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師生 > 怎樣指導中小學生撰寫生物科學小論文

怎樣指導中小學生撰寫生物科學小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6 11:53:11

A. 如何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寫科學小論文

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教學。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發展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實驗,自主總結,寫出一份小論文,因此,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歸納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不在乎字的多少,在乎探究的過程和科學得出的結論。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一、選小論文的題目
寫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研究什麼好呢?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沒有發現什麼新奇現象。再說,我想研究的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寫了沒多大意義。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
1.問題探究法。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睡覺可以解除疲勞,恢復精力,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
2.課堂延伸法。比如學習了蚯蚓與光、溫度及水分的關系,還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如蚯蚓有眼睛嗎?蚯蚓長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鬆土能力等。
3.偶然發現法。某一天,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4.教師指導法。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想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請教老師,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二、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選題確定後,就可進行取材與分析了,具體內容為制訂探究計劃,收集整理資料,深入實地觀察,進行實驗,分析各種材料,歸納得出結論。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比如昆蟲的後腿有什麼作用?同學們可捉來了蝗蟲、蜢蚱、蟋蟀等幾種昆蟲,分別將它們的後腿切斷,通過反復實驗,觀察比較,會發現了昆蟲的許多特殊功能。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須明確考察目的,准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於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後,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並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第一,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第二,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然後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後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要從材料中找出規律、找出共性,從而得出結論,這樣才使得論點論證充分,有較強的說服力。
三、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簡明」是指標題要精煉,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題,做到言簡意駭。
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正文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准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採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以及對某一問題的建議。
小論文的初稿完成後,還要反復修改。看開頭是否簡明扼要,論據是否典型真實,論證是否符合邏輯,論點是否新穎一致,段落是否銜接自然,語言是否通順准確等。改好後再讓同學和老師幫助修改,逐步完善。
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以實驗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索性的實踐活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廣闊的空間。通過學生的自主實驗,探究學習,總結歸納,培養了學生創新潛能,開發了學生的大腦。作為一名科學老師,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為祖國培養科研性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

