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蘇教版本 >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景點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景點

發布時間:2020-11-24 20:33:52

⑴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學過的名勝古跡

趙州橋 長城 頤和園 秦兵馬俑 金華的雙龍洞 黃河 圓明園 狼牙山 絲綢之路
天山

⑵ 小學初中語文課本收錄了那些地方

小學初中語文課本收入的內容是非常多的。
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優秀和優質的內容。

⑶ 小學1,2年級語文課本提到的北京景點有哪些

天安門 人民英雄紀念碑 故宮 王府井 長安街 西單商業街 長城 故宮

蘇教版小學語文4-6年級課本中出現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三亞落日灘
長江
金華雙龍洞
盧溝橋
武夷山天游峰

⑸ 小學5年級語文課本里涉及旅遊的地方有哪些

有泰國的一篇與象共舞,威尼斯的小艇,還有彩色的非洲,德國的一篇,還有第一篇的老舍寫的內蒙古草原...
其實你不用很刻意帶她去,孩子嘛,我女兒以前也不好,後來也好多了,你要跟她講,作文要寫真真切切的,要抒發於你內心的感情,要讓她懂得作文是你發泄心裡的最好朋友,其實要找到孩子最怕寫作的原因是,他們怕老師批評他們寫的不好,所以越膽小越寫不好,你最好先給她買一本真心話本,大人都不去看,隨她寫,把心練大了她才會在作文中找到樂趣,我女兒現在特愛寫作文了,我就這樣給她練 .我想你很愛你女兒哦!

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有涉及到哪些北京景點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涉及到北京的景點的課文或課後閱讀文:二年級上冊《北京》、《看雪》,下冊有《北京亮起來》。四年級的才有,四年級上冊有《長城》,《頤和園》。五年級上冊有《竊讀記》(文中提到城南),《開國大典》。六年級下冊有《北京的春節》。唯獨三年級沒有。

⑺ 網上什麼地方可以找到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圖片呢

網路圖片搜索,輸入搜索內容和出版社以及科目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第X課XXXXXX圖片

⑻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哪些名家名篇

一、《孟母三遷》

作者:漢朝劉向

1、原文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

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2、翻譯

孟子的母親,人稱孟母。當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時候,游戲玩耍的都是下葬哭喪一類的事,還特愛學造墓埋墳。孟母見了說到:「這里不該是我帶著孩子住的地方。」

於是將家搬到一處集市旁,孟子又學玩起了姦猾商人誇口買賣那一類的事。孟母又說:「這里也不是我該帶著孩子居住的地方。」

又將家搬到了一個學宮的旁邊。這時孟子所學玩的,就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了。孟母說:「這里才真正是可以讓我孩子居住的地方。」

於是就一直住在了這里。等到孟子長大成人,學精六藝,終於成為有名的大儒。後來的君子賢人都說孟母很善於利用環境漸染教化孩子。

二、《濫竽充數》

作者:先秦韓非

1、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2、翻譯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齊宣王去世後,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後便逃走了。

三、《鄭人買履》

作者:先秦韓非

1、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2、翻譯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用尺子度量好自己腳的尺碼,然後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卻忘了攜帶量好的尺碼。

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後鄭國人沒能買到鞋子。

四、《富人之子》

作者:宋朝蘇軾

1、原文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2、翻譯

齊國有個富人,家裡有很多錢,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很笨,兒子的父親又不教他。一天,艾子對富人說:「您的兒子雖然很好,但(您的兒子)不通事務,他日後怎麼能夠持家呢?」

富人大怒道:「我的兒子,聰明並且具有各種本領,怎麼會不了解世間的各種事務呢?」艾子說:「不如試一試他,只要問你的兒子,米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知道,我承擔造謠的罪名。」

父親就叫他的兒子來問他,兒子笑嘻嘻地說:「我怎麼會不知道呢?米是從布袋裡取來的。」富人神情變得嚴肅,改變面容說:「兒子(你)太笨了,難道不知道米是從田中來的嗎?」

艾子說:「不是他的父親不生他的兒子(有這樣的父親,兒子怎麼會不笨呢)。」

五、《讀書要三到》

作者:宋代朱熹

1、原文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2、翻譯

只要是讀書,就要每個字都讀得很大聲,不可以讀錯一個字,不可以少讀一個字,不可以多讀一個字,不可以讀顛倒一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只要多讀幾遍,自然而然就順口而出,即使時間久了也不會忘記。

古人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致志,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就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經到了,眼和口難道會不到嗎?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景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