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蘇教版本 > 蘇教版成功的花教案

蘇教版成功的花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9 19:14:47

1. 蘇教版運動的方式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全套課件和配套教案,共63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學科物理年級九年級主備人邱立新

課題11。1宇宙和微觀世界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結構。(3)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初步了解納米科學技術及納米材料的應用和發展前景。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認識人類的探索將不斷深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世界觀。(2)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教學重點】納米及其相關應用【教學難點】納米及其相關應用

教學重難點1。納米及其相關應用2。納米及其相關應用

備課時間9。1授課時間9。3

教與學活動設計個人設想

一、引入新課(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師:廣闊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究竟大到什麼程度,播放錄像展示宇宙空間各星系團的情景,讓學生知道銀河系只是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並且銀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從這頭走到那頭需要十萬光年的數據給出,顯示了銀河系之大,宇宙之大。(出示錄像「地球在宇宙中」)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置身於太陽系之中,太陽系置身於銀河系之中。銀河系又置身於整個宇宙眾多的星系團之中。教師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處於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之中。這里「物質」一詞是相當寬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氣、岩石、高山、大海,有樹木、花草、鳥獸,有人類賴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這些都是物質。」(二)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廣闊無垠的宇宙大得難以想像,它是由物質組成的。那麼,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的?構成物質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麼程度?(學生閱讀課文然後回答)師: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還是玻璃。經過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顆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斷地分割下去,有沒有一個限度呢?任何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叫分子。例如:以分割糖粒為例。開始的分割會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繼續分割下去,也就是當把糖粒分到沒有甜味的時刻,那時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保持糖這種物質原來性質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我們藉助電子顯微鏡觀察金分子(單原子),見課本上的圖。(三)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想想議議】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變大還是變小?蠟燭熔化後再凝固成固態的蠟,鋼水變成鋼錠,電路焊接時使用的焊錫等。都說明該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變小。液態變為氣態時,體積顯著變大,研究結果表明:水在汽化時,體積增大約1700倍;乙醚汽化時,體積增大約250倍。當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時,體積發生變化是由於構成物質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發生了變化,這時分子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也發生改變。結合課本,分析物質處於不同狀態時所具有的不同的物理性質。1。固態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定。就像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來回晃動一樣。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2。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就像學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換座位,但又沒離開教室一樣。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3。氣態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並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就好比學生在操場上玩,他們處於完全自由的狀態,四處奔跑。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四)原子結構繼續舉出前面分割糖的例子。倘若分割到分子尺度時,這樣的微小粒子仍是糖,因為它還保持著糖的性質。如果再分下去,得到的就不再是糖。即,分子再被分割,得到的就是原子,從而引出原子的概念,並通過圖示給出了原子結構模型圖。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種原子組成,也有的只由一種原子組成。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原子的結構與太陽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繞核運動(課本圖10。1-8、10。1-9)。接著讓學生了解原子的尺度,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徑大約為m,人類用肉眼可以看見的最小灰塵,其中也包含了大約個原子!(五)學生閱讀:科學世界——納米科學技術長度單位:納米(nm)1nm=m