B. 怎樣培養中段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策略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課堂上,還可以在生活和實踐中學習。應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以進一步了解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探究其中的奧秘,使自然科學從生活走向課本,從課本走向社會。我認為適時地讓學生動手寫科學小論文是對課堂教育很好的補充和延伸,既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實踐、探索創新等能力,又能與新課程標准接軌,完整地體現知識獲取的過程性、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體現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促進學生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形成。下面就談談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的意義和途徑。
一、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的意義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些學生特別是女生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對科學課不感興趣,原因是他們往往弄不懂其中的來龍去脈,或是怕動手操作,畏手畏腳。如果指導他們在課外多觀察、多動手操作,自己弄明白其中的道理,那麼就會逐漸樹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從而激活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情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迸發出學習慾望甚至是創造的火化。如學了大氣壓強後,叫學生做嘴叼空瓶或紙片托水的實驗,親身體驗大氣壓強,並寫出一點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
2.培養學生的能力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多數學生往往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熟視無睹。如夏天吃棒冰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很少有學生會去關注棒冰拿出冰箱後外包裝上會出現很多水珠甚至是白色的霜,也不會注意吃棒冰時周圍還會有「白氣」飄動。當上課老師講到這些現象時,他們只是覺得好象有,但不甚清楚。這時可叫學生課外買支棒冰好好地去研究一番,他們會饒有興趣地去觀察老師講過的這些現象,同時觀察到吃棒冰時對著風就化得快,還會思索:如果在冬天是否會有相同的現象呢?有同學就通過他們的所見所想整理成《吃棒冰的科學》。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有目的地注意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把生活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養成積極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們談學《科學》的感受時說:「老師,您講給我們聽,我們都忘了;您做給我們看,我們都知道了;您讓我們自己去做,我們都掌握了。」寫科學小論文同樣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實驗獲得第一手資料,雖然課外實驗沒有像課內實驗那麼完備,但更具靈活性和自主性,學生很樂意利用家中的瓶瓶罐罐、油鹽醬醋等簡便材料,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個小實驗。如用廢塑料瓶研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告訴學生所需的材料,讓他們自己設計方法和步驟,自己動手做,並把看到的現象記錄下來,然後寫一篇自己命題的小作文。有同學寫出題為《廢塑料瓶的妙用》的小論文,為了說明「妙」,他還把普里斯特利實驗改裝了一下,設計一組對照實驗,用水草和魚在光下研究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當然實驗有時不可能一次成功,也不一定十分精確,所以要鼓勵學生多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探討,要經得起挫折和失敗,讓他們在克服困難中體驗學習的歡樂,訓練操作的技能。
(3)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在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中,通過寫調查報告、觀察日記等小論文既增加了他們的社會閱歷,又豐富了他們的課餘生活,使學生從課本走向社會,也使他們獲得許多在課本上、老師那裡學不到的知識,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實踐的習慣。如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氣象站和消防隊的救火演習等。而且這樣的實踐給學生很大的空間,自主性強,學生可自由發揮,提出不同的問題,發表不同的見解,容易形成新舊知識的聯系,實現知識的遷移,既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又使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4)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雖然寫小論文不一定要有很精巧的構思、很華麗的詞藻,但也要求學生語言表達的通順、准確,思維要有條理性和邏輯性,注意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經常練筆學生會形成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5)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能力。初中科學本身是一門綜合學科,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寫小論文還需聯系語文、數學、社會等學科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學科間的知識滲透,使他們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對自然現象進行系統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層面的描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提升學生的品德
「實踐出真知」。自然科學知識大多是前人經長期觀察、多次實驗再經分析、推理而得的真理,所以在學生獲得素材的活動過程中能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堅持不懈的科學態度。而學生在寫小論文的過程中,又能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逐步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能源」教學後,可布置題為《你在做飯時想到的》、《省柴灶的思考》的小作文,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能源意識。又如「人類與環境」教學後,可作《談談一次性筷的利弊》、《地球的眼淚――酸雨》的命題小作文,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的途徑
1.實驗途徑。實驗是學習自然科學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教學中,幾乎每節課內容要運用實驗方法進行探究,在課後又有許多的小實驗和興趣實驗,學生對實驗活動也很感興趣,而運用實驗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與方法結合日常生活的各種事物與現象,學生就能寫出較好的科學小論文。如學了「植物」後學生學會了製作臘葉標本,他們採集了不同的葉子製作標本,同時嘗到了製作過程的成功與失敗,寫成了《我怎樣製作臘葉標本》小論文。學生很喜歡利用家中的物件、廢棄物做課外小實驗。如學了「光」後學生利用玩具激光發射器和蠟燭作光源,老花鏡的鏡片和裝水的圓形酒瓶作凸透鏡,近視眼鏡的鏡片作凹透鏡,做了光的反射、折射等實驗,完成了《光學實驗在家中》的小論文。
2.觀察途徑。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通過觀察活動可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觀察也是學習科學課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教師可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和自然現象,如動植物特點和生長活動等現象,天文、氣象、地質等現象,衣食住行所需物品的結構特點等等。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特點以及觀察過程和觀察方法詳細地記錄下來,便成為科學小論文。如學了「植物」後,知道馬鈴薯是莖,胡蘿卜是根,但它們都有一個個的「小凹陷」,學生不明白鬍蘿卜為什麼是根而不是莖;馬鈴薯可發芽,黃豆種子也可發芽,莖和種子發芽所需的條件有何不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把這三者都放在潮濕的環境中逐天觀察,然後叫學生記下過程和觀察到的現象,便可寫成《根、莖、種子的區別》的小論文。又如學了摩擦後,可指導學生觀察自行車及生活中哪些是利用摩擦,哪些要減小摩擦,如何增大和減小摩擦等,記錄下來就可寫成《摩擦就在我們身邊》的觀察報告。
3.調查途徑。調查是通過查閱資料文獻、觀察、訪問座談等手段來取得研究所需材料,從而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先制定周密的調查計劃,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方式,再具體實施調查。盡可能取得所需資料,作好調查記錄,然後再整理分析資料,寫出調查報告。如學了「人類與環境」後,可指導學生實地考察本地區的公廁與垃圾桶的衛生情況。要調查各個公廁和各居民區垃圾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可向當地環保部門和居民了解各種情況,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整理即可完成《我市公廁和垃圾桶的衛生狀況》的調查報告。
4.寫讀後感途徑。教材中有許多介紹偉人的故事和科技動態的閱讀材料,還有些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觀念意識相聯系,這些都是讓學生寫讀後感的好材料。如學了「桿枰」後,結合生活中短斤缺兩的現象,布置《桿枰能稱人心》、《桿枰的學問》等命題小作文。當學了「焦耳定律」後,完成《四百次和四十年的思考》的讀後感。
當然,這幾種途徑並不是孤立的,有時要通過幾種途徑的綜合運用才能寫出較高質量的小論文。
通過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既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還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認為在新課程標准下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是以「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徵的新的學習方式在初中科學課中的完整體現,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養成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因此,指導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C. 請大哥哥、大姐姐們,指導小妹妹如何寫科技小論文

方法引導:怎樣寫科技小論文「小論文」是模擬科學研究的方法,制定課題、進行考察、觀察或實驗,分析其結果,得出結論,最後寫出的報告,是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手段之一。寫「小論文」首先要選好題目,有一個明確的論點,題目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有創造性。其次要有一個全盤的計劃,如考察一個池塘的植物,那就要制定在這個池塘怎樣選點,考察哪些內容,需要什麼樣的器材,考察安排等,要有個計劃,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第三就是考察、觀察或實驗的過程,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做到一絲不苟。要注意及時收集有關原始記錄,數據要真實和完整。最後,要對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觀點及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小論文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制定課題、考察或實驗、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寫出報告」是基本的步驟喲!

