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师生 > 南京小学老师招聘要求

南京小学老师招聘要求

发布时间:2020-12-02 01:37:54

1. 南京小学老师招聘中"所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什么意思我学的是英

这个意思就是你所学的专业和你考试要考的岗位要对应,就是你所学的是英语专业,你可以考英语老师,而不能考语文老师,就是这个意思!

2. 南京市六城区的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都考些什么分面试和笔试吗请具体一点

先考笔试,笔试通过之后再选区进行面试报名,然后进行面试。
笔试分为基础知识和专内业知识,容基础知识就是一般的教育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教师法.....南京的题目比较活,而且,特别是选择题有些日常生活知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都涉及点的。
面试一般分为两轮,第一轮自我介绍、“机智问答”就是回答老师的问题,阐述你的教育理念。第一轮面试通过再就是试讲(授课)。然后再通过就体检啦。

3. 2018南京教师招聘编制261人,报名要求是什么

  1.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所学专业须符合所报学科要求;报考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报学科须相同或相近。

  2. 不同学段相同学科、同学段不同岗位之间不融通[如:笔试报名中学学段,面试不得改报小学学段同一学科;笔试报名小学教师(1)岗位的,面试不得改报小学教师(2)岗位同一学科]。如在四城区或其他区兼报,必须要保证报名学段及学科一致,否则报名无效。

  3. 照片上传要求为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jpg格式,320×240像素,大小在50KB以下)。

  4. 报考者进入报名系统后,仔细阅读网上《报名须知》,然后按照网上报名程序提示及相关要求,如实填写报名表,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及聘用资格。

  5. 每名考生限报一个类别中的一个学科,科学与技术教育、物理、化学、生物专业的考生可报考小学科学学科。

(3)南京小学老师招聘要求扩展阅读:

1、教师招聘考试或入编考试:是你具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后(既获得教师资格证。其中师范生从2016级新生开始不再发放教师资格证,同非师范生一样也必须通过参加统一考试考取。),进行的竞争上岗考试。

2、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

4. 南京市板桥小学招聘教师启事中提到聘用制教师,它和编制教师有什么区别

签合同的,交社保,用医保卡,退休了拿社会统筹的退休金,钱很少,性质就和普通的国企相似。有编制的就是事业单位相似,不是社会社保,是体制内的社保,自己交的少都是公家交,公费医疗,退休金比在职的工资高。精简的说,就是体制外与体制内的差距,体制外的人肯定没有体制内的人待遇好。

5. 请问南京教师招聘小学科学考什么

相应的学科知识~~~教心比重不大~~~多做中考历年真题~~~高考也可以相对应的做做~~望好运哦

6. 南京六城区教师招聘考试 只有应届生能考吗是不是有了这个证就可以应聘各个中小学教师了

如果你是南京生源的本科生可以考2次,分别是毕业当年和毕业后1年,如果你是研究生或者符合内报考条件容的非南京生源学生,那就只能应届毕业的时候考一次了。六城区不是证书,就相当于学校招聘的面试,考上了就可以去学校了。你可以搜索教师招考6群加进去,里面都是考六城区的同学,可以一起交流,相信会对你很有帮助

7. 南京四城区的教师招聘有户籍限制吗

南京四城区的教师招聘考试只要满足报考条件均可报考,下面是报考条件,你可以对内照下自己的情况:
必须是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合格毕业生,符合学科需求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南京生源2014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含免费师范生)。南京生源2014年学前教育师范类大专生。
2、南京生源2013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已取得教师资格,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
3、非南京生源2014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应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或国家“211工程”院校毕业学生,不含免费师范生)。
4、拟取得教师资格的2014年非师范类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国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
5、拟取得教师资格的2014年硕士毕业生(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8. 参加南京的中小学教师招聘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自己如何有效备考

您好,苏文教育为您解答: 1、留意公告发布时间,通过研究教师招聘公告可以获取全面的备考信息。 笔试公告一般在考试前3个月左右公布,面试公告在笔试成绩可以查询的时候发布,一般距面试的时间较短,只有一到两周的时问。第一时间关注公告,一是可以把去年和今年的变化做个比较,做到心里有数:二是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复习重点和方向。2、留意报名流程和各阶段的时间地点及材料准备情况 从报名到资格确认到考试到面试等等一系列过程,要记下关键步骤需在什么时间完成,到哪里办理,提交什么材料(特别是现场审核阶段需要提交大量的资料),这样才不会错过考试,报考就显得有条不紊。 3、留意报名条件 在教师招聘公告中,考虑到招聘对象时要特别注意: (1)是否在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上有特别规定,一般来说必须要有教师资格,但是有些地区对于无教师资格证的应届师范生也打开了招聘的大门。 (2)有无户籍限制。 (3)学历要求,这项要求没商量,专科就是专科,研究生就是研究生,没有余地。 (4)岗位和年龄要求,有的地方没有明说,但是有的地方会根据考生的分类,按岗位对年龄做出很细的限制,最低要求25周岁,上限是45周岁,当然是有不同的前提。 4、留意与去年相比发生的变化 往往这些变化的地方会成为新的命题点,有一定的政策指向。对于面试来讲,权重的变化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对某学段的老师是否有政策的放宽和利好消息,对考生来说都应是及时捕捉的信息。 6、留意笔试面试科目和内容 不同地方的考试在科目和考试内容上、甚至试卷的形式上可能会有不同的笔试和面试安排。考几科、考什么、题型怎样,试卷几张都需要格外注意。

