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苏教版本 > 小学体育教材研读的方法和角度

小学体育教材研读的方法和角度

发布时间:2021-03-14 20:01:54

① 小学体育学情与教材分析的要点有哪些

1.学习需要的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习方面和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差距,及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2.学习内容的分析 分析学习内容是为了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① 内容的选择:根据学习内容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优选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合理加工使之系统化。② 内容的组织:是将所选的内容进行单元化的系统安排。③ 确定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3.学生分析①学生的特征分析:年龄、性别、身体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已有的体育知识、学习动机等。②确定教学起点:学生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就是新的教学起点。例如,在走动拍球的基础上--学习慢跑中拍球;在原地投沙包的基础上--学习助跑投沙包;在篮球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运球绕过障碍等等。4.教材分析教材名称?——项目技术教材特点?——本质特点重点难点?——明确具体适宜方法?——教法学法发展学生?——锻炼价值 分析教材是为了了解教材的特点与价值、确定教材的范围、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教学最适宜等。①教材的选择---学什么?根据学习内容的层次,根据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优选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合理加工使之系统化。②教学目标---学多少?是将所选的内容进行单元化的系统安排。③确定教学方法----怎么学?5.阐明教学目标①教学目标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是说明教师要做什么。②教学目标的表述力求明确、具体、可测量、可观察,不应不切实际或模棱两可。 但是我们也不希望老师们将教学目标写得过于繁琐: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术目标、能力目标、行为目标等。6.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而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确定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体育教学策略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体育教学策略主要研究:课的类型与结构、教学的顺序与节奏、教与学的活动、教与学的方法、教学的形式、教学的时空安排等。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① 学习准备:对学生的学习准备要了解、验明、启动、补偿。② 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教学内容要有适宜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经过努力能够达成。解决“吃不了与吃不饱”的问题。③ 目标范例:向学生展示学习活动完成时所要完成的规范动作,让学生有学习的目标和模仿的榜样。必要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动作范例。④ 内容的组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例如,健康知识);注意教材的内在关联;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⑤ 恰当的教学指导:时机、方式⑥ 激发兴趣:讲解示范、提问、启发、讨论、实践--。⑦ 反复练习:练习的次数、组数、规格及要求等。⑧ 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理解或动作是否正确。⑨ 注意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体格、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兴趣、能力等不同,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设计是应用学科,它赖以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应用相关体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其本源又是体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因此,广大教师还要关心体育学科中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以及传播学、设计学、管理学、媒体学等领域的理论发展,及时将其中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体育教学设计的实际工作中去,经过实践检验后,再把这些理论丰富和补充到体育教学设计的内容中去,将它们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指南和原则,使体育教学设计知识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② 浅谈如何更有效的挖掘小学体育教材内容 详细