2. 新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周長是多少》教案教學設計

數學活動課,無可避免地有著一個共性——熱鬧。生動有趣的情境,五花八門的學具,足以讓孩子們「小臉通紅、小手直舉」,教師更是在教學設計上費盡了心思,所以很多活動課,乍一聽都是成功的,可仔細品味,總覺得似乎還不夠味,或者說聽完之後味道便散了,有時甚至難以再憶起,那麼能否有一種味道留於唇齒之間,憶之彌香呢?在《周長是多少(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我作了一些嘗試,嘗試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一種溫暖的美麗,嘗試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一種策略和一種思想。
案 例
課前游戲
反口令:坐下,起立,坐下,坐下,起立,下課,(班長:坐下)
師宣布游戲結束,微笑問候。
【點評:笑是溫暖的,學生從未嘗試過用微笑來問候,覺得新鮮有趣之餘,更是在和教師微笑著對視的那一刻拉近了師生的情感距離。】
活動一 想一想
1.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師出示小黑板,露出圖形的一部分,讓學生猜是什麼圖形。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
指名回答: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呢?
【點評:猜圖形,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
2.其他圖形的周長計算。
(1)量線的長度求周長
師:同學們學得真棒,陳老師送你們一個禮物。
師出示紅線(長100cm)圍成的心形。
師:希望你們能用一顆裝滿愛的心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認真對待學習的每一天、每一堂課。
問:那這顆愛心的周長是多少呢?
指名回答。
師將紅線拉直,拿出較長的尺(50cm),請學生說量法。
師拿出較短的尺(20cm),請學生說怎麼量。
師:那如果尺子更短一些,該怎麼辦?
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善於「變」(板書),變一種想法,變一種做法,很多本來復雜的問題通過轉變就會變得更簡單、更巧妙!我們學數學不光是學做幾道題,而是要學會怎樣更靈活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點評:這個環節中教師利用一顆紅線圍成的愛心進行了愛的教育。量紅線長度時,教師故意設計了尺比線短的情況,滲透「轉變」這一解題策略。】
(2)平移求周長。
師出示P69量一量的左圖。
問:它的周長怎麼求?
小小組討論,匯報。師演示平移過程。
出示量一量的右圖,同上教學。
問:這道題和前面一道題有什麼不同?
師:剛才兩個圖形通過邊的移動,求周長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點評:本來復雜的圖形,通過平移,「變」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了「轉變」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二 擺一擺
師:陳老師覺得,學會合作也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下面一個活動就需要小小組合作,看哪一組最會合作,完成得最快。先聽好要求,每組都有10根3cm、10根5cm的綠色紙條,請每個同學圍出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並口算出它的周長。同組同學盡量不要擺得相同,擺之前一定要先商量好哦,開始吧。

