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苏教版本 > 小学教材研读

小学教材研读

发布时间:2020-11-25 06:42:00

① 什么叫小学数学的教材解读

简单地说,就是一本辅助学习的工具书,一般书店都有卖的,问回问书店的工作人员了答解一下吧。一般工具书内容大同小异,对于学习的辅助作用挺大的。大多数工具书会有教材知识的重难点解读,知识点归纳,还有课后练习,买来用用还是不错的。

②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一、正确解读教材的界定什么是解读?《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没有收录这一条目。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那么文本又是什么?广义的文本,首先是指创作文本。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一位同学生一样的普通意义上的读者,由于阅读经验与文化的积累,又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因此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可以说是位熟练的读者。狭义的文本,指的是教学文本,教学所用的文本是一种特殊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所谓正确解读教材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摸准情感基调,把握分寸尺度。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形成多元化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读者各自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因此语文教师如何正确解读教材,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小学教材解读和教材全解哪个好

你好,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给你点建议,从小学到初中使用过很多教辅资料版,权综合使用下来个人觉得点拨这本书更好用,比如他这本书里面每一个课时都有很多二维码,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在家里就相当于老师辅导,里面讲解还有很多课外知识的补充。将阅读方法和写作技法进行实战训练,能激活我们的思维。课文旁边的讲解很清楚,对知识点的分析让我一看就容易明白。这么多年用下来,我的成绩虽然说不是名列前茅,但是也一直在班级的中上游,另外如果想要做练习册的话,推荐你可以用一下典中点这本书,有助于拔高提分。总的来说点拨这本书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④ 如何研读小学数学教材之浅见

如何研读小学数学教材之浅见
正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处于小学数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专们对属教材进行了大量的自我研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总感觉对新教材的研读不满意,不是太浅就是太深,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等等。加上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达到课标的要求十分不易。因此,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研读教材的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同行共勉:一、对照课标读教材,把握设计理念数学教材的编写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现行的十多种

