服從。

梁漱溟認為:「倫理社會所貴者,一言以蔽之:尊重對方。何謂好父親?常以兒子為重的,就是好父親。何謂好兒子?常以父親為重的,就是好兒子」,「一切都是這樣。所謂倫理者無他義,就是要人認清楚人生相互關系之理,而於彼此相互關系中,互以對方為重而已」。中國人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這種交互主義心理的直接表現。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絲.本尼迪克特也認為:「在中國,忠孝是有條件的,忠孝之上還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父母必須具有仁」,「統治者如果不仁,人民可以揭竿而起,反對他。仁是忠義的先決條件」。所謂「禮」尚往來、「你不仁,別怪我不義」也是這種心理原則的形象說法。

其次,對社會互動雙方的要求,不是外在、明確的行為規范,而是歸結為基於倫理道德的心理體認,所以「交互主義」是一種社會交往與互動過程中的心理原則。

行為正確與否的判定依據不單在其中一方,而「仁」的要求是一種心理情感原則,並無明確外在規范、標准衡量,容易出現「公說公有理(禮),婆說婆有理(禮)」,社會行為的調整不是依據外在的法律、規章、崗位職責等進行,而是喜歡「講講理(禮)」。不良後果是推諉扯皮、責任不清等現象的廣泛存在。

④基於羞恥文化心理的控制機制

儒家文化的價值觀體系,建立在人人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的人性假設基礎上。儒家認為社會關系與社會行為的調整應以道德自律為主要手段。通過教化與道德修養,使人們的行為符合仁的要求,自覺遵守禮的約束,可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種高度重視道德自律的社會控制方式,有別於法家以嚴峻刑罰為特徵的社會控制手段。為了實現社會控制與社會和諧,儒學高度重視兩個方面。首先,高度重視教育的作用與必要性。在儒家的理論體系中,教育是啟發人們「仁之端」的必要過程與手段,而且必須貫徹教育在先、懲罰在後的原則,「不教而誅謂之虐」,是儒家極力反對的。其次,個體要不斷進行道德內省,追求至聖人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魯絲.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認為,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種基於人們罪惡感心理的文化模式,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日本文化是基於羞恥感心理的文化。

在個人主義價值取向的西方罪感文化中,個體行為向上帝與法律負責,如行為失誤,則受到法律制裁與負罪心理的壓迫,但對行為不當的處罰就事論事。而在群體主義價值取向的羞恥文化中,個體必須高度重視自我修養,防止個人行為失當。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儒家認為,仁是為人之本。違反社會規范要求的行為錯誤會被追究到個體心理與人格層面,因為違反了「仁」的要求,被社會判定、標記為「不會做人」、「簡直不是人」,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永遠被社會所排斥,這種懲罰是對個體整個人格的否定,是一種極大的羞恥與更大的懲罰。儒家文化中這種基於羞恥心的自律機制,一直是中國社會進行社會控制的主導機制,並已深入到了國民的社會心理與人格結構層面之中,羞恥感成為中國人人格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維度。

2.組織管理中的具體表現與要求

①管理者要「仁」:愛人、節用;注重人格修養;能夠推己及人;主動承擔責任。

②被管理者要「忠」:各安其分、盡心盡職、服從領導、尊重上級。

③管理行為中的「交互主義」:在中國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即員工的努力程度與領導對下屬的態度有直接關系,這是交互主義心理的直接表現。

(四)以仁為本,是OEC制度得以落實的基礎

在海爾的斜坡球體論中,以OEC命名的基礎管理是企業管理與企業發展的止動力。許多企業到海爾參觀學習,希望借鑒OEC管理模式,但能夠成功的很少。究其原因,這些企業只是單純學習管理制度,沒有認識到:OEC管理制度的成功必須建立在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基礎上。

海爾的OEC管理制度是企業現場管理與細節管理的成功典範,體現著源於西方的科學管理精髓。這種管理制度要求員工嚴格遵守制度、絕對服從管理。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按照社會互動的交互主義心理原則,員工對OEC制度的絕對遵守與貫徹,必須建立在管理方「以仁為本」的基礎之上。

