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私小學 > 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

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

發布時間:2021-03-16 01:27:58

① 注冊一個民辦社工機構需要哪些條件

社工證,注冊資金,辦公場地,運營資金,一定的人脈

② 成立社工服務機構需哪些條件

1、注冊資金:3萬-30萬(需出具驗資報告)
2、注冊地點:提供房產證或租賃合同
3、發起人當中持社工資格證(助理社工師或社工師)2-10人以上
其他都可以在民間組織管理局按照程序辦理即可。

③ 什麼是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就是社會工作機構。

社會工作機構是以社會工作者為主體,堅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規范,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方法和技能,開展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等服務工作的非企業單位。

社工機構是吸納社會工作人才的重要載體,是有效整合社會工作服務資源的重要渠道,是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的重要陣地。

(3)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擴展閱讀

社會工作機構的作用:

一、預防功能

可以通過社會工作者的入戶,了解服務對象的生活環境是否安全,是否有火災或觸電的隱患,服務對象是否患有疾病,家庭成員之前是否存在虐待或疏於照顧等問題。

二、支持功能

可以通過整合資源對有想法或初步成型的服務對象進行幫助,教育和就業是解決貧困的兩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有些服務對象可能有一定的想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擺脫貧困,但沒有資金或技能,這時社會工作者則可以提供就業援助,進行就業培訓,如科技文化下鄉等活動來幫助服務對象。

三、發展功能

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每個人都是可以得到發展的。專業社會工作高度認同這個觀點,在發展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對象所居住社區的潛力時,需要採用優勢視角,看清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對象所居住社區的資源和特長,有的放矢的進行幫扶,這就是扶貧精準化的一種體現。

④ 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關系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屬於社會服務機構,是主流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又屬於社會組織。這么說,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是社會組織分類中社會服務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
簡單的說一切非官方組織都是社會組織。