⑤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

一、 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的方式整合内容。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一、美丽的秋天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三、热爱祖国 四、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五、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六、关爱他人 七、保护环境,热爱动物 八、热爱科学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再有四五篇课文以及一个语文园地,这些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一共有8课,这8课识字,分散在每一组课文里,全册课文总篇数为34课,内
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教材的编排形式与一年级不同为:课文不再全册注音,生字是在文下注音,多音字随课文标注,用方括号表示。语文原地设置了4个栏目:一、我的发现 目的为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以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二、日积月累 目的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同时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三、口语交际 目的: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四、展示台 目的: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八组专题后面安排了6篇选读课文,原则是要求学生课外自己阅读,若课上有时间也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列出了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表二列出了本册要求会书写的350个生字。依然遵循多写少认的原则,但会写与会认的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也加大了会书写的生字的数量,语文原地中也安排了一些要求会认的生字。
二、 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组教材都是以导语的形式点名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内容都是围绕
这本组专题来安排的。例:第二组内容通过导语的形式点出了这组课文围绕的专题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识字课的内容是关于校园生活的动宾词语,它所选的词语都是与学校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例: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栽花草等。接着安排的课文有《一株紫丁香》讲师生感情的。还有一篇老课文《我选我》,讲一个孩子自己推荐自己当劳动委员的故事,还有《一分钟》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故事。《难忘的一天》讲的是一个小朋友为邓小平爷爷表演计算机的故事。4篇课文说的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从中受到爱老师、爱学习、爱集体、爱劳动以及珍惜时间的教育。口语交际课的话题也是结合课文《我选我》设计的,话题让学生谈谈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看法。讨论:如果班里改选班委时,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学生展示的内容也是引导学生展示课外活动中学到的一些本领。可以看出:本组单元内容无论是识字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专题来进行选择内容的。这样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好处是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二)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八课识字课的内容紧紧围绕本课专题的,它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本课识字课有词语的形式,儿歌的形式,谚语的形式,成语的形式,三字歌的形式来识字,从编排上为了便于学生朗读,还采取了韵文的编排形式,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识字一是按词语的形式编排的,一共选择了12个描写秋天的词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识字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识字的语境,还能够使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练习。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三)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教材大幅度更新了课文内容,新选的课文有描写自然景象的《秋天的图画》,诱发应学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钟》有表达爱国情感的《欢庆》《我们成功了》。有教育学生善于发现别人长处,遇事多动脑筋的《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有倡导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表现尊重个人选择的《纸船和风筝》《称赞》《从现在开始》,有体现关心他人的《假如》《窗前的气球》《日记两则》,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父亲和鸟》《浅水洼里的小鱼》,还有介绍科学成就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等。这些课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密切联系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想象世界,能够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够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在选教材编课文上,编者的着眼点不同,更注重选择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文章。例:《从现在开始》是一段有趣的童话。意思讲的是:狮子大王年纪大了,要找一个接班人,接替它的王位,它就宣布小动物们轮流当大王。第一个星期上任的是猫头鹰,它上任以后,特别得意,觉得自己是万兽之王了,大家都得听我的,上任的第一天,就跟大家宣布: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得白天休息,晚上做事。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叫苦连天。第二个星期上任的是袋鼠,袋鼠上来以后,也给大家宣布:从现在开始,大家都像我一样,要跳着走路。大家听了互相摇头、观望,但也没有办法,只得跳着走路。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了,大家十分担心,小猴子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它会不会也让我们在树上这样生活呀?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小猴子上任时说:“从现在开始,大家都按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这时候,百兽们都高兴极了,一齐鼓起了掌。通过这个故事,教材选的时候,不仅着眼于这个故事很有趣,更着眼于通过这个故事,它能让学生意识到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课文的体裁有童话、有寓言、有诗歌、有散文、还有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题材也很广泛,不仅有城市,也有农村,不仅有学校生活,也有家庭生活,这样,使课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除了安排一些朗读、背诵、写字以及语句积累、理解、运用的这些基础知识的练习,还编排了一些扩展性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练习。例:26课《红领巾真好》课后,以学习伙伴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小鸟以外,我们还应该爱护那些动物呢?可结合这一课文内容思考。除了这以外,还有扩展性的练习,把课堂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练习。例:《浅水洼里的小鱼》讲的是孩子拯救浅水洼里的小雨的生命的故事。引导学生回答:看到小动物受伤时你在乎吗?这是把课文的感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去引导学生思考一切生活中常见的事,还有一类扩展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练习。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编拍手歌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的练习,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做的活动当中学到本领,形成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五)教材最突出的特点: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具体表现在: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方便学生的学。使教材由原来的教本转变为学本。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习题。以及语文园地中的练习,再也不像原来旧教材那样,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来呈现。所有需要学生做的事情、考虑的问题,都采取以学习伙伴的的口吻来提出问题。这样做,使学生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拉进了学生于书本之间的距离,拉进了学生与学习的距离,自然增强了教材与读者的亲和力。例:《坐井观天》的文后,不是出一道题让学生学着思考、读课文想讲什么。而是在文后设计了一个学习伙伴,用吐泡泡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来思考: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在《识字五》的文后,学习伙伴建议:同学们,我们也去收集一些谚语把!在学完谚语以后,她也号召同学们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运用这些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形式,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对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还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安排了“我的发现”这个栏目。例:语文园地二中我的发现中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来发现表示动作的词“抬、捕、挑、抓”等。发现这些字都带有提手旁。而且他们表示的意思还都和手的动作有关。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两个词意思是相反的。目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养成注意发现的习惯不断积累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语文园地中都涉及了展示台,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展示来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学到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例:语文园地一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做的书签、贺卡、写的儿歌等。语文园地三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课外收集的一些与语文课学习内容有关的图片、课外学到的才能等。教材这样的编排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且能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使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者经常展示自己课内外收获的成果,促使他们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六)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教材虽然规定了识字量,但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多认字,,要超过规定的识字量。一些课后练习的设计也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有些题不作统一要求。有些课文不要求背全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背诵,给学生一个灵活度。还有一些课后练习也做得特别活,在这些编排上都体现了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三、 教材的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正音。
2、 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认识的字:(1)读准字音(2)结合词句大概了解意思
会写的字:(1)四会: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
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中练习运用(2)写字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会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背
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主动地积累。
(五)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标点符号。
(六)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讲述简短的故事内容,说话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七)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能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做到愿意用阅读很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书面表达,借助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我的想法: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识字和阅读两项重要内容谈谈一些看法。
一、对识字教学的把握:
有人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学理念是引领教学的灵魂。我认为:贯穿学生识字过程的整个灵魂就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它作为灵魂,就会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继而产生各种识字方法,在各种环境下,都可识字。首先,要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例如:1、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享受发现后的成功和喜悦。2、放手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识字。现代理论倡导的学生观众又一条指出:学生是独特的人,尊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的差异。3、采用各种语言和行动肯定、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4、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识字,如:在电视上、课外书、标语中认识的字等。,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激发识字愿望。
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我也想到了以下几点:1、探索简便有趣的识字方法。例:本学期新学到带提手旁的生字时,可引导学生列举更多此类生字,观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大家就会发现原来这些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还例如猜字歌、编儿歌、形声字、多音字、部首表意、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形象、更迅速、更有效地认识和掌握生字。2、鼓励学生多读书,阅读课文的过程有很多益处,其中一项便是巩固、认识生字,积累好词佳句。3、记忆生字的过程并不要求在格丁的时间内必须学会,而是随着生字的再现逐步认识的。这里,对于前面学过的生字,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再现,创设再现情境。
二、对阅读教学的把握: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中指出: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显形、读中入境、读中体情、读中悟理、读中品格、进而能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也能读出自己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
当代倡导的学生观中指出学生是独特的人,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中也包含独特性特征。在阅读指导中就以尊重学生差异和培养个性为一项目标准则,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是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拥有一份好的教科书就是拥有一份好的媒介。在以后的教学

