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育 > 詩經採薇教學設計

詩經採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1-24 19:54:49

㈠ 詩經·採薇(節選) 教案

《採薇》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2.學習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章法。3.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認識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特點。4.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教學時間]一課時
[學習步驟]
一、了解《詩經》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魏、唐、秦、陳、檜、曹、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的。
所謂《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於賦、比、興,宋代朱熹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於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二、學習《採薇》
1.學生朗讀,整體把握。思考討論:這首詩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採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2.再讀詩歌,疏通詞句。
3.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第一章,寫士兵為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及由此而引發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為戰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為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斗之後,戰爭的倖存者終於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並沒有寫士卒勝利後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後內心深處的凄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歸鄉的路依然那麼艱難。
4.賞析: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姜齋詩話》里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讀罷全詩,我們彷彿看見一個身心憔悴的戍卒,冒著大雪,沿著泥濘的小路慢騰騰地走向畫面深處,走向大雪濃重的遠方。只給我們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一聲幽怨的嘆息。
三、布置作業:背誦最後一段。

㈡ 詩經採薇人教版小學,課文節選.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託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裡卻是思歸的情愫,這里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朴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㈢ 詩經採薇的改編劇本

雪欲來的時候
又燙一壺酒
將寂寞 綿長入口
大寒夜 山那頭 彤雲出岫
小爐邊 那首歌謠
不經意被寫就
白露前 麥未熟
恰是初秋
約臨走 將柴扉輕叩
嶺上霜紅也浸透了眼眸
那首歌 哽在喉
沉默不忍回頭
卿尚小 共採薇
風欲暖 初成蕊
問離人 山中四季流轉又幾歲
卿初嫁 獨採薇
露尚稀 葉已翠
問徵人 何處望鄉一枯一葳蕤
雨未停的時節
煎茶試新葉
讓光陰 杯中交疊
茅檐下 水如瀉 沾衣未覺
研開墨 芒種剛過
歌寫至下半闕
春分後 花未謝
尚可采擷
卻低首 問是耶非耶
枝上殘香也覆蓋了眼睫
誰和著那首歌
剛吟罷的第一節
卿尚小 共採薇
風欲暖 初成蕊
問離人 山中四季流轉又幾歲
卿初嫁 獨採薇
露尚稀 葉已翠
問徵人 何處望鄉一枯一葳蕤
卿已老 憶採薇
草未凋 又抽穗
問斯人 等到野火燃盡胡不歸
昔我往 楊柳垂
今我來 雪霏霏
問故人 可記當年高歌唱《採薇》

㈣ 採薇的具體教案誰有啊《詩經》里的

《採薇》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創作成就,積累文中出現的名句,品味中國古代經典的思鄉主題所反映出的內涵。
2、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3、通過涵泳、美讀等方法的活動體驗,結合自己對家鄉的感受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從而把握文章的基本脈絡。
4、通過小組討論形式,採用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集體品評文中優美的語段,體會文章獨具魅力的語言,比較鑒賞文章的意境美。
5、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文本、編者、老師、學生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難點:
「家」在本文中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閱讀時細細品味「家」的涵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課題導入: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鄉情。走過千山萬水,走不出魂牽夢縈的故鄉,故鄉的種子埋藏在遊子的心房。聽,歷史的聲音從那頭傳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緩緩的吟唱超越了時空的隧道,依舊向我們訴說著人類那亘古不變的思鄉愁緒。
二、 介紹«詩經»:
1、 學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資料(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
2、 教師總結,通過多媒體展示《詩經》相關的知識
資料:«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7世紀)約500餘年間的詩歌305部,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就稱為«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雅»、«頌»是依據音樂的不同來劃分的。
«風»是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
«雅»是周朝王畿之樂,「雅」有「正」的意思,雅詩多為反映貴族階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大雅»多為西周早期的詩,共31篇;«小雅»多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時的詩,共74篇。«大雅»多為贊美詩,贊頌統治階級的奢華生活;«小雅»多為怨刺詩,表達下層貴族牢騷不平的情緒。從風格上看,«大雅»雍容華貴,詩味不濃;«小雅»生動活潑,藝術價值較高。
«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有三種:賦、比、興。
「賦」:鋪陳敘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
「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又兼有了比喻、象徵、烘托等教有實在意義的用法。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 誦讀並感知課文:
1、讓一學生上台朗讀,讀完後正音。
歲亦莫(mù)止 獫狁(xiǎn yǔn )之故 載(zài)飢載渴
王事靡盬(gǔ) 我行不來(lài)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魚服
學生集體朗讀全詩
2、學生小組討論,疏通語句,評點全詩。(通過小組之間的協作,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明確:第一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冒出了 芽尖。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又到了年末。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有家等於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不停地奔走,沒有空閑。
第二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多麼鮮嫩。說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麼憂悶。憂悶的 心好像烈火在燃燒,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 地方總是沒有固定,無法叫人向家裡捎信。
第三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已經又老又硬。說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陽春。王室的 差事沒有盡頭,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麼痛苦,到如今有誰來慰問。
第四章:那開得茂盛的是什麼花?是常棣的花密密層層。那駛過的 大車是 什麼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 坐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裡敢安然住下,一個月的交戰就有幾輪。
第五章: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牙裝飾的弓和魚皮箭囊。怎能不天天警戒,獫狁入侵,戰事十分緊張。
第六章:想起我離開家的 時候,楊柳依依隨風飄飛。如今我在歸鄉的 途中,紛紛揚揚雪花漫天。路途泥濘步履艱難,飢渴交加滿身疲憊。我的心是多麼凄涼悲傷,滿心的 傷痛又有誰能體會。
3、梳理詩歌的思路:
明確:第一章至第三章: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四、 合作探究:
1、 找出本詩中表現人物強烈思鄉情感的詩句。(學生活動,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
先分小組交流,後展示本組的共同成果(每組准備兩到三處)。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討論活動,個性化閱讀)
3、拓展遷移。回憶《詩經》中其他不同思鄉的作品。(學生活動,教師概括總結