⑤ 如何加強和改善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能力建設

1、社會工作本土化任務
社會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服務與需要相配合。在社會工作本土化問題上這一原則仍然適用,即我們首先要考慮外部的社會工作進入某一社會文化區域的必要性,然後才能談及它的適應性改變——本土化。
毫無疑問,當行政性半專業化社會工作和民間互助系統能夠發揮作用並較好地回應社會需要時,引入專業社會工作的必要性是較小的。社會工作是合理配置資源並使其發揮效能的活動。它也是社會資源的耗費。當原有的、產生於本土的社會工作及助人系統仍然效能充分時,從異文化中引入哪怕是專業化的社會工作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為引入新的社會工作模式可能會費用高而邊際效益很小。
那麼,應該如何去評價本土化社會工作的效能呢? 制度理論認為,任何社會制度都是由人建構起來的,但是建構方式有不同。一些社會制度是人為設計並通過長期的推進而形成並發揮作用的。這種制度發揮效能不但需要強有力的推動,而且需要與之相應的經濟、政治條件相配合。因此制度建設是一種制度體系的建構過程。與之不同,另一些制度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長期的日常生活的基礎上,人們選擇了某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通過制度化過程,這種行為規范流傳下來,並在某種場合中發揮作用。如果說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屬於前者的話,民間互助系統則屬於後者。任何制度都有其生命周期,即有其效能增衰的周期性過程。當一種制度不再能有效地發揮效能時,制度改革、制度變遷的時機就到來了。
2、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策略
時至今日,討論社會工作本土化對中國內地已不是多餘的了,因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的急劇變遷已使原來「天衣無縫」的社會工作(助人) 體系產生了漏洞,原來被這一安全網保障的人已經預感到某種不安的威脅。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原有的這套社會工作(助人) 體系還在或強或弱地發揮作用,人們對之有時還有美好的回憶和企盼。於是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在原有制度仍在起作用的情境下發展專業社會工作,這是制度創新的過程。在中國內地社會工作本土化採取依靠原有體系、注重生活文化的策略或許是可取的。
所謂依靠原有體系有兩層含義:第一,中國內地沒有象許多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社會所擁有的民間社會機構,沒有專業化的社會工作隊伍,實際的社會福利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還靠政府、工青婦組織及工作單位。因此,具有國際經驗的專業社會工作進入中國內地就必須與這一原有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結合,而不可能去另建一套獨立的社會工作體系。第二,社會工作本土化是靠現在從事行政性、半專業化社會工作的人員進行的,這些人員領悟了國際性的專業社會工作的經驗,並將之與自己的工作相結合是社會工作本土化必由之路。當然,這里說要依靠原有體系並非排斥建立民間社會服務機構以作示範。基於上述理由,社會工作本土化要在如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對從事實際社會工作的幹部進行專業培訓,促使國際社會工作經驗與本土性社會工作的比較和碰撞。第二,分析兩種社會工作之異同,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強化它們之間的親和性。第三,在此基礎上從事社會工作實踐,擴大二者之間的相容性,以實現優勢互補。
所謂注重生活文化是說,社會工作說到底是對具體個人的幫助,是通過外部援助使有困難的人擺脫其困境的過程。助人方法要使受助者能夠和樂於接受,助人效果要由受助者來評判。於是了解受助者以往的生活境況及面臨困難的特徵,了解他對受助的看法,了解他以往對待受助行為的態度,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對於選擇助人方法和推進這一過程都十分有益和必要。實際上,在傳統文化和集體主義傳統影響下人們對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幫助常常會有不同的表現。中國人這種以助人者身份(與受助者關系) 來決定接受幫助與否及方式的文化特徵,在社會工作本土化過程中不能不給予充分注意。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工作本土化是一個伴隨著研究、分析和體味的復雜過程。
3、社會工作本土化的意義
中國的社會工作,並不是西方國家社會工作特徵的簡單復制,而是一個由眾多力量交互作用的社會建構過程。西方社會工作是在助人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與自下而上、先社會後政府的社會合作發展路徑相適應,西方社會工作走的是一條「助人實踐—專業教育—職業服務」的道路。[4]中國的社會工作是外部輸入的。從辛亥革命之際社會工作輸入中國,至今百年歷程,其間雖然有過零星實踐,但真正的社會工作制度建構起點是專業教育,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制度超前於制度化的專業實踐。從歷史與現實角度看,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進程是在教育為先的專業化和實踐為用的職業化基礎上推進的,是黨和政府站在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戰略高度上推進的,這是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現實特點,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工作制度建設的基本成效。
(一)實現政府部門與社會力量的多方聯合,進一步豐富社會工作的制度主體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將從部分公共福利和社會服務供給領域隱退,這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大勢所趨,也是社會工作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在「強政府—強社會」的格局之下,政府和社會要在強化「三種作用」即國家主體作用、社會組織協同參與作用以及基層組織能動作用基礎上,在社會工作、社會服務領域形成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
1)不斷優化政社合作關系

要強化國家在社會工作發展中的角色,強化政府在社會工作建設中的主體責任,主動協調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在資源配給上為社會組織提供必要的政策傾斜,在組織培育上為社會組織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在作用發揮上為社會組織讓渡足夠的發展空間,在行政監管上為社會組織營造寬松的制度環境。

2)加快推進事業單位體制改革

利用事業單位改革契機,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台。重點保證事業單位以社會工作為主體的專業基礎與發展方向,其他系統與行業服務機構參照民政系統事業單位社會工作崗位設置辦法,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保證服務崗位的專業屬性。

3)大力發展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支持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運行,並通過服務評估對其進行監督和約束;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專業的、靈活的和創新的服務回應政府支持,對社會做出交待,與政府形成良性合作關系。

4)注意發揮群眾團體協同作用

要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民辦社會服務機構的各自優勢,形成工作層次上有分工、工作內容上有交叉的連續服務體,形成既發揮傳統資源優勢又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元素的責任共擔的完整服務體系。