浅谈如何更有效的挖掘小学体育教材内容 时间:2010 年5 月14 日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正在稳步而健康的开展,体育作为贯穿学生时代的一门课程,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名族的兴衰。然而,在这次的课程改革中,健康被赋予了新的解释,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的本身也应该发生根深蒂固的变化,它必须兼顾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所以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用过去单一的套用教材去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继承和发扬的做法,积极的挖掘教材,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以本为本 课堂生成 民族 传统 校本课程 研究方法:文献法 列举法 课程资源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是引导学生通向健康的桥梁。有怎样的教材,决定着学生今后走什么样的路,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目标将是我们永远探索的问题,今就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的几点,以做引玉之砖。 一、 “以本为本”,合理沿用 “以本为本”即坚持以过去有价值、实用性和代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为基础,比如跑、跳、投等。这些项目是构成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沿用下来。但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兼顾“三者”我们就要积极研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使之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领悟知识要领,身心得到充分锻炼,掌握这些基本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一定的素质技能基础。再利用课程资源预设和开发与社会有关系的知识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例如我在教学《立定跳远》内容的时候,我就设计了情景教学, “小蝌蚪变青蛙——青蛙学本领(主教材)——青蛙捉害虫——保护人类的好朋友”,一节课上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都有了,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又让孩子们学会了保护生态环境。 二、 老教材新教法 例如游戏《长江、黄河》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常规的教法是站成两排,呼喊“长江”即“长江队”追赶“黄河队”,反之则反。时间长了学生就没有新鲜感了,学着自然就没有了兴趣。因此,我巧设了一个开头,即学生先猜“剪刀、石头、布”,输了同学追赢了的同学或赢了的同学追输了的同学,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开了。仅此一点小小的变化,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了,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是追还是被追,还要做出最快的跑动。这就充分利用了老教材而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与此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游戏《贴人》和《反捕》等,都是在原有老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研发,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是非常重要的。 三、 把握课堂生成,积极研发教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就告诫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课堂的随机事件和突发情况。是的,课堂上有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是,有更多的不可预料的因素我们又该怎么解 决呢?正是因为很多人回避课堂突发而错过了一些精彩的东西。有一次在教授一个新接来的班级《三级跳远》的时候,示范和讲解完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有一个个子很高的学生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的第一步总是用起跳脚的相反脚落地,当我问他的时候他回答说“不就是和‘三步篮’一样的动作吗!”我很生气,因为我已经强调过和篮球的行进间上篮的起跳脚不一样。可是我又想他能把两者联系起来步容易啊。我就问他你会做“三步篮”吗?他马上给我演示了一个很标准的动作,旁边的同学已经在嘀咕起来了,“他就是篮球队的怎么能不会?”后来我又问“你知道什么是‘行进间上篮’吗?”他却木呆了。我立即明白了,原来我在强调的时候说“行进间上篮”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马上大声的夸赞这位学生说的真好,只是大家要知道“行进间上篮”是“三步篮”的书面用语,我们的跳远和你们说的动作差不多,只要注意起跳脚就正确了。接下来的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动作,你看,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多精彩啊! 四、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民族的传统文化,体育这个特有的民族文化也更应该如此。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项目像武术和五禽戏等,更一个进行继承和发扬,应将这些视为文化现象,而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让它们离开课堂。选择这方面的资源,作为体育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这些现成的传统体育如果不传播的话,何谈文化素养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更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如“竹竿舞”“抖空竹”等,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运动,它能 给孩子带来身体、心理上的健康和快乐,同时又能对少数民族的社会背景了解,这还不是对现代意义上“健康”最好的实践吗?所以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 五、 大胆研发校本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受过去教学大纲的束缚,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直重复机械式训练,课程内容单调,学习枯燥乏味,以致形成“学生爱好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尴尬境地。教育基础落。可喜的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训练式的呆板体育教学注入了活力,其中的最大亮点就是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彻底解脱了禁锢教师的枷锁,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变革。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必须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资源,让学生敬而远之的体育课重新焕发它应有的生机。例如,我校是篮球特色学校,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利用学校资源,我们集体研发了适合小学生的“小篮球校本教材”,我们大胆的进行了尝试,每周一节篮球课,这让孩子们在浓烈的篮球氛围中学习知识,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孩子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育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体育教育更是如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效果更加久远。当然,研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课题,我们只有边教边练边思考,才能有更适合我们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挖掘的教材都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年龄特征,都要有利于身体、心理 和适应社会三方面的发展;都要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终生体育观念的养成。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版) 2、《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

③ 从“泰勒原理”看小学体育教学的四大核心要素,讨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

结论:“课程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不仅是体育教学实践层面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研究的讨论可以注意到,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现实化是以“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依托联系在一起的。而教师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根据一方面来自对“课程内容”的解释,一方面则来自对学生状况的把握。换句话说,在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判时,实际上就是从1)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释是否合理、2)教材的选择、以及3)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吻合这三个侧面展开的。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说,“内容的解释”与“教什么”具有对应关系,“示范讲解及运动场面的选择”与“用什么教”具有对应关系,而“呈现教材的逻辑关系”则与“怎样教”具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厘清基本概念的指称对象,有助于在泰勒原理与教学现场的研究之间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

泰勒原理
在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围绕上述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一)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勾划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
(二)选择学习经验
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面临的问题是要决定哪些学习经验,因为只有通过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所从事的活动,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泰勒提出了五条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 (1) 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的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因此,所选的学习经验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学习经验
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 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四)评价结果
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引起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教育评价至少包括两次评估:一次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另一次在后期进行,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对于评价结果,泰勒认为,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

④ 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

小学吗 涉及不到太深的知识 到中学后才是真正的求学
至于体育这个副科的教学 一般学校都不怎么重视 小学体育教学主要以活动为主
索要掌握的知识少之又少 更不用提教学了

⑤ 从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角度论述体育老师所需的教学技能

1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中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优良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2 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运动培养后备力量和体育院校培养高质量学生,还有助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荣誉感。3 科研能力。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现代体育运动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它们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之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是广泛的,通过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帮助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赖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丰硕的科研成果必将为立志进取的体育教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能力。5 使用计算机能力。上网捕捉信息是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6 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造成了教学组织管理的相对困难,小到对于学生个性的组织管理,中到对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大到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运动会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组织管理的才能与艺术,高效的组织管理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人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活动的效益得到发挥。 7 竞赛组织能力。体育竞赛是对教学与训练效果的检查,既能提高竞技水平,又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教师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必须具备组织编排、准备场地器材,临场裁判等工作能力,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哪些要素