《採薇》教案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進一步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習文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3進一步認識詩歌的文體特點,在把握情感的基礎上,能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味。。
過程與方法
1自行誦讀、翻譯,了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2探究學習,通過這兩首詩歌中的鄉情之比較,探討詩歌中的鄉思情結的內涵,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
3鑒賞詩歌,從詩歌的意境、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比較鑒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家園之思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2在更廣闊的閱讀視野中,比較鑒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
二、教學重點
1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2培養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展開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的對話交流。
3比較鑒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三、教學難點
比較鑒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四、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講義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布置學生獨立預習,完成學習過程評價表。
項目敘述或回答
歸納•整理1學習本板塊時,你有哪些字不會讀?積累了哪些詞語?2你了解哪些有關《詩經》和「荷馬史詩」的文學常識?3你能背出《採薇》最後一節嗎?4標畫出詩中體現「古典的鄉愁「的句子,寫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1《採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認為哪些詩句最能表現這種情感?2《奧德賽》通過哪些描寫烘託了奧德修斯回歸故里的決心? 發現•創新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閱相關資料,找出古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談談你的看法。2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愁」的新的體驗。 評價:
課前檢查與反饋:
1字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來(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喧囂( xiā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餚饌(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歸聘( pìn )四牡( mǔ )騤騤(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載渴載飢( zài )整飭( chì )
2字形
靡(靡費)聘(聘請)霏(煙霏)遁(遁詞)睽(眾目睽睽)
糜(糜爛)騁(馳騁)菲(芳菲)循(遵循)騤(四牡騤騤)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裝)彌(彌漫)飭(整飭)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嚴)弭(消弭)傷(傷感)
3解釋加點字
靡室靡家(無)不遑啟居(空閑)載飢載渴(又)靡使歸聘(問候)
歲亦陽止(農歷十月)憂心孔疚(很,非常)戎車既駕(已經)
四牡業業(高大的樣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來(慰勞,勸勉)
彼爾維何(花盛的樣子)維棠之華(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輅」,大車)歲亦莫止(同「暮」,年底)
4文學常識填空
①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共收入詩歌 篇,又稱「詩三百」,分為「 」、「 」、「 」三部分。「 」即國風,就是各國土樂;「 」是周朝王畿之樂;「 」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這本詩集的主要表現手法有「 」、「 」、「 」三種。
②相傳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為 (國籍)盲詩人 (人名)所作。
5翻譯下列句子
①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②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③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④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6默寫填空
, 。 , 。 ,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二)新課導入
(從台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詩導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里,大陸在那頭。
這是台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每個人都擁有融於自己的血脈的故土親情。對故土的情結對一個人的影響常常是終生的,有時甚至讓人魂牽夢繞,盪氣回腸。為什麼?讓我們到我國文學的源頭和西方文學的源頭中去體驗一下這種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體感悟
1自主學習《採薇》。
自行誦讀、翻譯,了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2全班交流,師生評點。
① 誦讀
(鼓勵學生進行誦讀競賽,並由學生去比較和評點,促進提高。)
(有條件的可利用多媒體錄音作示範,供學生比較學習)
② 翻譯
(學生翻譯,盡量由學生補充、訂正,教師適時加以啟發、指點。)
(鼓勵學生課前翻譯全詩。)
③ 了解作品主旨
問:《採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問:你認為哪些詩句最能表現這種情感?
答:「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④ 當堂成誦