5)積極延伸城鄉社區自治觸角

進一步加大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崗位開發和從業人員能力素質轉換提升力度,使社區成為吸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重要載體,成為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陣地,成為城鄉居民享受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場域,成為優化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與重要抓手。

6)加快實現服務平台載體轉化

要充分發揮我國已經建立的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眾多社會服務機構和現有社會服務從業人員作用,通過開展專業培養、引進專業力量、改善人員結構、盤活機構要素、豐富專業實務等方式,使現有社會服務機構盡快轉化為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平台與載體。

(二)實現專業教育與職業能力的互補結合,進一步深化社會工作的制度內涵

專業教育是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起點。培養造就具有專業價值理念、較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方法技能的社會工作人才,形成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教育模式,是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在專業教育和職業能力建設方面,要堅持「六個並重」。

1)堅持國際通則與本土經驗並重

現代社會工作知識體系主要是外來的,但服務對象和處境卻是本土的。要充分尊重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經驗,總結梳理反映中國特色、包涵中國元素的社會工作理論框架和實踐模式,促進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滲透結合。加強國際經驗交流,按照「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動」的基本准則,在吸取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觀、理論、方法精華的基礎上,對其實行本土化改造,增強西方專業社會工作同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的融合,在社會工作全球化共識之中形成符合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工作教育模式。

2)堅持價值理念與知識技能並重

社會工作是以價值為本的專業。社會工作教育首先是專業價值培養與塑造的過程。要注重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培養,將價值觀融入實踐中進行反思與運用,並內化為社會工作者專業素養。價值與知識是社會工作的兩翼[8],價值給社會工作者以見識力和辨別力,知識給社會工作者以方法和技巧。要通過專業教育奠定社會工作的知識與價值基礎,實現價值基礎與知識基礎的辯證統一,實現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理論水平提升與價值理念強化並重,保持社會工作的專業生命力。

3)堅持院校教育與實踐培養並重

社會工作教育不僅要系統傳授社會工作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還要將價值理念與實務技巧統一起來,在實踐中檢驗專業水平。要改變學校教育的單一主導模式,積極為受教育者提供實踐鍛煉機會。社會工作教育機構與政府、社會組織要結成合作夥伴,加強社會工作實習基地建設,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融為一體,在實踐中積累實務經驗、強化實踐能力。要調整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明確社會工作教育機構的育人職責和社會組織的僱主角色和服務性質,建立育人機構與用人機構深層次供需對接模式,形成平等互利的制度性夥伴關系。

4)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重

專業學歷與職業經歷之間的脫節使中國社會工作陷入尷尬境地。很多實際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培養,而很多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人員卻又難以進入實際社會工作領域。要通過「職業轉化」、「專業同化」、「機構孵化」等方式促進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職業轉化」就是加強對實際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培訓,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就業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專業化的職業、職稱體系。「專業同化」就是要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使用、激勵、評價和培養等制度,通過轉化存量崗位資源、設置新崗位或替代原崗位將專業社會工作嵌入現有社會管理與服務體系中。「機構孵化」就是通過建立孵化基地等措施培育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使其成為專業社會工作者彰顯專業理念、施展專業技能、服務社會建設的平台和空間。

5)堅持專業引導與社會教育並重

社會教育主要是針對社會公眾進行的社會知曉度宣傳和認同感培養。要加強社會教育,利用電視、報紙、網路、廣播等媒體宣傳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傳播社會工作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專業社會工作的了解與認識,改變社會公眾的認識偏差,改變社會工作由少數人從事、為少數人服務、只有少數人理解和支持的困境,讓社會工作走出象牙塔,走入普通民眾的生活、融入普通民眾的工作,為廣大民眾接納、支持、承受、關心與需要,使社會工作從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實踐邏輯,轉化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物質」力量。[1]提高專業服務的及時性和實效性,通過滿足公眾個性化服務需求,兼顧傳統社會問題與現代社會問題的綜合解決,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鞏固社會工作專業地位。