通常情况下,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有:
●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例如,体育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更适合采用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要求的不同。
●学生特征: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风格等因素相适应。
●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时,综合考虑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条件。
●教师自身素质: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教师自身的表达能力、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特征、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控制能力。

⑦ 体育教材分析怎么写

一、基本活动教材内容的设计特点

发展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项目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多,为了能使教师在短时间的教学中促进学生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与实践,基本活动的教材内容特别注意精选了以下教学内容(见下表)。

基本活动
供教师选用的具体内容

队列队形
1.排队,解散,集合;2.看齐与转法;

3.便步,齐步,跑步走、立定,简单的图形走;4.转弯走,简单的变队形。

基本体操
徒手操。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包括自然地形走);2.矫正姿势的各种走。


1.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2.较短距离的快速跑,迎面、往返接力跑,障碍跑,各种追逐跑;3.稍长距离的耐力跑,走与跑交替,自然地形跑。

跳跃
1.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跳上跳下;2.立定跳远,走几步和跑几步跳进沙坑;3.跳过各种小障碍,直跑屈腿跳高。

投掷
1.用各种方法投掷轻物体,掷远,投准(使用小球、小棒、沙包等);2.地滚球,投、抛小实心球。

滚翻
1.各种方向的滚动;2.各种方法的前滚翻和创新活动。

攀爬
1.模仿动物的爬行;2.攀爬、爬越障碍。

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
1.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韵律操练习;2.模仿动物形象的简单的舞蹈动作。

这些内容在知识、技能体系的编排方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与儿童的生活、运动实际相联系

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走、跑、跳、投的动作,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人健康的形体要求和基本生活与运动能力的需要。基本活动的教材力求以让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和运动的知识、技能为出发点,让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他们实际的生活和运动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中知识、技能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和具有实际意义的。

(二)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内容的选择中,既有培养正确身体和行走姿势的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等内容,还有发展运动能力的基本动作方法的学习,如走、跑、跳、投等,而且还有培养学生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能力和感觉的滚翻、攀爬、韵律活动等内容,教材相互间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并且都是基本、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活动形式也都接近学生的生活和运动实际,简单易学,基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教材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可以使教学内容常教常新,并且有助于教师根据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以及当时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条件组织教学,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基本活动的教材内容选择中,我们只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可发展的、比较丰富的、人体基本运动的学练内容的范例,这些内容和范例的设计,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灵活进行选用、创编和发展。例如,对基本活动教材的基本体操中的“模仿操”的教学,教师就可以这个操的动作为模本,结合当地的风俗人情、地方动植物和体育文化传统等的实际进行创编,或者设计情节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模仿的表演,等等。教材设计的开放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实效性,更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有助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

每一个运动内容的学习都由概述、具体学习动作的动作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提示、教法建议、评价要点等部分构成。这种知识、技能体系的体例结构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分析、研究教材,更好地选用教材和挖掘教材的内涵,使教学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学生形成主体学习意识。尤其是在教学提示和教法建议部分,从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方面,给教师提出了许多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这对于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积极作用。

二、走和跑教材分析

(一)走和跑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1. 教材内容简析。在水平一教师教学用书中,走和跑的教材选择了以下一些内容:各种姿势的自然走,手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脚掌走,沿地面上的窄道、直线或看远处目标用前脚掌走;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米自然加速跑,30米快速跑,各种方式接力跑(20~30米),各种方式的追拍游戏,400~600米走走跑跑,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走和跑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与学生生活和活动实际密切联系。在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的日常走、跑的基础上,安排各种走和跑的动作学习。例如,各种姿势的自然走,在生活中自然走动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走的姿势,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走的动作和身体姿势。(2)注重运动能力发展,强调多元价值目标的达成。本书走和跑选择的教材内容非常注重通过动作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培养学生各种体育运动能力。例如,通过各种走和跑动作方法和技术的学练,来发展自然走步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然和快速奔跑的能力、长时间走和跑的耐久能力以及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并且使学生在掌握走跑动作方法和发展各种体育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增进身体健康,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模仿力,同时在各种游戏和竞赛中注重对学生集体主义、遵守纪律和规则、尊重对手的教育,以及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等良好作风与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走跑的运动载体来获得身心和谐发展。(3)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知识、技能的掌握,由浅入深,从源于对生活实际中走和跑自然状态的感性认识,逐步向正确的动作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掌握过渡;从短距离、游戏性的走和跑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较长距离的走和跑的锻炼,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进行锻炼和培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对走跑的价值认知。例如,走的练习,从各种姿势的自然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脚掌走,再到沿地面上的窄道、直线或看远处目标用前脚掌走,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用前脚掌自然放松走的动作技术,培养学生走的正确方法和身体姿势。