3、自主學習《奧德賽》。
整體感知節選部分的結構、內容以及表現手法。
①結構
分為五個小節:
一、思鄉之苦,遵旨放行;
二、奧德修斯的疑慮;
三、神女證實;
四、宴席上的再次挽留;
五、返鄉的堅定決心。
②內容
節選部分表現了奧德修斯的思鄉的愁苦和返鄉的堅定決心。
③表現手法
問:《奧德賽》通過哪些描寫烘託了奧德修斯回歸故里的決心?
答:通過場景、動作、對話的描寫來烘托表現奧德修斯回歸故里的決心。
(四)合作探究
比較這兩首詩歌中的鄉情,探討鄉思情結的內涵,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
1分組討論:前後座四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
(先讓學生找出兩首詩歌中鄉愁出現的不同場景,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最後再聯系其它與鄉愁相關的詩句,揣摩鄉思情結的內涵。)
2全班交流:由每一個討論小組推出代表發言,再由學生自已匯總補充修正。
① 鄉愁出現的不同場景:
《採薇》寫的是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生活場景中的鄉愁。
《奧德賽》寫的是將領奧德修斯凱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場景中的鄉愁。
② 其它與鄉愁相關的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③鄉思情結的內涵:
(師評: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義。故鄉常常被賦予的意義有:家、故鄉、故土、家園、家國、歸宿等;在比喻意義上,往往指向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五)比較鑒賞
比較鑒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
1再讀《採薇》,圍繞問題討論:
(先讓學生暢所欲言,允許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讀去看。答錯了不批評。然後再分小組討論發言,進行交流匯總。)
① 這首詩共六章,你看分哪幾個層次?
分三個層次:1-3章為一層,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4-5章為二層,直接寫戰爭。
6章為三層,寫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② 前三章,據你看,在章法上有什麼特點?使用這種手法有什麼好處?
前三章,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很明顯,這三章,在章法上採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 使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
在內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而人物內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
在音節上,反復吟唱,一唱三嘆,音節和諧,旋律協調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美。 ③從4-5章來看,你又發現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這兩章是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寫的是戰車、戰馬、象弭、魚服以及士兵的勞累奔波、飢渴難當,通過這些具體生動的細節描寫來展現戰爭生活的圖景。而沒有寫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拚殺,但戰爭的殘酷已可想見。
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閱相關資料,找出古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談談你的看法。
資料一: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公(謝安)因弟子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謝玄)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資料二:方玉潤《詩經原始》中評說:「此詩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實景,感時傷事,別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凱奏生還,樂矣,何哀之有耶?」又說:「末乃言歸途景物,並回憶來時風光,不禁黯然傷神,絕世義情,知古常新。」
資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論《詩經•小雅•採薇》這兩句時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師評:一以往昔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心之悲痛;二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尋味;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對比,突出不勝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飢渴難當,情境實悲;五語調低沉,低回往復,氣氛悲愴。)
(六)交流延伸
1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愁」的新的體驗。
2將你的詩先在小組交流、修訂後,再在全班交流。
3課後搜集更多的表現鄉情的詩歌散文作品,將你最感動的一篇拿到班上與同學分享感受。

㈤ 詩經採薇賞析 300字左右

有關《採薇》這一首詩的背景,歷來眾說紛紜。據毛序為:「《採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礹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採薇》以遣之。」其實,真正的經典,無一例外都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它曾經如此真切細微地屬於一個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屬於每一個人。所以,縱然這首詩背後的那一場戰爭的烽煙早已在歷史里淡去,而這首由戍邊戰士唱出來的蒼涼的歌謠卻依然能被每一個人編織進自己的生命里,讓人們在這條民歌的河流里看見時間,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對《採薇》,我們與其觀世,不如觀思;與其感受歷史,不如感受生命。