D. 如何指導學生寫出高水平的生物科技小論文

就可進行取材與分析了、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創新能力.實地考察,探究學習,還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作出假設,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放在家裡飼養觀察,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還可以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一。 3,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所謂「簡明」是指標題要精煉,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歸納得出結論,必須明確考察目的,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去偽存真? 2,不要多,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論證是否符合邏輯,而要精。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孤獨地在一邊游,並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具體內容為制訂探究計劃,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准備好必需的工具。 第二。 3。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實地勘探等方式、樣品。包括調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考察過程中,就可以開始撰寫了,依研究內容,分析各種材料。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再說。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做到言簡意駭、葯品、採集的標本等!但他也真怪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教學。最後,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睡覺可以解除疲勞,後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 4,論據是否典型真實,寫了沒多大意義、動腦,從而得出結論,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儀器,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忽然。 第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觀察,富有吸引力,自主實驗,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眼,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在乎探究的過程和科學得出的結論,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有的同學說.直接觀察、實驗,有較強的說服力、操作能力、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歸納性: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考察,其它長成了癩蛤蟆.問題探究法,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選小論文的題目 寫小論文的第一步、動手」.課堂延伸法。 第一。作為一名科學老師。應注意的是,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後.動手實驗,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收集整理資料、蟋蟀等幾種昆蟲、現象要寫清楚。通過長期觀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廣闊的空間。 小論文的初稿完成後,你就得去查資料、解決問題部分,這樣才使得論點論證充分,自主總結、家長等。 三,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蚯蚓長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要從材料中找出規律,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教師指導法,這就是選題,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考察前。有些材料由於時間,歸納總結的能力。 正文即分析問題,寫出一份小論文、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訪問,既要概括全面、實驗動手能力: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生活用具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比如學習了蚯蚓與光,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蜢蚱。 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他感到奇怪。文字要簡潔生動、發現的現象,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又能突出主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不一會兒。 1,因此,沒有發現什麼新奇現象,培養了學生創新潛能,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一般來說,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你可去請教老師,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觀察時要認真仔細?同學們可捉來了蝗蟲,語言是否通順准確等,還要反復修改,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我想研究的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查閱資料,然後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 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 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以及對某一問題的建議。在日常學習,段落是否銜接自然。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不能先定論點。讓學生以實驗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索性的實踐活動。 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考慮研究什麼問題,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 2,恢復精力,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並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一定要把時間,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研究分析,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溫度及水分的關系,研究什麼好呢: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偶然發現法、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後。 4。某一天、圖解,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數據材料要准確,深入實地觀察。改好後再讓同學和老師幫助修改,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實驗,通過反復實驗。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考察過程、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層次清晰、推理得出結論等,想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地點,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不在乎字的多少。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論點是否新穎一致。比如昆蟲的後腿有什麼作用,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實驗,條理分明。 二,觀察比較:如蚯蚓有眼睛嗎,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以及相互聯系,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找出共性,以增強說服力;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不可能親自去觀察?有的同學說、數據的來歷,分別將它們的後腿切斷,進行實驗,實驗過程,開發了學生的大腦、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逐步完善。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選題確定後、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創新能力、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總結歸納,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 (一)取材 1、鬆土能力等,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看開頭是否簡明扼要,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判斷,會發現了昆蟲的許多特殊功能,為祖國培養科研性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

E. 小學生科學小論文怎麼寫

普通論文方法 1.觀察2.提問3.試驗4.請教5.結論

範文 魚會說話嗎?
您相信魚會說話嗎?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我想知道魚是否會說話?
我家買了兩條小金魚,一條是全黑的,黑的叫樂樂,因為它很快樂。一條紅白相間的名字叫欣欣,因為它懂得欣賞,很好玩吧!他倆生活在魚缸里,這個魚缸可「非比尋常」。裡面有山、花、樹、貝殼、彩色石頭……。很美吧!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點左右,我正要去餵食,我看見這么一個現象,我把魚食撒到魚缸里,樂樂吃了一點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點15分,我看見魚缸里的貝殼反過來了,小欣欣看見了,好像以為它——這個小貝殼要死了,連忙游過去,用它的頭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鍾,它就不抵了,它游到樂樂旁邊,用自己的尾巴掃了掃樂樂,然後互相碰了一下頭,樂樂和欣欣一起游過去,把那塊貝殼一起弄回原樣了,這一點證明了「團結力量大」。
通過兩次的觀察,讓我知道了人類有人類的表達方式和交流語言,動物也有自己王國的表達方式和交流,這也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不團結,那麼你將一無所有,朋友之間的友誼真偉大。同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發現,但是不能因為你在動物身上作試驗,就傷害小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詳細方法 (一)題目
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l報、第2報之類。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署名
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文章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引言
是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材料與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處理方法等。以上細節已經提醒過您。

(五)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敘。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取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六)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白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結語或結論 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參考文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本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與觀點等。

(九)致謝
指導者、技術協作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致謝對象。致謝應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致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致謝前要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全文。常放篇首。要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摘要就像看到了全文的縮影,或者看了摘要就想繼續看全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F. 生物科學小論文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G. 如何寫科學小論文