3. 蘇教版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哪版好

人教的出版社最好!例如草蟲的村落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觀察、如何想像和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2、感受作者熱愛自然、關愛小生靈的情懷。3、學會6個會認字,並能按要求進行詞語積累。教學重點: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如何觀察、如何想像和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學習過了《貓》、《珍珠鳥》和《海豚救人》這三篇課文後,越發感到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夥伴。其實在動物界不僅僅是這些哺乳動物非常可愛,就連大自然中我們常見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蟲子也別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蟲子的家去感受這份快樂,那裡就是?(學生齊說課題,教師板書)(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注意將自己在預習時自學到的生字新詞讀准確。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是否正確,反饋預習情況。3、默讀全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之後學生可簡單談談,可以用文中的詞語,也可用自己的話。(三)默讀課文,把握內容: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在「草蟲的村落」中看到了什麼,畫一畫你是從那些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豐富想像和獨特感受的?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3、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教師點撥:(1)從「歸來的游俠」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雖然迷了路,但仍有著傲然的氣勢。它不斷地左沖右撞,終於走出了一條路。」追問:作者為什麼要把黑甲蟲稱作「游俠」呢?小結:從這位勇敢的游俠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悅。它是快樂的,作者看到了它,並做了合理豐富的想像,也感到了快樂。(2)從「村民和諧生活」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可抓住「駐足痴望」、「攀談得很投機似的」等關鍵詞句,體會小甲蟲們不但同類之間相處友好,和異類的關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這個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樂融融。(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他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我敢說,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學生可以通過「音韻」、「靈泉」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力。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4)從「村民的勤勉勞動」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是什麼力量使一隻只小蟲們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嗎?(生活的快樂,以及對自己家的責任感,促使甲蟲們如此勤勉的工作著。大家各司其職,在勞動的同時,它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四)情感升華,感受寫法:1、我們隨著作者在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可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將日常見到的小蟲子寫成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討論討論。2、師生交流:(1)認真觀察事物,特別是觀察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小生靈,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視角;(2)能豐富的聯想與想像,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3)喜愛小昆蟲,有一顆關愛小動物的善良的心;(4)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實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們來一起對讀一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讀出作者這份情懷。(五)將自己喜歡的詞句摘錄在採集本上。《觀潮》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順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2.體會本文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的弄潮兒。【教學重點】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教學難點】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流程】一、激情導入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涌潮」(課件展示「錢江涌潮」及觀潮盛況)。同學們,錢江涌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涌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涌,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脫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讓我們去感受錢江涌潮吧!二、介紹作者和背景1.請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周密(1232—約1298)南宋文學家。家公謹,號草窗、四水潛夫等,原籍濟南,後為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宋亡不仕,以歌詠著述自娛。其詞講求格律,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他工詩能文,亦善書畫。著有《草窗韻語》、《草窗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等。此篇選自《武林舊事》。《武林舊事》一書寫於宋亡之後,書中緬懷先朝舊事,感慨世事盛衰無常,記載南宋歲時風俗、市井娛樂與游觀之盛。2.介紹背景。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國都。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人們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狂熱。三、初讀,整體感知,通文意1.請同學聽配樂朗讀。聽准字音和節奏,初步感知語言美,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氣勢。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3.四人一小組,將自己不會翻譯的詞、句在小組內討論、探究,仍解決不了的可等會兒再提出。4.全班范圍內提出在翻譯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5.熟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繪了什麼畫面?給它們起個名字。明確:作者描繪的四幅畫面分別是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觀潮圖。四、研讀,合作探究,知內涵1.課件展示研讀目標。(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頤和園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學習生字詞,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玩賞」等詞語。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教學重點: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麗。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教學難點: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並充分領略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教學准備:收集頤和園有關的資料及圖片教學步驟一、檢查預習導入1、頤和園在什麼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准平舌音(栽zāi,蔥cōng)翹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後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麼?2、學生自學,師生交流。3、討論分段,並指導概括段意。明確: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第三段(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三、學習詞語1、指導分段朗讀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⑴講解詞義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⑵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清爽:清潔,涼爽。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蔥綠:(草木)青翠。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四)布置作業1、抄寫生字詞。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難點:學習隨著觀察位置的變化有順序地觀察和抓住景物特點描繪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教學准備:教科書、多媒體課件、相關補充材料教學步驟(一)、理清脈絡,把握順序1、欣賞頤和園課件填空:頤和園是一個()的公園。2、今天作者會帶我們去游覽公園的哪些景點呢?默讀課文(2—5)小節,用--------畫出表示作者游覽路線的句子,並把線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3、生上台交流游覽線路圖。並完成板畫。(1)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2)通過線路圖你知道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嗎?小結: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覽的先後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換順序或游覽順序。(二)、講練結合,細品韻味1、作者是如何把這些地方的景物描寫具體的呢?在聽讀課文、欣賞畫面的基礎上,你對哪個景點最感興趣?自己再去細細品味。(用「」畫出景物,抓住景物特點)▲長廊(1)小導游講解長廊。(邊講邊演示圖片)(2)其他學生對導游的解說進行評價。(3)長廊的長和美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通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分成273間。)學習作者用數字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這種方法的用處。(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描寫長廊的長嗎?(……)(5)如果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長廊的一頭,會看到什麼?(用向前看……向上看……向兩旁看……的句式說一說)(6)漫步長廊,欣賞著五彩的廊畫,聞著微風送來的淡淡花香,你會說:長廊真是世界上最廊▲佛香閣和排雲殿(1)請學生介紹佛香閣和排雲殿。(2)聽完講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閣和排雲殿的特點嗎(雄偉高大,金壁輝煌)(3)這些特點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聳立、金壁輝煌、一排排)(4)指導朗讀,讀出氣勢。▲昆明湖(1)導游講解昆明湖。(2)昆明湖可是鑲嵌在頤和園的一塊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語言表現的呢(打比方)出示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3)品讀句子,理解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練習:昆明湖真美呀,。昆明湖的水真綠呀,。(4)換詞法體會「滑」字。(通過滑——劃的互換,體會昆明湖的靜,遊船,畫舫的慢,間接表現昆明湖的美)(5)背一背這句話。▲十七孔橋(1)導游講解十七孔橋。(2)發散思維:十七孔橋上的獅子有哪些形態呢?(出示練習題: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著小獅子,它們有的()、有的()、有的()……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這17孔橋真()!(3)師小結: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三)讀寫結合,臨摹章法1、一篇文章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叫敘述順序。2、分男女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聯系剛才我們學過的內容,想想這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指名答,歸納小結板書)3、學習《頤和園》這篇文章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作者按地點變換的順序敘述、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四)布置作業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游樂場等),模仿《頤和園》的描寫手法進行小練筆,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板書設計:18、頤和園美麗的大公園