⑥ 怎样研读小学数学教材

假期闲来无事,总喜欢拿出几本小学数学教材翻阅。由于多年未在一线课堂教书,开始不免总有些茫然。但我深知教材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它为教师备课、上课等提供了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正确领会编者的意图,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服务教学。因此,我潜心阅读,领悟到研读教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整体分布。
很多老师在备课时,关注的是该节课的教材,并下力气反复研究。这样的研究关注的只是局部的“点”,忽略了整体的“面”,即忽略了知识的整体性。其实,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更重视的是整册教材、整个单元的安排,其编排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因此,各册教材、各个单元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就需要我们来分类整理《课程标准》,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在各个学段的分布情况以及在某个版本教材中的编排情况。
分类整理《课程标准》,就是将《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某一方面的具体要求按学段(结合所使用的教材)以图表形式列出,使人一目了然。
教师经过这个整理过程,不仅系统的了解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而且能有意识的从课标要求出发,去审视各版本教材的编排体系是否适合本地的实际,从而灵活有效的使用好教材。
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先略看后细看。
指导学生先略看后细看。略看,就是从整体上了解全册课本或一个单元的大致内容以及知识的重要地位。例如:“约数和倍数”是学习分数的基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习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从而引导学生下功夫学好这些重点内容。
细看,就是对每节课要学的内容至少要读两遍,做到逐字逐句认真细读,边读边划,适当批注,注重理解。例如:研读什么叫分数,不能只满足于多读几遍,会背会记,必须弄懂什么叫单位“1”,什么叫平均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什么意思。只有这样细读才是注重理解,才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只记得现成的结论更有价值。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一般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直观图形。结合文字说明展开的,再通过算式加以具体化,所以要把看文字、看图形、动手操作、看算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课本内容。
三、教师注意正确领会编者意图
现行教材最大程度的体现了编者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各册教材中,编者是怎样通过系统的、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体现和逐步实现课标要求的?我们教学时应该怎样具体把握,又应该注意和重视哪些问题?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册教材,其中关键一点就是能否将课标的要求,自己的理解及编者的意图相互统一,也就是能否正确领会编者意图。只有当我们的认识与编者的意图一致时,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要做到正确领会编者意图,则必须把分类研究教材内容同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结合起来。分类研究教材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更深层的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以及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其前后联系,明确其来龙去脉以及基本训练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训练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能力点等目标;重视和利用教师教学用书,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学用书对编写意图已做了详细的说明。如果我们能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分类钻研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那么系统整理后的结果将使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编者已说明教材的设计思路由侧重于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到通过测量活动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教师则是通过研究设计思路及教学提示,教学时就会自觉的结合教材积极创造一些开展活动的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测量、操作、交流等,充分动手、动口、动脑,从而完成认识面积、比较面的大小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数学体验,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四、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研读新知识,要思考同旧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例如:读什么叫整除,除了弄懂整除的意义外,还应该思考同旧知识“除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并能举例说明,弄清整除是限定在整数除法里,而除尽不一定限于整数除法。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样的研读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辨别容易混淆的概念。
五、教师要注意研究习题。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研究习题更有可能被误认为是违背素质教育的做法。事实上,习题的本质就是一个概念或几个概念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后各种单位的互化练习,不仅考察了小数的知识,而且还考察了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数位等知识。研究习题就是要研究某个概念在什么条件下变化,变化后形成什么新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什么,技巧是什么,从而丰富师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形成一定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
研究习题主要是做好习题的分类工作。习题一经分类,重点比较突出,很容易形成一套解题系统(知识系统),教师自身的认识结构中溶进了解题系统,无疑能提高教师自身的分析及解题能力,同时构成了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一张可操作的蓝图,为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研究习题的另一必不可少的形式就是对考试命题的研究。随着考试科研的逐步深入,考试命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试卷在整体结构、试题设计、采分点分布与突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都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风格,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因此,我们研究试题就是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课标和教材,从而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缩短教学循环周期,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要注意把握数学语言的特点。
我们知道,新教材提供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新教材的编写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自身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内容和方法的辩证性及其应用的极端广泛性,不允许我们向语文学科那样研读教材,我们必须从文本中读出精确与可靠的结论、严密的逻辑等数学自身的特点,培养语感,从而提高研读数学教材的能力,为学习数学服务。如:概念“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中的“或”绝不可以换成“和”概念的形成过程不能由简单的阅读教材来代替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研究、去把握。
综上所述,研读数学教材时我们只要注意通过从课标入手,从各册教材(各单元教材)入手来把握知识的整体性;通过研究教学用书来正确领会编者意图;研究习题来丰富感性认识;研究数学语言来把握数学自身的特点就能尽快提高我们的研读水平(从字面理解水平、到解释性水平、批判性水平及创造性水平),从而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研读。

