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作文常识 > 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的文学常识

发布时间:2020-11-25 07:11:16

A. 鲁迅的文学常识急用 谢谢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小说集:

《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

《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

散文集:

《野草》1927年7月,北京新潮社。

《朝花夕拾》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

向左转|向右转

(1)鲁迅的文学常识扩展阅读

文艺影响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网络全书。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

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的翻译了外国的文学作品、科学自然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美术爱好者鲁迅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理论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极大的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学术影响

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一方面,鲁迅运用西方的文学观念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撰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其不仅结束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时代,也创造了文学史著作的典型范例,“为后学开示无数法门”,郭沫若将其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称为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双璧。另一方面他整理校对勘正了《古小说钩沉》《嵇康集》《汉画像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数十部古籍,为后世的古典文学研究留下了一笔巨大财富。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他与同时期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政治影响

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尔后国民党统治之下又大胆披露其黑暗统治。三十年代又与共产党内左倾的错误文艺路线进行斗争,其后与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合作成立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鲁迅作为左联的盟主领导左联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文艺妄图绞杀无产阶级文艺的阴谋。

B. 鲁迅的文学常识

一、人物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作品简介

主要作品:《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短篇作品《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新青年》月刊。文中讽刺了中国封建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最终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中篇作品《阿Q正传》,它描写了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革,并透过农村中贫穷雇农阿Q的艺术形象,影射人性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等。

三、人物生平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宣统二年(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2月17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作《为了忘却的纪念》怀念柔石。

(2)鲁迅的文学常识扩展阅读

鲁迅的故事:

1、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2、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3、白红小象

林语堂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鲁迅先生在中国的难能可贵,誉之为“白象”。因为象多是灰色,遇到一只白的,就视为国家珍宝。许广平在与鲁迅分居两地互通书信时也时常称他为“小白象”,鲁迅在与之信中偶尔也用以自称。

4、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5、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C. 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3、《朝花夕拾》中,作者全用第一人称叙事。

4、《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后三篇写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

5、《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6、《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里,鲁迅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 鲁迅代表作及文学常识

前面是书名,后面是书里作品

鲁迅作品欣赏
小 说

呐 喊 《呐喊》自序 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 故乡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风波 白光 一件小事

彷 徨 祝福 弟兄 离婚 伤逝 长明灯 孤独者 在酒楼上
故事新编 铸剑 理水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 草 《野草》题辞 秋夜 风筝 过客 腊叶 好的故事 雪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死火

朝花夕拾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父亲的病 琐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杂 文 集

坟 《坟》题记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写在《坟》后面
热 风 六十三 “与幼者” 六十六 生命的路
华盖集 夏三虫 战士和苍蝇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连环图画”辩护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自选集》自序
祝中俄文字之交 为了忘却的记念 非所计也 学生和玉佛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伪自由书 天上地下
准风月谈 夜颂
花边文学 化名新法

且介亭杂文 儒术 说“面子” 脸谱臆测 随便翻翻 答《戏》周刊编者信
病后杂谈之余 《且介亭杂文》附记 门外文谈 中国语文的新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运命 病后杂谈
论俗人应避雅人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答国际文学社问 阿金
《且介亭杂文》序言 拿来主义

且介亭杂文
二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 “招贴即扯” “寻开心”
人生识字胡涂始 “文人相轻”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论“人言可畏” 再论“文人相轻”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名人和名言 三论“文人相轻” 四论“文人相轻”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不应该那么写 什么是“讽刺”?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辑》序 叶紫作《丰收》序 隐士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京派”和“海派”
“题未定”草”(一至三) “靠天吃饭” “题未定”草〈五〉
萧红作《生死场》序 “题未定”(六至九) 论讽刺 论新文字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且介亭杂文
末编 半夏小集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白莽作《孩儿塔》序 死
女吊 我要骗人 写于深夜里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集外集 《集外集》序 鲁迅自传 选本

集外集拾遗 上海所感 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

两地书 《两地书》序言

E. 鲁迅的《风筝》的文学常识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深受虐杀,不仅认为我是对的,且无任何怨恨而深沉感慨。同时也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当他私自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作者描绘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时这样写道:‘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当“我”彻底毁坏了他既将完工的风筝,傲然走出时,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作者对其它并未着力渲染,只是抓住小兄弟的表情神态,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另外,文章的心理描写也很出色。如作者在写“我”时,主要抓住人物我心理描写,着重写了“我”的沉重的。心情、谋求补过的方法,以及补过不成后感受。这些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我”的悔恨与悲哀,尤其是当“我”向小兄弟提起儿是的这桩旧事时,弟弟却惊异地问:“有过这样的事么?”显然,他已经“全然忘却。”这一笔的含义的深刻的,它意味着直到作者写此文时有的人对封建思想的奴役还不觉醒。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
亲情,自省!

F. 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题目中的“我”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鲁迅先生以(笔 )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 先驱 )。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G. 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回阶级文学家,思想家答,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诗歌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续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H. 谁能把鲁迅的文学常识很完全的告诉我阿 书上的都不全阿

你的这个问题太大了,如果我给你详细说的话,我想要几天了.

我现在有些时间了,给你仔细说说关于鲁迅
先说杂文集吧:
《热风》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大都是一些短评,写于1918年-1922年,是"五四"的高潮时期.
《坟》是鲁迅的第二部杂文集收录的是1907年-1925年的论文或随笔,时间跨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华盖集》是第三部杂文集,主要是1925的作品.
《华盖集.续篇》是第四部杂文集,主要是1926年的作品.
《而已集》1927年"四.一二"政变,文风也有所改变.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曾被禁过,改为<不三不四集>)》、《且介亭集》、《且介亭二集》、《且介亭末篇结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许广平编)》、《集外集补编(鲁迅的研究者编)》

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杂文,小说只占他创作中的一小部分:
《呐喊》是鲁迅写于1918--1922年的15篇小说,收录了《狂人日记》、《药》、《故乡》、《白光》、《孔乙己》、《阿Q正传》等
《彷徨》写于1924年--1925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退潮之后,当时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复古势力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疯狂的反扑,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有右翼开始分化出去,中间派处于动摇彷徨的状态.收录有《伤逝》、《离婚》、《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家的庭》等共11篇小说.
《故事新编》收录历史小说8篇,写于1922年-1935年.包括《补天》、《奔月》、《铸剑》、《起死》等.

再有鲁迅还有一个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4年-1926年间共23篇,包括《过客》、《淡淡的血痕》、《一觉》等.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的散文结集共10篇.包括《藤野先生》、《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二十四孝图》等.

I. 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J. 鲁迅相关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后于1984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阅读全文

与鲁迅的文学常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长城课程导学 浏览:795
公办和教办 浏览:69
上海高职院校公办 浏览:949
廉江市第九小学校长 浏览:264
1984年小学5年级几门课程 浏览:536
中小学生物考试总分 浏览:582
运城小学入学难吗 浏览:245
中小学劳技活动制度 浏览:328
大祥区公办幼儿园 浏览:909
2019宁波中小学生招生 浏览:88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浏览:500
学习小升初 浏览:5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知识点讲解 浏览:65
小升初美术试题及答案 浏览:5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浏览:244
小升初语文附加题 浏览:93
育才中学公办 浏览:616
小学书法公开课教案 浏览:751
陪伴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87
教师节金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