4. 六年級 蘇教版語文 第16課的教案

1.課文簡說。

《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長篇小說,本課內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

《魯濱孫漂流記》敘述十七世紀有個叫魯濱孫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點生產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憑著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田,營造了羊圈,使荒島面貌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過二十八年多的孤苦生活,他終於脫險,返回故鄉。

梗概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突出了魯濱孫惡劣的生存環境,表現了他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乾的特點。

精彩片斷寫的是魯濱孫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片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寫魯濱孫在島上的憂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島上,魯濱孫由於缺乏紙筆,就用刀子刻在柱子上記錄時間;從船上雖得到了不少東西,但缺少的東西還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柵欄圍牆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為自己尋找食物。後半部分,是魯濱孫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環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公正地排列出來,找到了值得感謝的東西,對自己的處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後開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後的生活。

魯濱孫在嚴酷環境中心裡的斗爭,是這個片段的重點,這也是他身處絕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外國名著的內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難及戰勝困難的辦法,關注人物的命運,體會人物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是了解名著大意,體會人物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慾望。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魯濱孫給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魯濱孫救下野人的時間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給野人取名「星期五」。這個名字,與魯濱孫一貫對時間的重視是有關的。在原著中,有很多關於時間的記錄,他記得是「9月30日」來到海島,上島十一二天後,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來記錄年月日……所以給野人用時間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②現在我要開始過一種世界上聞所未聞的憂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這句話正是魯濱孫孤島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是從未聽說過的,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於孤島,可以說,魯濱孫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的窘迫,還有孤寂和絕望。如何戰勝心靈上憂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

③我並不想它替我銜什麼東西,也不想它替我做個什麼伴,我只想它同我說說話,它卻辦不到。

在孤島上有一隻狗在身邊,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伴兒。魯濱孫這樣說,是他極度寂寞的表現。人是需要交流的,這種想法太強烈以後,就希望身邊的狗能開口說話。這也反映出魯濱孫的孤寂和無奈。難怪後來魯濱孫遇見「星期五」時,有這樣的描寫:「但是,此刻那頭一個被擊昏的人蘇醒過來了,我就指著他,讓被救的野人看。這個人馬上對我說了一串我聽不懂的話,我感到說不出的親切,因為這是我來到荒島上二十五年以來頭一回聽見人說話的聲音。」

④總起來說,事實證明,我當前的不幸處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中,也有一些消極的東西或積極的東西值得感謝。

這段話要結合前文魯濱孫把流落荒島的「幸」和「不幸」排列出來來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極的東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夥伴,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應該心存感激。這句話是魯濱孫「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現。

⑤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這句話是魯濱孫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島28年,跟他這種生活態度有密切的關系。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從而得到內心的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2)對詞語的理解

畜養:飼養動物。

圈養:放在圈裡飼養。本文指魯濱孫把山羊放在圈裡飼養。

教化:用倫理道德等約束和引導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指魯濱孫教「星期五」說英語和學習文明人的生活習慣等,試圖把「星期五」從野人變成文明人。

知足安命:對已得到的感到滿足,安於命運對自己的安排。

聊以自慰:姑且用來安慰自己。

二、教學目標

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魯濱孫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願望。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成功的花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