海爾的OEC管理制度不是獨立的,與體現儒家「以仁為本」價值觀的其他做法結合在一起,保證了單調、枯燥、嚴格的OEC管理制度得以貫徹、保持。

在海爾,體現「以仁為本」價值觀的做法包括以下幾個。

1.「范萍事件」與80/20法則

1995年7月12日,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公布一則處理決定:質檢員范萍由於責任心不強,造成選擇開關插頭插錯和漏檢,被罰款50元。海爾高層敏銳地意識到范萍漏檢所揭示出的哲學命題:偶然當中蘊含著必然。范萍漏檢是偶然的,但如果產品質量如美國GE產品那樣過硬,這種偶然就不會發生。而「必然',是什麼呢?答案是:管理漏洞!《海爾報》於1995年7月19日率先造勢,點名提出:「范萍的上級應負什麼責任?」此事引起全公司上下的巨大震動,大家紛紛發表評論,最後達成共識:企業要發展,關鍵在人才,而人的關鍵在於幹部的水平與作風。什麼是領導?「領導就必須承擔領導責任」,承擔領導責任不是口頭說說、不關痛癢地自我批評一下了事,而是要動真格的,要有切膚之痛的感覺。此事件最後,分管質量的負責人自罰300元,並做出深刻的書面檢查,由此也進一步奠定了海爾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原則:80/20原則(即企業里發生的任何一件過錯,管理者都要承擔80%的責任);對於廣大職工來說,對企業經營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利,連續不斷等理念也有了一個既形象又本質的認識。

關鍵的少數制約次要的多數。管理人員佔20%,是少數,也是關鍵的少數。管理要抓住關鍵的少數,也就抓住了系統,這樣就能整個企業有效地運轉。如何真正做到通過20%來管理80%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員工出現責任時,管理人員也要承擔80%的責任。通過「株連」,使管理人員始終保持對下屬的嚴密監控。

在《詮釋海爾》電視片中,片中采訪海爾集團時任常務副總裁楊綿綿,她是這樣解釋「工人出錯,幹部受罰」的。她說:「我和張總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那麼我就要聽他的;同樣,我和下級像柴永森吧,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作為下級,在沒有想通的時候,還是按照我的去做,出了錯,上級要負責任,出了錯誤,如果不是我來承擔責任的話,那他以後怎麼照我做,我還老是推到他身上去,上推下卸,就叫不負責任;上面推他的領導,下面推他的下級,那他干什麼了,他就等於沒有。」

因為儒家文化中社會互動的交互主義,經常造成工作過程中的推諉、扯皮等現象。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各打50大板」。海爾的80/20原則,要求管理人員必須負領導責任、主要責任,不但要挨打,而且是被打80大板。由於海爾中層管理人員要承擔較大的責任以及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由下屬員工的過錯所帶來),因此,海爾的OEC嚴格管理不會遭到員工的抵制。

2.「三心換一心」與《排憂解難本》

張瑞敏喜歡引用的一句古語是:「上下同欲者勝。」企業領導人必須在琢磨人、關心人上下功夫。海爾講究「三心換一心」:「解決疾苦要熱心、批評錯誤要誠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換來職工對企業的「鐵心」。

熱心

海爾有一個運轉體系,專門幫助職工及時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公司組織了自救自助形式的救援隊,員工人手一冊《排憂解難本》,如有困難,只要填一張卡或打一個電話,排憂解難小組會隨時派人解決。

誠心

10多年來,海爾的中層以上幹部實行紅、黃牌制度。在每個月的中層幹部考評會上,都要評出績效最好與最差的幹部,最好的掛紅牌(表揚),最差的掛黃牌(批評),並具體剖析情況,使受批評的幹部清楚錯在何處,明確努力方向。在海爾,人際關系是透明的,考核制度是公開的。

知心

知心體現在建立多種制度,了解員工心裡想什麼,希望企業做什麼。

①每半年一次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讓員工了解企業,充分發表意見,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監督。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要經過職代會討論通過後方可實施。員工參加領導幹部的考評,每次考評幹部,工人在評委中所佔比例不少於1/3。

②各種形式的懇談會制度。集團規定各事業部每月舉行兩次懇談會,各公司、分廠和車間的懇談會隨時召開。員工與領導,開誠布公,暢所欲言。

③「心橋工程」。利用《海爾人》開辟「心橋工程」欄目,通過該欄目反映不願在公開場合說的話。

海爾的「三心換一心」與「排憂解難本」的理念與做法,具有突出的東方儒家文化價值觀的特徵,是家文化的典型體現。

3.羞恥文化與6S大腳印

「6S大腳印」是海爾在加強生產現場管理方面獨創的一種方法。海爾生產車間,在開班前、班後會的地方,有兩個大腳印,被稱為「6S大腳印」。如果有誰違反了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素養)中的任意一條,下班開會的時候,就要站到大家面前的這兩個腳印上,自我反省,負責人說明情況並教育批評。會議結束大家都散走後,站6S的人在得到負責人的允許後方可離開。這種基於羞恥文化心理的管理制度通過負激勵,有效得規范了員工的行為。

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賴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的表現與素質,除了按照80/20法則抓幹部素質之外,6S大腳印管理對規范員工的職業行為、提高員工素質,加強企業基礎管理促進很大。這種管理方法之所以有效,就在於此制度建立在中國員工特有的文化心理之上。