一、什麼是科技小論文
一些同學把寫科技小論文看得很平常,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技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內容要短一些,不要過於高深。 科技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技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三種要求 。 1、科學性。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當然,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新穎、獨到而又論據充分、言之有理的見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創造性。 3、實踐性。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二、撰寫科技小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論文是學生科學研究的總結,而不是文學作品。小論文的寫法有一定的規范性,它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題目:題目要與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對題。題目要求簡潔、新穎、吸引讀者。如《為什麼鹹蛋黃會出油?》這個題目簡單明了,吸引讀者。研究的題目不能太廣,或過於深奧,不然無從下手。 2、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簡單說明進行該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樣想到要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寫清考察和觀察對象、實驗的材料及材料來源;採用什麼研究方法以及具體研究步驟;使用了哪些儀器等,這都要如實交代清楚,以便經得起他人的重復試驗。 4、結果:是論文的論據部分。除了用文字,還可用表格中的數據,圖片,照片,這樣具有說服力。數據的真實可靠是實驗研究的關鍵所在。 5、討論:這是論文的論證和論點部分。通過實驗得出了什麼科學結論。並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說明。論點必須是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為依據,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如果脫離實際,故意擴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論文的科學性,結果將會失去論文原本的真實性。 本次的科技小論文選題可以參考叢書的有關課題,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手段。也可圍繞自己勞技創意和製作過程等方面內容進行論述。
編輯本段寫一篇科技小論文的注意事項
一、 選好課題
撰寫科技小論文,首先要考慮寫什麼,也就是課題的選擇。選擇課題是寫好論文的關鍵。要注意以下原則:價值原則,即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要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指導和參考的意義;可行原則,指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個人的專業知識、理論修養、知識面、手頭資料、實驗條件、周圍環境,不可貪大求深,應該量力而行;新穎原則,指課題應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過但未解決或完全解決,要注意「文貴創新」。
二、 擬定題目
文題如目,好的題目能夠叫人拍案叫絕,一眼難忘。它好似推銷產品的廣告詞,對吸引讀者起著關鍵作用。好的科技小論文題目要講求三個字:准、小、新。准,指的是題目要用精練的文字將論文內容確切的揭示出來。如某位同學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濃度》,一看題目,就可以知道論文闡述的內容,一目瞭然。小,指的是題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隨之明朗,容易寫得集中、緊湊。題目過寬,往往由於我們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圍窄,專業知識不深,而難以駕馭。如某位中學生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靜電除塵黑板擦的研究與製作》,題目小且具體,學生可以作深刻的闡述。新,指的是力求在題目中透露出新鮮的立意。選題新鮮,才有閱讀價值。沒有獨特的見解,沒有新的發現,即使表達再好,論證再有力,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三、 寫好開篇
文章開頭處於定調的特殊位置,歷來為寫作者們重視。古人雲:」若起不得法,則雜亂浮泛」。開頭部分雖短,卻是全篇的有機組成部分,提示作者的思緒和對眾多材料的截取,因此落筆之前必須對全篇有總體把握。 科技小論文的開頭,不一而足,並無固定的格式,但卻有章法可循,這就需要對各種開頭的技法細加領悟,根據寫作實際靈活運用。 1、 例題引路法 寫作科技小論文,開篇引題,顯示了研究問題的實在性,激發讀者順藤摸瓜的願望。如某同學撰寫的《一道容易解錯的力學題》一文,作者開頭就擺出了一道同學們很熟悉而又容易出錯的力學題,並將錯誤的解答過程陳述給讀者,引起讀者的強烈的興趣,而急於讀完全文,以知道這道題究竟錯在何處。 2、 揭示背景法 將研究的問題,放置到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讓讀者在較高的層次體味其研究的意義乃至方向性。如《鄉鎮工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一文是這樣開頭的:「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使農村經濟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在一些發達和比較發達地區,鄉鎮企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日益突出。 這一開頭就將研究的問題與命題的發展趨勢,當今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緊扣一起,使人們認識到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 3、 指出危害法 許多爭鳴、糾錯的小論文,常常指出某些弊端,讓人們驟然心驚,曉知解決問題的緊迫性。 4、 概述論點法 在前言部分,作者將主要觀點集中呈現給讀者,給人一種整體感,這無異於交給讀者一串鑰匙,往下閱讀便是嘗試去打開一扇扇大門。 5、 設置疑問法 設置疑問主要是給讀者留下懸念,讓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迫不及待地關注研討的問題。 以上是寫好科技小論文開頭的五種方法,值得說明的是開頭的方法不勝枚舉,且各種方法常常是有機結合,滲透並用。
四、 分述要點
經驗材料繁多復雜,怎樣使它們井井有條地統一於中心論點呢?在小論文的主體部分,採用分條論述的方法,往往得心應手。這種寫法的好處是條理性強,層次清楚,給人全面深刻的立體感。當然,每個觀點,都必須是深思熟慮的結晶,概述性要強,客觀性要強,創新性也要強。
五、 用好材料
科技小論文不是簡單地將手頭材料羅列成文,深透的說理,規律的導引是其本質特徵。觀點和材料是相輔相成的,論文的價值體現在論題的價值,論題的價值又通過材料的論證體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就會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技小論文。
六、文稿寫作常識
為了減少編輯發稿時的困難,也為了減少論文排版時的差錯,作者在撰寫科技小論文時,還要注意掌握一些文稿寫作常識。 一般來說,要注意以下問題:文稿用標准稿紙書寫清楚(或者用電腦列印)。每格一字,標點單獨佔一格。不需排印的說明文字一律用鉛筆標注。書寫時應使用規范的簡化字,防止錯別字,更不要杜撰生字。除成語、古文和引用文獻的數字外,一般數字用阿拉伯數字。公元的世紀、年、月、日、時、分、秒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簡寫成99年)。五位以上的數字可用「億」、「萬」作單位。四位以上的數字連寫,不用分節點;外文字母、化學符號等要寫得端正清楚。外文應用印刷體書寫,大小寫必須分明,並用鉛筆標明玩兒文種,正斜體和上下角標。此項內容請以中學教材中的寫法為准,化學結構式中各個線條位置的排列必須准確;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應另行居中書寫,並使用規範字體;使用規范的標點和其它的符號。書寫時,破折號占兩格、省略號占兩格、連接號佔半格,其餘符號佔一格。並注意頓號、逗號、冒號、分號、引號的書寫位置;文稿中涉及到的計量單位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文字敘述中用法定漢語名稱;文稿中的表格應由作者填寫清楚。表號和表名一般在表前,說明在表後。同一表格另頁再寫時,前面應註明「續表」字樣。表內文字末尾不加標點符號,回行頂格;文字能敘述清楚的內容,一般不用插圖。使用插圖必須起到圖文並茂的作用。要注意文字與插圖的銜接搭配,插圖均應按序編號。 科學小論文的類型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編輯本段科技小論文