⑦ 如何有效研读小学数学教材

解放教师时间,潜下心来研读教材
1.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教师必须先完成布置给学生的作业
2.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研读教材活动
二、深入研读教材,完善教材内容
1.研读教材内容,分析例题和习题
2.研究教材体系,考虑知识形成线索和学生认知线索
3.研究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⑧ 如何解读小学数学教材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其蕴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组织,才能落实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在新理念下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的基本功。笔者认为,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如此。教师已不再是作为教材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教材的策划者及设计者。教师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灵活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延伸、改编、新编,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高潮迭起,倡导有灵气的数学学习。观点一:尊重教材,合理重组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还是照搬这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就很少能被教师体会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所以,要想真正的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坚定树立“用教材去教”的观点基础上,还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组或加工,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价值因素,体现出教材中所蕴涵的新理念。如何将有限的课时划分得更合理,促使教师更好地钻研教材,注重整个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不断完善备课,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率,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作为教师,还应该用充满数学思维方法的头脑研读加工教材,让数学更有研究味。应努力让数学教材上看得见的思想,折射出隐喻其后的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适当的加工,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拔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案例】练习题: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通过这一素材的开发,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对此素材进行改进。每人分别准备成倍数关系的红色、绿色纸条各一条,请学生求出红纸条的长度是绿纸条的几倍?教师这一变静为动的举措,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生1:先量出每张纸条的长度,再列式计算。生2:用绿纸条在红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个记号就说明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生3:把红纸条和绿纸条折成长度一样的,然后展开就可看出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种有效的教材开发,以动促思的学习方式,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很多类似的案例可以知道:精彩课堂资源的随时生成得益于教师,特别是教师对教材大胆的加工深挖。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思维性,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平台。观点二:把握教材,开放延伸在新的课改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已经不能简单机械地“用”教材了,而更要注重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挖掘教材,延伸、开发、新编、创新教材。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调整学习材料的呈现时机:可以“新编学习材料,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开发,培养学生再创造的能力,实现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创新”,等等。还有一些教学内容设计的情境的时代性,是以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的,编写教材时觉得是与时代相符的内容可能几年以后就淘汰了,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改变具体的情境,从而使教材具有“时代性”,即这个情境能准确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主流现实,准确表达出人们现实的心理需求,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虽然同样是国旗的长宽之比,但教师引用了与时俱进的情境,达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有人说:“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也有人说:“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还有人说:“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而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教师共同创造、发展教材。”真正做好“二度开发”教材,才能使教材“唯我所用”,又“不唯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也只有这样,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新突破。让我们的教学拓展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想学、乐学、会学数学,获得终身可持续性的发展!