第一部分的三章採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表達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凄苦心情。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採薇採薇」,以此來引起下文。詩歌的一開始就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凄涼的戍邊生活畫面,我們彷彿看到戍卒一邊在荒野漫坡上採集野菜,一邊思念著久別的家鄉,屈指計算著返家的日期……第一章開頭兩句寫道:「採薇採薇,薇亦作止」,這是寫春天,薇菜剛剛綻出嫩綠的芽尖;第二章寫道:「採薇採薇,薇亦柔止」,這是寫夏天,薇菜的葉片肥嫩;第三章則是:「採薇採薇,薇亦剛止」,這是寫秋天,薇菜的葉莖將老而粗硬。從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時光無情地流逝了;戍卒思歸,從春到秋,一年將盡,何時才能歸家呢?其實在詩里,詩人原是把天地四時的瞬息變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長,都看作是生命的見證,人生的比照。因此,興是自然予人的最樸素也最直接的感悟,其中有著體認生命的深刻之義。於是,在「採薇」這樣一個凝固在戍卒記憶里的姿勢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輪回,光陰的流逝,我們還看到思念的成長,看到生命走向蒼老的痕跡。

前三章的前後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豪邁和悲涼的交織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只是思歸的個人情愫和戰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有不同的表現。

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其情調,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而為激昂的戰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著圍繞戰車描寫了兩個戰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斗;「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這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後,由戰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戰馬強壯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無不勝。將士們天天嚴陣以待,只因為玁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久戍難歸的原因。而這兩章的色調如此的華美,那密密層層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戰馬,威風凜凜的將軍,華貴的弓箭,齊整的戰車,這里洋溢著一種報效國家,不惜血酒疆場的豪放情懷。而在殘酷戰爭之中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悲哀,以及對遙遠的故鄉的濃得化不開的思念,這些陰暗的色調就在這里被沖淡了。因為當自己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時候,正因為身後有如此承載著自己的溫暖思念的美麗的家園。

從手法上說,這首詩的特點還在於選擇了一個最佳角度,即「在路上」,這是一條世界上最遠最長的路,它如此之長,長得足以承載一場戰爭,長得足以裝滿一個人年年歲歲的思念,長得足以盛滿一個人生命中的苦樂悲欣。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讓那一股纏綿的、深邃的、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無盡。這四句詩被後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這幾句詩句里有著悲欣交集的故事,也彷彿是個人生命的寓言。是誰曾經在那個春光爛漫的春天裡,在楊柳依依中送別我?而當我在大雪飄飛的時候經歷九死一生返回的時候,還有誰在等我?是《木蘭辭》里親人歡迎的盛況,還是《十五從軍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別離時的春光,回歸時的大雪,季節在變換,時光在流逝,我們離去,我們歸來,而我們在來來去去里,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呢?沒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飛雪中一個被沉重的相思和焦慮燒灼的又飢又渴的徵人孤獨的身影,步履蹣跚地,戰戰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來。

這一首詩與《詩經》中的其它篇章如《擊鼓》《東山》《無衣》對讀,可以讀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切的生命感受。如果我們可以想像,這個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著昂揚的戰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予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行」的士兵,同時還是那位在蒙蒙的細雨里唱著歸鄉的「我徂東山,滔滔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的士兵。那麼,《採薇》的故事就更豐富了,事實上,這一首詩里的確有著太豐富的色彩,太深沉的情懷。相思之情與報國之志,豪放與蒼涼如此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奏響的是真實的生命樂章。我們在後來的如陳陶《隴西行》,如范仲淹的《漁家傲》等偉大的作品裡,也能依稀地聽到這首詩在時間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遼遠而空曠的迴音。

㈥ 詩經採薇的詩意

回想當年我出征時正值春天,微風吹拂著柔嫩的柳枝。如今歸來之日,已是滿天飛雪的冬天.