範文1:樹干為什麼是圓的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樹乾的形態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干為什麼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干有哪些好處?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閱了有關資料,了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著,我們圍繞樹干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干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干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點。 經過實驗,我們發現:(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稜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小;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稜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干,矮個圓錐體形樹干承受風力最大;(3)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影響著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干,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度更大;(4)樹干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干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干不易受到破壞。 以上的實驗反映了自然規律、自然界給我們啟示:(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可用於建築方面,例如角鋼等;(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的建築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桿等。 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了樹干呈圓錐狀的奧秘,增長了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系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了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範文2: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於是,我就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再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物理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範文3:醋對花卉有什麼影響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花卉則能凈化生態環境,並美化我們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過,醋和花卉有什麼關系呢?我們懷著好奇心,開展了這個課題的探究。據富有種花經驗的人告訴我們,對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長,增加花朵,而且花艷葉茂。這一點我們在實驗中很快就證實了。 濃度不同的醋溶液,對花卉有不同的影響嗎?這是我們第二階段的實驗。我們選取長勢相同的滿天星、報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為四組,每組(三盆)各有三種花卉,分別編號、貼上標簽。同時,我們取食用白醋配製成1%(pH值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種濃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別給三組盆花固定噴灑一種醋液,第四組盆花灑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觀察記錄花卉的生長情況。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噴灑低濃度醋液(pH值≈6)對這幾種花卉沒有明顯影響;噴灑中等濃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顯長得比其他幾組好,花苞多,開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較濃艷,花期也延長了;噴灑pH值2-3的高濃度醋液後,反而使花朵過早凋萎。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可以告訴你:種花時適當噴灑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長得更好。不過要掌握好醋液的濃度,醋酸過濃則會傷害花卉。
編輯本段著名獎項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環保總局、體育總局、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聯合主辦的青少年學生科技競賽和展示。它創立於1982年,開始是每兩年一屆,而後改為每年一屆。每年參加各個級別的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的中小學生有1000多萬,在每一屆國家級大賽上,有來自中國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400多名選手帶著他們的研究項目參加11個學科的競賽。每一屆大賽還邀請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參加。還有各地的教師、官員、志願者和評委參與其中。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原名為「生物百項活動」,開始於1989年,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每兩年一屆,至今已經舉辦了六屆。在已經舉辦的十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中,有近2400名中小學生直接赴舉辦地參加了全國總評活動,共有近2000項青少年發明作品和1000多篇青少年學生撰寫的論文獲獎。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組成)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現已成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序列中一項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的「重點工程」,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科技界和教育界、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它的基礎是建立在中小學校、各級青少年科技中心和少年宮里形式多樣的「發明活動小組」、「小發明俱樂部」、「青少年發明學校」、「青少年發明愛好者協會」。每年大約有1500萬中小學生參加活動。 為適應時代的發展,使21世紀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更加適應未來後備人才培養的需要,更大限度地發揮現有教育資源的作用。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決定,從2002年開始,將 「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已舉辦6屆)與「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舉辦10屆)」進行整合,屆數相加,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於2002年舉辦第17屆。
明天小小科學家
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中國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程,教育部決定聯合周凱旋基金會於2001年共同組織實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活動由周凱旋基金會出資500萬元人民幣,獎勵優秀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及其所在學校,以激勵廣大青少年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鼓勵熱愛科學的青少年脫穎而出。同時,引導學校及其他社會教育機構注重對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培養。活動具體由中國科協承辦。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組委會由教育部、周凱旋基金會和中國科協共同組成。組委會主任由教育部副部長韋鈺同志擔任,副主任由周凱旋基金會主席周凱旋女士和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徐善衍同志擔任。 開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為廣大中學生科技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風採的舞台。本次活動通過獎勵獲獎優秀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以激發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創新意識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加入到科技活動中來。 本次活動在獎勵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的同時,也重獎培養人才的學校(或青少年科技教育場館),目的是引導學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場館等教育機構和青少年科技工作的專家、學者及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注重對青少年進行早期科技教育,從而推動我國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工程,為中國新世紀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高新科技人才。 組織「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的宗旨是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獎勵優秀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及其所在學校(或青少年科技館站),激勵廣大青少年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鼓勵熱愛科學的青少年脫穎而出。同時,引導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H. 觀察「生物的多樣性」的科學小論文怎麼寫