6)堅持過程督導與效果評估並重

社會工作督導與評估作為一種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或程序,是有效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保證。要加快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督導和評估制度,在社會工作機構內普遍設立督導機構,聘請受過專業教育且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社會工作者擔任督導。同時,要加強對民辦社會工作機構行政領導、管理體制、工作方法、經費來源及收支情況,社會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職業道德、服務效果等方面的監督、指導和評估,切實保障服務對象權益。

(三)實現社會工作在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中的有機融合,進一步延伸社會工作的制度功能

發展社會工作、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國家針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處歷史方位、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為加強社會建設、優化社會服務、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做出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必須在積極融入社會建設、社會管理與社會服務大局中做好三方面工作,從而凸顯專業服務優勢、社會管理成效和群眾工作水平。
1)明確社會工作的功能定位
中央提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並把發展社會工作作為提供公共服務和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執政理念的轉變和執政方式的創新。社會工作的基本職能是服務助人,首要任務是通過提供幫助,使人們獲得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而不是對人進行管控。黨和政府在運用社會工作的同時必須給予合理定位,從而保證社會工作的健康發展與社會管理目標的和諧一致。要將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引入社會管理,以服務促穩定、以服務促和諧、以服務促發展,方能真正達至善治目標。要處理好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社會工作與現有社會服務之間的關系,通過對現有社會管理體系的嵌入與兼容,對現有社會服務體系的提升與轉化來推進專業化發展,社會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才能得到夯實與鞏固。
2)明確社會工作的內源動力
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進行互動的過程,二者之間的互動方式決定了社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最根本動力來源於服務對象。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工作的終極關懷對象,也是社會工作發展的動力系統、工作系統、控制系統和檢測系統。社會工作事業發展,必須立足本土,走依靠民力、發揮民智、服務民生的以人為本之路。要處理好社會工作與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辯證關系。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戰勝敵人的重要手段,[9]是建構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制度、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的重要資源。實踐證明,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重要時期、重大事項、重點活動的應急處理、緊急動員和力量積聚等方面的成效顯著。建構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模式,必須在引進西方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傳承本土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與方法,加強對群眾工作特點的研究。

3)明確社會工作的發展方略

社會工作產生並形成於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轉型期,處於復雜的非均衡系統中。要充分考慮中國漸進式改革特點,在整體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地區、行業實際情況,突出在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先行試點探索,將預防與發展性的社會工作服務進一步向農村及邊遠地區傾斜,促成地區間、行業間、城鄉間社會工作「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各有側重、互相銜接」的社會工作發展格局。

⑥ 創辦一個民辦社工機構需要哪些條件怎樣籌集活動經費呢

1、注冊民非企需要3萬(區一級)到30萬(市一級)的注冊資金,需要會計事務所出內具驗資報告;
2、發起人當容中有人持有助理社工師或社工師的資格證(區一級2人、市一級10人);
3、有注冊場地證名(房產證或者是租賃合同);
4、法人代表無犯罪記錄。
以上四點是比較嚴格的要求,其他的諸如章程啊、各類手續啊,你到民間組織管理局都可以辦理。
活動經費現在有政府購買服務,可以參加競標,當然最好能夠和政府相關官員有一些熟悉;另外廣州市的民非企可以在備案之後進行公募。

⑦ 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屬於企業還是社會團體還是其他

我國民辦社會服務機構按照設立的法律依據,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

1、民辦非企業型機構,其成立的法律依據是《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這也是我國民辦社會服務機構的主體。

愛心媽媽高淑珍為殘障兒童申請成立的特殊教育學校就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

2、基金會項目型機構,其成立的法律依據 是《基金會管理條例》。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 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而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基金會是對興辦,維持或發展某項事業而儲備的資金或專門撥款進行管理的機構,一般不直接提供社會工作服務。但目前國內很多基金會紛紛開展了一些歷時數年的「項目」。

這些項目有明確的目標、確定的人員、穩定的資金和一定的組織形式,雖然沒有注冊,但儼然就是一個個社會服務機構。

比如,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大愛清塵基金」項目,就是由著名記者王克勤於2012年3 月發起的,專項救治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缺失救助與關心的中國600萬塵肺病農民,該項目已吸引了一批社會工作者參加。