二、密切關注社會變遷,創新發展核心理念

(一)人本主義價值觀的起源與含義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詞應該是humanism,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首先起源於古希臘智者學派,他們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觀點,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這些思想對後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14-16世紀,隨著歐洲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商業經濟發展,商人階級的經濟勢力開始發展壯大。但在商業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封建專制與神權制度的壓迫與束縛。為反對封建及神權專制,宣傳新興商人與資產階級價值主張,出現了文藝復興運動,其實質是借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復興闡述新興資產階級自己的主張,與其說是「復興」,不如說是「創新」。是當時社會的新政治、新經濟的反映,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思想和文化領域里的反封建斗爭。

文藝復興在歐洲歷史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人的發現的開始。與中世紀對比,文藝復興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關於人價值觀念的轉變。在中世紀,理想的人應該是自卑、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義不足稱道。文藝復興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重視人的價值,要求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潛力,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度,提倡積極冒險精神。重視現世生活,反對宗教禁慾主義。重視科學實驗,反對先驗論;強調運用人的理智,反對盲從;要求發展個性,反對禁錮人性;把人們從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資產階級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創造近代資本主義世界的。否定了封建特權,宣揚平等觀念。

自此開始,資產階級追求平等、自由的要求先後通過法國思想啟蒙運動和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被社會大眾廣泛接受。人是目的、人是中心、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潮在西方社會逐漸隨著資產階級發展壯大而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馬克思.韋伯認為,正是經過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倫理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精神的形成和工商業的發展

從其來源可以看出,人本主義是伴隨商品經濟發展出現的一種社會思潮與價值觀,強調自由、平等是人的「天賦權利」(盧梭)。西方人本主義後來演變為個人主義(indivialism),含義是以個人為本位,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與集體主義對應的一種價值觀,發展的極端表現為極端利己主義。

李澤厚先生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認為,中國儒家學說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就是一種原始人道主義。通過比較儒家價值與人本主義我們發現,前者要求在等級制結構中各負其責,尊卑有序;後者重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者宣揚群體本位,後者宣揚個體本位;前者屬於自然經濟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觀,後者則是商品經濟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在儒家學說中並沒有西方意義上的人本主義價值觀的因素。

(二)社會轉型與人本主義理念的發展壯大

中國社會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進行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逐漸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楊學功在《略論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一文中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一場帶有根本性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不僅要改變落後的、不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教育體制、管理體制等等制度層面,而且也必然要求、必然帶來整個社會在價值觀念、情感心態等文化心理層面的一系列變革和更新。

楊學功認為,轉型時期價值觀念變革的主要趨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秩序觀念。中國的社會轉型首先是社會結構秩序的轉型,表現為中國社會正在從自給半自給的產品經濟社會向市場經濟社會轉型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型,從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型,從同質的單一性社會向異質的多樣性社會轉型,從倫理型社會向法治型社會轉型,等等。與社會結構秩序轉型相伴隨的,是社會運行機制轉軌、利益調整和觀念轉變等。2.主體意識。中國人的主體意識的變化表現為從「身份意識」向「契約意識」的運動。3.人生理想。中國人價值觀念的變化體現在人生理想上,是從「君子」型的人生理想向「能人」和「真人」型人生理想轉變。4.本位價值。中國傳統的「權力本位」正在被「實力本位」的觀念所取代。

伴隨著改革的發展與深入,人們的法律權利意識、身份平等觀念逐漸強化,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長期形成的服從、奉獻、被動等觀念被敢於冒險、積極主動、自我價值等具有鮮明人本主義的價值取向所取代。市場經濟發展促進了人們個體意識的覺醒,包括個體的責任意識、奮斗意識、獨立的思考精神、人格的平等。

(三)以人為本,是創新理念得以發揚的核心

1.「賽馬不相馬」的人才理念

開展公平、公正、公開競爭市場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有什麼樣的人才,就有什麼樣的事業,誰擁有最多的高素質人才,誰就可以在競爭中取勝。海爾的人力資源開發自一開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轉變大多數企業幹部處的職能,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不是去研究培養誰、提拔誰,而是去研究如何去發揮人員潛能的政策和機制。海爾給員工搞了三種職業生涯設計:一種是專門對著管理人員的,一種是對專業人員的,一種是對工人的,每一種都有一個升遷的方向。

海爾總裁張瑞敏認為,企業領導者的主要任務不是去發現人才,而是去建立一個可以出人才的機制,並維持這個機制健康持久的運行。這種人才機制應該給每個人相同的競爭機會,把靜態變為動態,把相馬變為賽馬,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潛質,並且每個層次的人才都應接受監督,壓力與動力並存,方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海爾的用人理念可以用總裁張瑞敏的一句話來概括:賽馬而不相馬。在當代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深化、各地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的今天,絕大多數企業在技術水平或經濟實力上已不再具備唯我獨尊的實力,他們的競爭對手?/ca>

閱讀全文

與海爾教師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