更多請看http://www.zs123.com/html/ligong6/0511261805444108135283.htm
範文:
·認知結構同化論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認知結構同化論的基本內容

認知結構同化論認為,學生從事新的有意義的學習時,必須有適於新知識學習的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生學習就是一個同化和發展自身認知結構的過程。同化的實質是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識習得的心理機制,也是新知識被保持的心理機制。

奧蘇伯爾根據新知識與認知結構原有知識(觀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個不同的新舊知識相互作用模式。

①上位學習。

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低於要學習的新觀念。例如,根據已知的小麥、水稻、玉米等植物的特徵,從中概括出單子葉植物的概念的學習。新舊觀念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習得新的上位觀念。

②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

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高於要學習的新觀念。例如,已知單子葉植物的概念,並已知水稻、玉米、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的實例,現在要進行高粱是單子葉植物的新例證的學習。

③並列學習。

要學習的新觀念與原有觀念無上位、下位關系,但在橫向上有彼此吻合的關系(圖1C)。例如,通過呼吸作用與已知的光合作用的關系的比較,知道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聯系與區別的學習。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產生一種新的聯合的意義。

二、認知結構同化論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學習生物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認知結構的轉換與建構的過程,也是認知結構的同化過程。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

1.根據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教學

奧蘇伯爾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並且指出,要「根據學生原有知識進行教學。」可以說,這是運用同化理論指導生物學教學的最基本的原則。在教學中,了解學生、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都必須遵循這一條原則。

(1)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狀況。在上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況,尤其是與新知識有密切關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況,這是教學設計時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的依據。同時,由於學生的認知方式、學習風格、個性特徵的差異,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感受也不會完全相同,這就使學生建構的認知結構具有多樣性或特異性。因此,教學設計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認知結構的個體差異性,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順利地實現認知結構的同化學習。在教學中,一般可以通過課前提問、診斷性測試等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知識狀況,也可以通過日常觀察、心理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認知方式和學習風格。

(2)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教學中要善於從已有的知識過渡到新知識,講清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內在聯系與區別,以利於學生進行同化學習。

首先,在設計引言時,不僅要考慮到能否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採用溫故知新的方法引入。例如,學習呼吸作用時,可以設問,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變成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動無時無刻都離不開能量的供應。那麼,有機物中貯存的化學能又是怎樣被釋放出來,供給植物生命活動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這樣既總結了所學舊知識又引出新知識,承上啟下,易於學生理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間的聯系。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對比方法,充分揭示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以舊促新,以新帶舊,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例如,高中生物「細胞」一節中描述了葉綠體與線粒體的結構與功能,但較抽象籠統,而在後繼的「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中則著重講述了與之相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抓住新舊知識間的密切聯系,在前面的學習中讓學生重點掌握葉綠體和線粒體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結構特點,而後面學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時,先用一定時間復習舊知識,從而使新舊知識兩相結合,使學生更易於掌握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以及有氧呼吸的場所等知識,更易於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生物學的基本原理。

(3)選擇建構化教學模式

如果說學生的學習就是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同化新知識,建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那麼教師的教學就應該遵循認知結構建構化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找到同化新知識的原有的有關知識,經過分析、推理等思維過程,使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建立聯系,進而概括出新的規律性知識並重建新的認知結構,然後通過運用新規律,進一步檢驗、鞏固新知識,並實現知識的遷移。

運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具有大量相關的原有知識。另外,知識的內化或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思維活動,只有通過對知識的分析、綜合、推理、重組等思維加工過程,才能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進而通過知識的應用實現知識的遷移。比如,學習基因的遺傳規律時,一旦學生認知結構中有了有關減數分裂、基因的分離規律等知識,就可以用於同化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和伴性遺傳等知識,學生再通過運用遺傳規律解遺傳習題,就可以進一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設計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是奧蘇伯爾提出並倡導的一種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新知識之前,首先為學生設計一個能把握所授知識的本質,對新知識具有引導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識結構——組織者,並將其內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因為組織者必須在正式教授新知識之前呈現給學生,因此稱為「先行組織者」。

其實,設計先行組織者,就是對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提煉概括、拓寬引伸。例如,在根吸收礦質元素過程的教學中,通過分析植物細胞膜的結構以及相關的物理、化學知識(學生已有的),引導學生得出如下「先行組織者」(學生原有)認知結構:(1)植物細胞具有呼吸作用;(2)植物細胞膜帶有電荷,能吸附帶相反電荷的離子;(3)植物細胞膜上有運輸離子的載體,能將離子進行跨膜運輸等。一旦學生建立起這一先行組織者,教學過程即可按上述(圖2)的認知結構建構化教學模式展開。

2.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

所謂認知結構,就是學生頭腦中內化的知識的組織,也就是學生頭腦里內化了的知識結構。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標志就在於學生頭腦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認知結構,即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這些知識是否構成了良好的組織結構。因此,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呢?