2. 设计思路。走和跑的设计主要以儿童所熟悉的日常活动素材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走、跑的游戏中,学习和掌握走、跑的正确动作方法和身体姿势,着力培养进行走、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自然轻松地参与走、跑运动,并通过走、跑动作方法学习的实践来体现走和跑运动的多元教育价值。

(二)走和跑教学实施建议

1. 注重对走跑教材要点的分析。对走跑教材要点的分析,建议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走和跑动作技术的要点。这在教师用书中已经结合不同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表述。对走跑动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明确教师在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走跑动作方法技术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影响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动作方法、形成运动技能的关键技术环节等。这样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2)教师教学时应注意的要点。教学中应注意的要点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对此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体现出运动技术学练的载体功能。例如,怎样激发学生兴趣,怎样保持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怎样挖掘走跑运动的多元教育价值,怎样在走跑教学中确定合理的运动负荷,怎样让学生通过走跑动作的学练知道安全运动和健康的含义,等等。

2. 学练手段和方法多样化。针对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对儿童的走跑教学,宜多采用直观教学,多做活动性走跑游戏,并应多样化。每次练习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神经系统的疲劳;走跑运动强度不应超过学生身体的负担能力,尤其要防止长时间站立和负重;在走跑的教学中应注意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养成走跑正确身体姿势的意义认识,并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来增强脊柱的锻炼,防止脊柱和胸廓的畸形。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导,有意注意时间短,学生对教师的长时间讲解与单调的练习会产生厌倦情绪。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多采用走跑的情境式、学导式、主动式、合作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多运用模仿性、活动性游戏的练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走跑活动的乐趣。

3. 注重发展走跑运动能力。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而走和跑的动作又比较简单,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走和跑的活动或游戏中来,在参与中学会一些走跑的简单动作与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走跑的运动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应避免把未来简单的动作教得复杂化,不宜用竞技运动的训练手段和动作要求来进行走跑的教学。

4. 充分运用走跑游戏和竞赛的载体功能。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走跑教学,游戏和比赛的方式运用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对游戏或比赛胜负的心理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游戏、比赛在走跑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锻炼作用。例如,各种姿势起动自然跑的练习,可以用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尝试,同时在游戏或比赛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哪种姿势起动比较快。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和灵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分析能力,如果分组进行比赛,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精神和意识。并且通过个人和小组的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正诚实、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等品质。

⑧ 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项目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多,为了能使教师在短时间的教专学中促进学生身体运属动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与实践. (一)与儿童的生活、运动实际相联系 (二)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材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四)有助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