3、社會團體型機構,其成立的法律依據是《社會團體登記條例》,社會團體是由公民或法人根據《社會團體登記條例》設立的,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這里所說的社會團體是指以學會、研究會、促進會、聯誼會、聯合會等命名的體制外組織,而不包括工青婦等體制內群眾團體。

(7)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擴展閱讀:

政府對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扶持:

廣州市民政局網站近日發布《廣州市對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共財政基本支持實施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對該稿的意見。

《辦法》規定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資助方式分為一次性資助和以獎代補兩種方式。一次性資助擬最高資助20萬元,對於符合要求的社會工作項目,最高給予該項目經費的30%。

《辦法》對資助對象做出了明確規定。資助對象是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即經依法在廣州市和各區(縣級市)民政局注冊登記,以社會工作者為主體,開展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等服務工作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或社會團體。

申請資助的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需滿足社會工作專業人員不少於5人、6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配備1名社會工作專業督導人員、具有完善的內部治理和財務管理制度等條件。申請以獎代補的項目,應是社會工作培訓、社會工作交流、社會工作研究以及專業服務等項目。

申請的項目未使用財政資金,且成績突出。根據《辦法》規定,一次性資助用於機構設備購置、辦公場地租賃、人才培養等基本經費支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金會管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優秀民間社工機構最高可獲資助20萬元

⑧ 我想開一家民辦社工機構,怎麼開

一般的要求:

1、注冊民非企需要3萬(區一級)到30萬(市一級)的注冊資金,需要會版計事務所出具驗資報權告;

2、發起人當中有人持有助理社工師或社工師的資格證(區一級2人、市一級10人);

3、有注冊場地證名(房產證或者是租賃合同);

4、法人代表無犯罪記錄。

以上四點是比較嚴格的要求,其他的諸如章程啊、各類手續啊,你到民政局都可以辦理。

各地要求有所不同,詳情請咨當地民政局。

⑨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單位性質是什麼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單位性質,屬民辦非企業單位。活動經費現在有政府購買服務,可以參加競標;民非企也可以在備案之後進行公募。

社工,是指社會工作,是由英文 Social Work 翻譯過來的,它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務於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在國際社會,這類活動還被稱為社會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

由於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結構不同,具體問題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因此人們對社會工作內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會(IFSW)曾於20世紀90年代進行全球調查,發現各國對社會工作的定義大同小異。

我們可以說,社會工作是在一定的社會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據專業價值觀念、運用專業方法幫助有困難的人或群體走出困境的職業性的活動。

(9)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擴展閱讀:

服務人群

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老年人服務、婦女社會服務、康復服務、社會救助、就業服務、心理健康輔導、家庭服務、醫療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矯治服務、城鄉社區發展、軍隊社會工作、企業社會工作,涵蓋14個服務領域。

(1)從困難人群到需要人群

(2)從個人到社區和社會

(3)從關注社會問題到關注社會和諧發展

主要服務對象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表現在經濟能力、政治能力和社會地位、受保護情況方面的缺乏與缺失狀態下。如老年人、兒童、婦女、殘疾人等。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助人的活動

參考資料:

網路-社會工作機構

⑩ 開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需什麼條件

(一)設立來人中至少自有一人取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或者至少有兩人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

(二)有規范的名稱、必要的組織機構和場所。

(三)擬聘用的專職工作人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取得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者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或者具有社會工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10)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擴展閱讀: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意義:

1、社會工作機構是以社會工作者為主體,堅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規范,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方法和技能,開展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等服務工作的非企業單位。

2、社工機構是吸納社會工作人才的重要載體,是有效整合社會工作服務資源的重要渠道,是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的重要陣地。

3、促進民辦社工機構發展,對於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及其人才隊伍建設,預防和解決當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推動政府轉變職能,創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式,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工作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市社會工作服務條例

閱讀全文

與全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