(1)重視知識結構與認知結構的匹配

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建立,取決於教學中是否能為學生呈示良好的知識結構。因此,生物學教學必須重視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的匹配。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堅持按知識結構進行教學的原則。

進行知識結構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分析教科書,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內在規律,把各章節的中心內容及與之有聯系的知識串聯起來,按單元或章節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材、板書提綱,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學習內容,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

第二,科學地設計知識結構網路。

要根據各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系,首先確定核心知識點(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課堂教學中,時時都要圍繞這個核心知識點,通過知識的縱橫聯系,建立知識結構網路,學生只有通過這種知識結構網路的學習與內化,才可能構建高層次的認知結構。

(2)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原則

奧蘇伯爾認為,新舊知識相互作用,必須遵循漸進分化和綜合貫通原則,才能促進知識的組織,從而促進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建構。

①漸進分化,建立深層次的認知結構。

奧蘇伯爾指出:「個人在一特殊學科的教學內容的組織是由其頭腦中的一個層級構成的。而在這個層級結構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據了結構的頂端位置,它們下面是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較高度分化的從屬概念和具體材料。」可見,漸進分化指認知結構上位、下位知識之間或一般與個別知識之間的組織。生物學教學中必須按照這一原則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淺層向深層轉化。比如,在講述新陳代謝時,先講新陳代謝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新陳代謝的工具——酶;新陳代謝與ATP等。再講植物的新陳代謝(水分代謝、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動物的新陳代謝(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等。這樣漸進分化,使學生對新陳代謝的概念的認知不斷深化。

②綜合貫通,建立整體化的認知結構。

綜合貫通是指相互並列的知識之間的橫向組織,如概念與概念之間、原理與原理之間乃至章節之間的橫向聯系,亦即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因此,綜合貫通一般出現在上位學習和並列學習中。

在生物學教學特別是復習教學中,要通過抓住知識的中心與要領,統攬全局,打破知識的章節界限和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所學的知識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重建新的知識結構網路。比如,在復習減數分裂、DNA和基因等內容時,按照染色體—DNA—基因這條主線,將相關的遺傳、變異等知識與這條線串起來,就形成了復雜的有關遺傳與變異的知識結構網路。通過這樣的重新組合、綜合貫通,使知識網路化、系統化、整體化,有利於學生建立整體化的高層次的認知結構,從而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智能。
參考資料:http://www.zs123.com/html/ligong6/

