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四年級白話

四年級白話

發布時間:2021-01-26 15:43:57

Ⅰ 學五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文中的4篇白話文

第一單元:表達生來動,把西部的美源麗和生機勃勃深深的體現出來了。第二單元:把童年的情趣描寫的生動有趣,活靈活現。第三單元:語言的表達藝術很精妙。第四單元:感情可歌可泣。震撼的情。第五單元:名著很引人入勝,對話生動。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第七單元:刻畫了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第八單元:大好河山,風情畫卷,五彩斑斕!

Ⅱ 小學生幾年級以後全部可以看懂白話文小說書

因人而異。
不過你可以在他小的時候輔導一下,那對他的以後會很有幫助!
一般來說,四年級左右就有一些簡單的文言文了。
只是白話文的話,一二年級大概就可以看懂一下基礎的了!
不排除特殊條件……

Ⅲ 四年級下學期古詩詞附帶白話譯文

1、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1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3風。 南朝4四百八十寺5, 多少樓台6煙雨7中。
字詞注釋
1. 鶯啼:即鶯啼燕語。 2.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
3. 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4. 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
5.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6. 樓台:樓閣亭台。此處指寺院建築。 7. 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白話譯文
8.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
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9.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
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2、村居①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②。 兒童散學歸來早③,忙趁東風放紙鳶④。
作品注釋
①村居:在鄉村裡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②楊柳拂堤:像楊柳一樣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的水汽。
③散學:放學。
④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老鷹。[2]
白話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Ⅳ 一條繩子,剪成3根多2米,剪成4根差3米,這條繩子原來有多長。怎樣用白話講解,一年級小學生才能聽懂。

給他畫圖,三根多兩米,四根差三米,那三米用虛線補上。然後告訴他一根是五米。之後問他總長是多少

Ⅳ 《精衛填海》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精衛填海》,選自《山海經·北次三經》。

原文:又北二百里,內曰發鳩之山,其上容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音同「笑」)。

譯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樹林里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原文: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於東海。

譯文: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原文: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譯文: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5)四年級白話擴展閱讀:

精衛是中國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一隻神鳥,原炎帝之小女──女娃,一日在東海溺水死,死後化身為鳥,「白喙赤足,首有花紋」,名叫精衛,常常到西山銜木石以填東海。這個故事就是精衛填海,最早載於《山海經·北山經》。陶淵明有詩雲:「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李賀《惱公》:「古時填渤懈,今日鑿崆峒。」

Ⅵ 四年級下冊11課白話的第二個小節寫了什麼

第二個小結寫了景色的優美。

Ⅶ 精衛填海文言文翻譯

1、譯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樹林里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2、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名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7)四年級白話擴展閱讀:

一、詞句注釋

1、曰:叫作。

2、發鳩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發鳩山,舊說在山西境內。

3、柘木:柘樹,桑樹的一種,木質堅硬,葉可喂蠶。

4、狀:形狀。

5、烏:烏鴉。

6、文首:頭上有花紋。文,同「紋」,花紋。首,頭。

7、其鳴自詨:它的叫聲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詨(xiào):通「叫」,呼叫。很多鳥雀之得名,都是由於他們的叫聲,古人有詩說:山鳥自呼名。

8、是: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10、故:所以。

11、堙:填塞。

12、北:向北方。

13、喙:鳥嘴。

14、赤:紅色。

15、溺:淹沒在水裡。

16、焉:等於「於是」,即「在那裡」。

二、相關傳說故事

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基於不同的研究視角,人們把「精衛填海」神話歸於不同的神話類型。顯然「精衛填海」神話屬於典型的變形神話,且屬於變形神話中的「死後托生」神話,即將靈魂託付給現實存在的一種物質。

不僅如此『精衛填海」還屬於復仇神話,女娃生前與大海無冤無仇,但是卻不慎溺水身亡,如此與大海結下仇恨,化身為鳥終身進行填海的復仇事業。

三、相關成語解析

精衛填海

【解釋】: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近義詞】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堅韌不拔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Ⅷ 四年級以古詩(敬亭山)改寫白話文100字

獨自坐在敬亭山上,只見鳥兒們早已高飛遠去,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專連一片白雲也不願停留,屬慢慢地越飄越遠。它們似乎都很有靈性不願與詩人為伴,只留下一個闊大茫茫的空間。坐在這樣的空間之中,詩人更顯得孤獨和渺小。但詩人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詩人輕嘆著。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只要能與敬亭山相對而視就足夠了。

Ⅸ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譯

1、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樹上果實累累,壓得樹枝都彎下去了,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後地奔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2、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9)四年級白話擴展閱讀:

一、相關典故

晉文公時,在琅邪這個地方,有一個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吳國有功,被封為安豐侯。他是竹林七賢之一。

傳說,王戎從小就非常聰明。他7歲時,有一次和幾個小夥伴一塊兒外出遊玩,發現路邊有幾株李樹,樹上的枝條上,結滿了李子,都把樹枝給壓斷了,而且看上去一個個都熟透了。

小夥伴們一見,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於是,一個個高興地競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動也不動。

同伴們覺得非常奇怪,就叫喊著問王戎:「喂,王戎,你為什麼不摘啊?又紅又大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著回答:「那樹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來也不能吃。你看,這李樹都長在道路旁,上面結了那麼多李子,卻沒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會這樣嗎?」

「道旁苦李」一成語便出於此,也做「路邊苦李」。

二、出處主要思想

《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4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的內容,其思想傾向並不那麼單純。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白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