9. 如何准备南京小学英语教师招聘考试

你先看 押题 和真题 ,打开每一本书的目录 ,你先看 真题和押题 自己先做一遍,把错题和模糊的题目标注整理,之后考前再把这些错题和模糊的看一遍,

这些都看完之后就看 知识点背诵 和 高分笔记 ,把需要记住的东西一定记下来。在做题和看这些知识点背诵的时候有模糊的地方的话可以翻教材和考纲,讲义。之后 再看讲义里面的题目。

10. 南京重点高中招聘教师会有什么要求和标准学校教师的待遇怎样例如,南师大,金陵中学

给你一教育网 你自己看很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

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大规模推进,教师培训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回顾近两年来教师培训的总体情况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使教师培训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有必要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探寻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理念之一 通识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

近两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相关培训工作的要求,各地开展了广泛的新课程教师培训,不仅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然而,如何将先进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仍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困惑。

许多教师反映,参加培训的时候,感觉培训者介绍的理念非常好,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似乎也已经明了,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面对传统的培训模式与新课程新要求的冲突,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走进’,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新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将走样、走味,一旦遇到困难或阻碍,最终必将回到老路上去。所以,在教师培训中,必须首先抓好通识培训,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专家提醒:“不要小看通识培训的作用,要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对于教师来说,方法指导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指导,是教育思想的引领。”

理念之二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后续培训的关键

据来自实验区的教师反映,大部分教师在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这种困惑始终困扰着教师。这表明,教师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培训,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正如一位校长所言:“培训只是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根深蒂固的东西要打破,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明确提出,当前,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培训主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系统的培训,也就是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还有一些专题培训,比如综合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式的改变,评价与考试改革,学校课程开发等,主要围绕这些专题开展讲座、研讨、交流等;二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这是后续培训的关键。

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的最为有效的办法。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在于岗前培训,也不仅仅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更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而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

据有关人士介绍,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两个观点:一是教师事关重大;二是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我国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把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理念之三 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

究竟哪种培训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一项调查显示,83%的教师认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借助专业力量和自己一起备课、评课、全过程的研究、反思、改进,而不仅仅是听几场报告,看几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质课展示”,搞几次有影响的课堂教学研讨或开放日活动。

来自实验区的经验表明,除了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外,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

专家指出,教师的研究是立足于教学的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而且,这种研究是以一个个实际的教学为例的研究,围绕着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的研讨,提供教研的课例不是优秀课堂教学行为的展示,也不是优质课观摩,而是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进行反思、交流。

专家强调,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应当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帮助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学行为,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之中,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模式之一 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

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二是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记者在实验区采访了解到,一些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棘手问题,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进。对此,有的学校将问题分类,结合教学案例组织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一同来“会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教师普遍认为,在办公室随时随地的交流对自己帮助非常大。由此可见,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教研活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力量。三是专业支持。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在推广“同伴互助”这一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了不足,即有了同事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但明显缺少了纵向引领,尤其在当前教育大变革的时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教师只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强调,“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方面构成校本教研制度,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模式之二 让参与式培训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教师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迫切需要的不再是在几千人几百人的大会场上聆听专家的报告,而需要更加广泛的、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过去的培训,一般来说是请专家开讲座,或组织听课、评课,这种方式效果是有的,但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参与不进来,培训者总想“给教师讲点什么”,“让教师学会点什么”,甚至是滔滔不绝地满堂灌。结果造成教师听报告时很激动,很兴奋,但心动之后的行动仍然举步维艰。天长日久,教师难以养成反思与分析的习惯,只会拿来,而不会创造性地运用。一旦拿来过程遇到某种阻力,研究往往就自动终止了。实际上,教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需要与同伴、特别是有经验的同行进行沟通,与教研人员对话,同时还需要在集体讨论中迸发新的教学灵感。所以,专家提醒,对参与式培训应当给以高度重视,尤其注重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要帮助教师真正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必须改变过去“报告”式的培训,除了组织理论学习外,还应当针对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使教师尽快掌握新课程的要求和方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尤其是注重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每个人都将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困惑拿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这种全新的培训,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

模式之三 建立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

就目前来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何才能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保持培训工作的连贯性,是本次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需要密切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要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教师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教师应当给予帮助。对教师来讲,改革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以往,管理者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三是要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还应当协调好教育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教师培训提供条件和保障。同时,要争取各级教研机构和教师培训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为促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教育部已经作出规划,将在国家级实验区建立一批实验性、示范性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各省也要建立省市级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研究基地,尤其要结合农村地区教育的实际,充分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通过联片教研的有效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阅读全文

与南京小学老师招聘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长城课程导学 浏览:795
公办和教办 浏览:69
上海高职院校公办 浏览:949
廉江市第九小学校长 浏览:264
1984年小学5年级几门课程 浏览:536
中小学生物考试总分 浏览:582
运城小学入学难吗 浏览:245
中小学劳技活动制度 浏览:328
大祥区公办幼儿园 浏览:909
2019宁波中小学生招生 浏览:88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浏览:500
学习小升初 浏览:5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知识点讲解 浏览:65
小升初美术试题及答案 浏览:5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浏览:244
小升初语文附加题 浏览:93
育才中学公办 浏览:616
小学书法公开课教案 浏览:751
陪伴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87
教师节金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