⑨ 从哪几个方面对体育教材进行分析

1、教会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和锻炼方法。
体育基础知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依据,有了知识作指导,才能使体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此,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而必须同时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体育基础知识指体育的意义和作用、有关身体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项目对锻炼身体的意义、运动保健、体育卫生常识以及运动竞赛中简单的规则和比赛方法等。教师应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采取专门的理论教学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盲目变自觉,把增强学生体质实效的获得,由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的境地,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需要。
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体育的基本技术指人们充分发挥机体的能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技能是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因此,掌握技术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一般地说,技术和技能掌握得越好,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就越好,强壮的体质是提高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一般人都会走、跑、跳、投掷、攀爬等。但要跑、跳、投掷的姿势正确,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又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技术,并在经常练习的基础上方能形成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得到锻炼的乐趣。
3、教育学生学会交往、交流和创造。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的是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经验、道德行为规范,使其充分认识交往和交流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其次,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三,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或提供有益的正常交往和交流的机会,选择可供交往和交流的对象或榜样。并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倡导创造教育,培养创造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素质。因为,没有创造型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教会学生关心,广而言之,就是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国内体育界发生的大事,关心体育的进步和兴衰。小而言之,就是指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育活动中,注意关心同学的健康,关心同学的安全,关心同学的学习,关心教师的言行等以及那些值得关心的人与事。其次,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基本的需要基础上,去努力追求与体验那些更高层次需要所带来的乐趣,诸如助人为乐、求知为乐、不断进取等,使学生真正感到人生的充实、欢乐和幸福。
体育课为教材而教学、还是为目标而教学?
现代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技术和技能;二是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三是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 针对这些内容,教师怎样去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处理现有课本提供的教材。我认为:当体育教师面对一项教材时,首先,必须弄清为什么要教这项教材?通过这项教材,要教给学生什么?其次,必须了解这项教材的魅力所在;第三,要认真研究这项教材怎么教学生才爱学;最后,才是深入钻研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最快地学会学懂。要把教案的设计看成是对一堂体育课美好蓝图的描绘,将体育课教案编写当作上课的具体执行计划。采用的要求是:
1、拟定一堂课的目标要具体。依据知识、技术和技能;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具体到每一节课的任务,须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从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着想而定。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不同阶段,任务要有所侧重、主辅分明。切忌抽象笼统,眉毛、胡须一把抓。
2、教材搭配和教法的选择要合适。一堂课的教材安排应以教学进度为依据。辅助教材根据主要教材的性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搭配。着重考虑教材是否符合任务要求,能否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是否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否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是否突出主教材,保证教学重点。教法要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切忌成人化、竞技化和达标化。
3、教学顺序安排要优化和科学。教学顺序的制定涉及的问题较多,应考虑学生认知与认识活动的特点规律,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安排在前段,以便学生用最充沛的精力投入新教材的学习和完成困难较大的学习内容。把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放在后段,以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其它教材的教学效果。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特点看,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把发展力量和耐久力的教材安排在后面。同时,还要注意身体不同部位练习交替进行。此外,遇到新旧教材、难易程度不同和不同素质教材之间的矛盾并存时,应从课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为准则,合理确定主次。同时也要考虑气候、场地和器材等因素。
4、教学步骤确定要规范和简练。教学步骤的确定应以教材的动作技术结构为依据。教材的动作结构不同,其教学步骤也不一样。通常将动作结构较复杂的教材合理地划分为几个部分,根据学生的基础由易到难或按技术组成的顺序逐次进行教学。教材各部分的划分,应考虑动作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那种单纯追求教学步骤,而使教材各部分划分改变动作结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注重简练实用,切忌华而不实或过于简单。
5、采用教法手段要恰当和有趣。教法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与方法。教法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确定教学手段,应以教材性质、学生情况和作业条件及教学的不同阶段等为依据。不同教材,不同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要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或千篇一律,防止形式主义。常用的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6、选择的练习方法要实际和实用。练习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的现有基础与身心特点;体育场地与器材条件等的综合情况,考虑和合理选择。具体而言,教师选择的练习方法既要便于学生的接受,又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有充分的身体活动与心理体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
7、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要周密。体育课大都在操场上进行,教师要组织几十名学生井井有条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课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组织工作贯穿课的始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课的各部分的组织工作必须考虑周全。一般课中的组织工作,主要有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和组织形式的正确运用等。基本组织形式有:全班形式、分组形式和个别形式。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基础情况、身心特点与场地器材等进行选择运用。
8、环境的布局和全课时间的安排要妥善合理。体育课对场地器材的安排与布局,全课时间科学的分配与使用须再三斟酌,力求妥善合理。这项工作做得好,其意义不仅在于显而易见的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和解决器材不足的困难;更在于便利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计划性,保证基本部分主要教材的教学时间。防止相互干扰,杜绝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课的任务。

⑩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说教学有规律、有原则;“教学无法”则说没有固定的模式,条条大道通罗马;“教学得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受益。为此,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必须充分利用形式上、内容上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现就笔者在教学的点滴,谈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几点见解,作为抛砖引玉。
一、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化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游戏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和活动的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活动形式吸引着儿童,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个人的品质和活动能力。运用“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广泛地获取运动知识,又能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的场景,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景之中,并通过创设具体场景,激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此法能使学生进一步挖掘大脑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投入、参与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落实思想教育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计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用语言描述、提问、音乐、场地等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一般操作的程序是:创设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体验情节——产生运动乐趣。

三、儿歌教学法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体育运动生活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 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 正是如此。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 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着垫抱小 腿,蹬地团身是关键。

当然,教法绝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方面。教师应该是集各家教法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涌现更多和更新的、有助于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

与小学体育教材研读的方法和角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长城课程导学 浏览:795
公办和教办 浏览:69
上海高职院校公办 浏览:949
廉江市第九小学校长 浏览:264
1984年小学5年级几门课程 浏览:536
中小学生物考试总分 浏览:582
运城小学入学难吗 浏览:245
中小学劳技活动制度 浏览:328
大祥区公办幼儿园 浏览:909
2019宁波中小学生招生 浏览:88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浏览:500
学习小升初 浏览:5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知识点讲解 浏览:65
小升初美术试题及答案 浏览:5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浏览:244
小升初语文附加题 浏览:93
育才中学公办 浏览:616
小学书法公开课教案 浏览:751
陪伴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87
教师节金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