⑨ 小学数学教师怎样研读教材、教师用书才有效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1、明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课改实验教师,只有首先从客观上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达到高屋建瓴的境界。 2、明确每册教材应该达成的目标。对每册教材的整体架构和主要知识板块,课改实验教师必须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时间分配和重点处理上有的放矢,科学合理。 3、明确每个单元应达成的教学目标。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必须清楚明白,并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 4、明确每节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把每一课、每一幅图中蕴涵的教学因素都发掘出来,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备课。 二、研读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驭自由。如: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当然,这也不是说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并注意教材体现的几个特点。 1、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 实验教材的编者费了很多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了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盖房”,教材就提供了较完整的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情境,让他们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注意教材体现的数学与**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非常注意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教材的延伸与拓展。 如“分类”教学,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去观察商店物品的摆放。“认识时间”教学,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这些都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数学知识,又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情景资源。课一开始,我们可以问:“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有许多小朋友来到这儿,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学生开始观察整幅图,回答出有的气球、风车,有的猜谜、套圈。再引导学生观察单一的情境图如习气球。在学生感受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问提出“还有多少个”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来。 这样的数学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不仅感兴趣,学习热情高,而且可以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需要掌握它。 3、重视教材提供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位置”这一知识教学中,可以把书上的电影院的画面放回到实际中来,先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排数以及座位号的排列规律,为下面找位置的实践活动做准备。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后,活动开始,学生每人一张电影票自行进场找座位,允许有困难的学生与同伴交流,这时候,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再如教学“平均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元宵节里自己给家里人分汤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把盆子里的15个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4、注重拓展其他学科资源的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一位教师在教“百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根据“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这三个成语说出百分数,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一位教师在教“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从字母中、汉字中、国旗中、交通标志中找轴对称图形。这样,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了学科视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得了很好的落实。 新教材真正体现了标准的理念,在编排设计上体现了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改进空间,并提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⑩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①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数学教材能力的有效办法
1.正确理解教材编撰者的编写目的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的设定多是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切入点,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探究等活动总结出最终的数学结论。其次是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最后是总结归纳数学结论,并挑选经典例题实现能力强化。在这样一整套的教学流程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基础,也是保证后续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在时间上应当尽可能简短,切忌不能过长。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时间。总结归纳数学结论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教导学生将具象的数学现象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用语的步骤。强化例题解析能力的训练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巩固的手段,并且这一巩固手段也是教学中常用和必用的。
2.有效梳理基础性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可以说是教材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只有学生将基础的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例题分析、习题解答、知识延伸等过程,否则就难谈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就应当在课前精心研读教材内容,将本单元基础性的数学概念进行有效的梳理,让学生接受到系统化、整体化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特性”的知识时,教师应当在课前仔细研读本单元教学内容,确定本单元的基本教学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而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则可以通过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如房顶多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来展开教学,当然还应当重点向学生论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础概念,如此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分析、解题、总结的过程。
3.总结出各单元具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
教师通过对课后的练习题进行仔细的研读,挖掘出每个章节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讲解,可以有效提高习题训练的质量,并
且对学生思维的延伸也是一种很好的触动,避免了学生厌烦题海战术现象的发生。比如说,在教学“立体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时,其中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正方体体积的求解习题:将10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接成不同的长方体,那么它们的体积各是多
少?学生依据求解的目的很快便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习题求解的掌握,还要教导学生将想象中的长方体形状用实际的物体拼一拼,或者在纸上绘制出来,强化小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概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材研读的能力关乎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教材研读能力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当正确理解教材编撰者的教学目的;有效梳理基础性的教学概念以及积极总结各单元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而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研读能力。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材研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长城课程导学 浏览:795
公办和教办 浏览:69
上海高职院校公办 浏览:949
廉江市第九小学校长 浏览:264
1984年小学5年级几门课程 浏览:536
中小学生物考试总分 浏览:582
运城小学入学难吗 浏览:245
中小学劳技活动制度 浏览:328
大祥区公办幼儿园 浏览:909
2019宁波中小学生招生 浏览:88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浏览:500
学习小升初 浏览:5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知识点讲解 浏览:65
小升初美术试题及答案 浏览:5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浏览:244
小升初语文附加题 浏览:93
育才中学公办 浏览:616
小学书法公开课教案 浏览:751
陪伴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87
教师节金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