I. 如何指導學生撰寫科技小論文

要寫好一篇科技小論文,首先就一定要選好課題。課題選擇的正確與否是科技小論文寫作成功的關鍵。題目選對了,才能使學生明確選題目的,注意收集材料,做好實驗准備等。 第一,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具體可行題材。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本上的研究性課題、動手操作、課外延伸等處著手,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在學生選定了一個或幾個課題之後,教師再從其科學性、實踐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反復論證,如果有價值,那就從中選取一個小切入口,來進行研究。在選題時要注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題不宜過大。 壽光路小學是一所科技特色學校,處處都充滿了濃厚的科技氛圍,學校設立了昆蟲走廊,圖書室內也有很多科技書籍供學生查閱,上學期學校又展開了「人與自然」第三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圍繞學校的大課題,我首先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動物,結果,有的學生想研究蜘蛛、蜜蜂;有的學生提出要研究蒼蠅、蝸牛,經過討論,最終,我和學生們都認為,小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學生對它非常熟悉,觀察、研究起來也很方便,而人工孵化小雞在現有的情況下也是具體可行的,同時,研究小雞的孵化,還可以使學生初步認識卵生動物繁殖的特點和一般規律。因此,本班確定了我們的研究大方向——小雞的孵化。但是,這一課題對小學生來說,仍然過大,千頭萬緒,無法進行研究。因此,我發動學生,讓他們想一想自己要研究小雞孵化過程當中的哪一方面、哪個環節,在我的鼓勵下,學生想出了很多小問題,如:研究蛋殼在小雞孵化過程中的作用、畸形蛋產生的原因還有雙黃蛋的孵化等等,但是有的課題以我們現在的研究條件和實驗水平根本不可能進行研究,在這種情況下,我沒有急於讓學生確定研究課題,而是給他們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自己思考研究課題的科學性、可行性,經過長時間的搜集資料、調查研究,學生最終決定研究雙黃蛋是否能孵出兩只小雞這一具體問題。結果目的明確,研究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第二:選擇的題材要具有新穎性,趣味性。選擇新穎、能激起學生興趣的好題材意味著科技小論文的寫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學生中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利用午休、託管的時間,從圖書世界來各種圖書,比如《科學天地》等等,讓學生積累科技知識,引導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大膽質疑、猜測,發現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問題,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篩選提煉論文題材,確定實踐方案。例如, 在分小組研究「蝴蝶」這一課題時,有一個小組研究的是蝴蝶的翅膀,學生圍繞著蝴蝶的翅膀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蝴蝶的翅膀為什麼不沾水?蝴蝶是怎樣靠翅膀飛行的等等。其中,蝴蝶的翅膀為什麼那麼美麗?學生對這個問題最感興趣。針對這個問題,我首先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多方假設,結果,有的學生說蝴蝶翅膀的顏色是一種油彩,有的則說蝴蝶的翅膀是由彩色的小羽毛構成的,眾說紛紜,這些說法好像都有道理卻又都不準確,這種猜想和假設激發了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興趣,他們迫切的想知道誰對誰錯,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起來了,我們就把「蝴蝶的翅膀為什麼五彩斑斕」作為了研究課題。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勝心一直激發著他們動手實驗、努力探索,大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其次、在確定課題之後,教師就應指導學生大量收集資料,涉及課題方案和步驟,選定活動方法。 第一、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大量收集資料。學生通過去圖書館、閱覽室閱讀圖書以及上互聯網查找資料,從各種紛繁零碎的信息中,迅速而准確地找到有用的科技資料,然後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處理、綜合。這樣,青少年寫出來的論文才有一定深度與新意。就拿《小雞有沒有孿生兄妹》這篇科技小論文來說吧,它雖然只有短短2頁,但是,學生在撰寫過程中卻不知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市圖書館、在網上查找各種資料,有雙黃蛋的結構圖片、雞蛋的結構、還有紙箱孵蛋法等等,在這些圖文資料的指導下,加上學生自己的實驗,才寫出了這篇小文章。 第二,要設計課題方案和步驟 要寫出一篇高質量的科技小論文,不僅要選擇合適的課題,還要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各種實驗,以便取得第一手資料,豐富科技小論文的內容。在課題確定後,教師和學生還要共同設計出實驗方案和步驟。如「小雞有沒有孿生姐妹實驗」方案和步驟設計如下: (1)選擇種蛋和對照蛋 (2)進行實驗,包括注意溫度、濕度、以及及時翻蛋、涼蛋、照蛋等等。 (3)記錄試驗觀察原始記錄 (4)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5)交流試驗收獲 第三、選定活動方法 科技小論文的課題一旦確定,方案和步驟設計完畢,學生就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科技活動,常用的方法如下: (1)觀察法 觀察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是開展科技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在試驗觀察中,必須設置對照組。要求學生定時,定量觀察,在觀察中認真做好試驗原始記錄,並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 例如,我再指導學生做「雙黃蛋的孵化」這一實驗時,我就拿雙黃蛋和普通蛋作為對照,指導學生每天進行觀察,及時記錄下蛋的破損情況、有沒有發出聲音,還有最後的孵化情況。並及時拍下照片,在此基礎上結合前期搜集到的大量資料,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雙黃蛋能孵出小雞,如果「雙黃」確是兩個受精卵,那麼是可以孵出兩只小雞的,但雙黃蛋的孵化效果以及雛雞質量都遠遠低於正常蛋的水平。 (2) 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研究者通過有計劃地接觸實際,調查生物 資源了解動植物的生活習性,訪問專業技術人員,查閱有關資料,拍攝有價值的照片等等,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作出科學結論的方法。 (3)試驗法。 指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在實驗室或野外進行驗證設想,比較優劣的方法。試驗必須按照預定的試驗步驟在控制的條件下完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比性,試驗獲得的結果,是對課題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 我們班在進行 「雙黃蛋的孵化」這一實驗時,就嚴格按照實驗方案進行觀察、試驗,對雙黃蛋和普通蛋在同樣溫度、同樣濕度下的孵化情況分階段進行了細致的觀察與記錄,為科技小論文的撰寫提供了豐富、有力的資料。 最後,應該明確要求,規范格式,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在課題研究有個初步的眉目後,老師就要及時指導青少年根據課題擬訂提綱,按照課題研究的有關格式要求,把活動經過以及成果、思考、建議寫下來,把科技實踐活動中閃光的創新點記錄下來。科技小論文是科技實踐活動的結晶。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因此,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之前,必須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科技小論文的選題要求、實驗數據記錄的方法和要求、寫作的格式等等。 一般來說,一片科技小論文一篇科技小論文應包括選題的背景、實驗需要的材料、觀察數據和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分析這幾部分。科技小論文的語言必須准確、清晰、嚴密、合乎邏輯,不能模稜兩可,含糊費解。此外,還要指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科學實踐活動,作好原始記錄,為科技小論文的寫作做好准備。使學生明確一篇好的科技小論文,應該有一定數量的圖表和照片等直觀說明 材料,才能更好的體現真實性,增強說服力。 總之,指導學生寫作科技小論文是一項艱辛而又繁瑣卻富有意義的工作。教師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應該是科學家的引路人。

閱讀全文

與怎樣指導中小學生撰寫生物科學小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