㈦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採薇(節選)》優秀教案

如下:

(7)詩經採薇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這是一首戍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全詩六章,每章八句。詩歌以一個戍卒的口吻,以採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從《小雅·採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作於西周時期。至於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代,有三種說法。一、《毛詩序》:「《採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

故歌《採薇》以遣之。」鄭箋:「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屬為將,率將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亂,歌《採薇》以遣之。」可見毛詩認為《採薇》是周文王時事。旁證有《逸周書·敘》:「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備玁狁。」朱右曾註:「《詩·採薇序》與此略同。」二、漢代說《詩》者還有齊詩、魯詩、韓詩。

三家詩與毛詩不同,認為《採薇》是周懿王時事,旁證有《漢書·匈奴傳》:「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豈不日戒,玁狁之故。』」

三、王國維《鬼方昆夷獫狁考》據銅器銘文考證,認為「《採薇》《出車》實同敘一事」,「《出車》亦宣王時事」。「從現代出土青銅器銘文看,凡記獫狁事者,皆宣王時器」(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

綜上所述,此詩的創作時代有周文王、周懿王、周宣王三說。從詩歌內容來看,文王說實不可取。因為從敘事看,是征戰回還之事,絕非出征始發之事;從抒情看,但有憂傷之感,絕無慰藉之情,全詩也無一句天子之語,說是周文王歌《採薇》以遣戍役,是沒有根據的,所以清儒崔述、姚際恆、方玉潤都反對此說。

㈧ 詩經採薇節選的詩意

意思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全詩意思如下: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採薇菜啊採薇菜,薇菜剛才長出來。說回家啊說回家,一年又快過去了。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因為玁狁故。沒有空閑安定下,都是因為
玁狁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裡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飢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託誰捎回家!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採薇採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什麼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麼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8)詩經採薇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舞者王詩意根據中國歌舞劇院《孔子》選段《採薇舞》,加入個人理解改編而成《新採薇舞》。
《採薇》是中國歌舞劇院大型舞劇《孔子》片段。
這段舞蹈大有漢唐樂舞的「翹袖折腰」的舞姿形象之優美。該劇的舞蹈運用了春秋戰國時候的舞蹈元素,根據當今現代人的審美特質進行融合,富有古代韻味也具有時代感。舞蹈的設計上也是對春秋戰國舞蹈進行改良,這樣既充分體現了古典韻味又賦予了新的創意。
《採薇舞》動作雖沒有大的幅度,但風格的把握不是妖艷的描素,而是體現出古典舞蹈女性的柔美內斂之面。讓觀眾們感覺:所謂佳人,就在台上!
這段舞蹈大有漢唐樂舞的"翹袖折腰"的舞姿形象之優美。舞蹈運用了春秋戰國時候的舞蹈元素,與當今現代人的審美特質進行融合,富有古代韻味也具有時代感。充分體現了古典韻味,又賦予了新的創意。
《小雅·採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為先秦時代的華夏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詩歌表現了將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參考資料:網路-採薇

㈨ 詩經採薇節選

「楊柳依依」我彷彿看到了纖細的柳枝正在微風中飄動;
「雨雪霏霏」我彷彿看到了蒙蒙細雨中夾著雪花兒。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一小段用了對比的手法。主要說明了:「我」以前來的時候,這兒風景很好,「我」現在來的時候,這兒卻只剩下雨和雪。
(我前兩天剛學。)

㈩ 詩經採薇的改編劇本

雪欲來的時候
又燙一壺酒
將寂寞
綿長入口
大寒夜
山那頭
彤雲出岫
小爐邊
那首歌專謠
不經意被寫屬就
白露前
麥未熟
恰是初秋
約臨走
將柴扉輕叩
嶺上霜紅也浸透了眼眸
那首歌
哽在喉
沉默不忍回頭
卿尚小
共採薇
風欲暖
初成蕊
問離人
山中四季流轉又幾歲
卿初嫁
獨採薇
露尚稀
葉已翠
問徵人
何處望鄉一枯一葳蕤
雨未停的時節
煎茶試新葉
讓光陰
杯中交疊
茅檐下
水如瀉
沾衣未覺
研開墨
芒種剛過
歌寫至下半闕
春分後
花未謝
尚可采擷
卻低首
問是耶非耶
枝上殘香也覆蓋了眼睫
誰和著那首歌
剛吟罷的第一節
卿尚小
共採薇
風欲暖
初成蕊
問離人
山中四季流轉又幾歲
卿初嫁
獨採薇
露尚稀
葉已翠
問徵人
何處望鄉一枯一葳蕤
卿已老
憶採薇
草未凋
又抽穗
問斯人
等到野火燃盡胡不歸
昔我往
楊柳垂
今我來
雪霏霏
問故人
可記當年高歌唱《採薇》

閱讀全文

與詩經採薇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