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師生 > 小學校長濫用權力

小學校長濫用權力

發布時間:2021-03-15 12:46:53

① 現在很多地方實行了校長職級制,那要不要給中小學校長放權

「校長現在都成貶義詞了,還要給校長放權嗎?」

「校長的權力還不夠大?評職稱、績效考核評優評先都搞『一言堂』了還不夠嗎?」

「如果校長和老師之間沒有利益之爭,放權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實是這樣的嗎?」

通過大家的評論可以看出,對於進一步對校長放權,大家是持反對意見的。該不該給中小學校長放權?大家的問題主要幾種這個方面。

權力失去監督機制,這和一部車子沒有剎車裝置是一樣的道理。校長的權力如果沒有人監督,校長的權力無法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那麼校長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不會被關進「籠子」里呢?其實教育主管部門對校長的嚴管和監督才是對校長的厚愛,讓校長的權力無限放大而缺少必要的監督,並不是對校長的一種保護。無法解決校長的權力由誰來監督的問題就隨意給校長放權,我覺得並非多麼明智的選擇。

所以說給校長放權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相應的制度與措施約束。

② 校領導因濫用職權被免職後去社區工作,但人事關系還在學校,期間能參加教師崗位晉升嗎

應該是不能

③ 小學生可不可以濫用權力為什麼

當然是不可以的,這是原則問題,等他們長大了就會很明白了。

④ 小學校長能否構成濫用職權罪主體

你好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違反法律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小學校長不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⑤ 校長建立了威信對於學校有什麼作用

校長建立了威信,對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對於增強學校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對於穩定教師隊伍,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對於培養出好的校風、教風、學風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事實表明:一個沒有權力慾望,只有事業追求的校長,他的影響的「有效性」就能得到充分發揮,就能促使教職工素質優化,提高育人功能;反之,一個居高臨下,濫用權力,自為人主,安於平庸的校長,他的負面影響,必然是把人搞懶,把心搞散,把校搞垮。校長有沒有威信,關系著學校的興衰成敗。有威信的校長能彌補權力命令的不足,成為積極影響人們心理和行動的力量。權力通過威信內化,就能使校長權力產生的「勢能」與教職工參與施政的「動能」交互聚合,充分發揮,形成九牛爬坡,人人奮力的局面。

⑥ 校長因濫用職權被免職後調去社區工作,但人事關系還在學校,期間能參加教師崗位晉升嗎

不能,在他的處罰期過了,還可以參加

⑦ 泗陽雙語實驗學校校領導李曉濫 用職權擅自停發員工工資違法行 為的舉報

只要是事實,應該去舉報!反腐倡廉是我黨的一貫作風,像這種害群之馬應該早日清除出幹部隊伍。

⑧ 如何改造我國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的積弊

1.學校是知識的園地、育人的搖籃,但相當一批學校卻呈現出較明顯的行政組織特徵現代學校本應當是一個知識性、科學性、研究性和民主合作性水平很高的教育機構,應當有著濃厚的民主氣息和學術氛圍;但由於長期受傳統行政體制和教育管理集權模式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學校仍然象是一種機械的教育行政傳動裝置,形成了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慣性。學校領導人有意無意把自己當作上級部門的業務秘書,上級不說的不想也想不到,上級不提的不做也做不到。這種被動執行式的工作方式也轉化到學校內部,導致學校教職員工同樣把自己的工作大腦交給校長,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採取僱傭行為,按部就班地簡單重復學校下達的教學工作。由此導致學校工作缺乏活力,缺乏首創精神,缺乏新意,缺乏特色,缺乏現代思想境界,也缺乏群眾性。學校領導制度本應在培養現代化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方面發揮根本作用,但現在卻主要依賴教育行政部門安排的外部培訓。校長負責制被引向一種狹隘的行政灌輸與行政傳令制,極大地限制了廣大教職工在辦學中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影響了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學校管理行政化的另外一個突出的表現是黨政領導職務的兼任制。在相當一部分中小學,不論規模大小,讓校長兼任黨支部書記,或者由鄉、鎮教辦主任兼任當地中、小學校的黨支部書記。這種做法可以精簡領導職位,消除黨、政領導之間的磨擦與沖突,達到高速決策、高效行政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則在領導層中失去了必要的制約關系。領導體系中的相互制約結構是現代領導體制的一個核心要素與典型特徵,取消這種制約結構,就會使相互監督、綜合決策和協商議事成為一句空話,可能為專權、濫用權力和以權謀私打開通道,滋生官僚行為。這種做法容易使學校領導體制高度行政化,削弱黨支部在學校工作中的影響力,使黨支部實際上演化成為一種單純的政治學習領導組織。黨支部在學校工作中的思想性、宣傳性、群眾性、表率性和協調性等特點都不易被學校行政所吸收和發揮,這無形中就削弱了學校的領導影響力和領導力量,甚至會孤立學校行政領導人。
2.學校是典型的教育科研與實驗基地,但不少學校卻表現出較明顯的經驗型組織特徵經驗型組織的管理策略和業務方法的科學含量很低,在組織運作方面不自覺地輕視理論的指導,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有意無意僅以職業經驗為財富,以經驗論資格,憑經驗當能手。職業經驗的多少也成為評價與選拔幹部的主要標准;組織成員之間隱約有一種理論無用論的思想,習慣於恪守已能駕輕就熟的常規方式,視學習理論和科研探索為辛苦煩惱之事且似無必要。當然,經驗也是重要的。經驗包含著人們由過去事件形成的認知線路、決策途徑,以及對影響因素和事物變化方式的了解和記憶。但是,經驗主要說明的是過去,而且呈現著直觀性、表面性、非連續性、零散性和個別性特點。在職業組織中,僅靠經驗是不能有效適應未來的事件和要求的。
據了解,在國內不發達地區的許多中小學領導人與教職工,其職業素質都接近於屬於經驗型的。他們至今仍忽視教育工作的科研化和心理學化,忽視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缺乏理論興趣和理論自覺,把自己混同於一個簡單的腦力勞動者,習慣於或樂於按以往的經驗和常規行事。許多幹部與職工目前開始從事有限的理論學習和科研活動,不過是迫於上級要求,或為了申報職稱、追求提高學歷、保住公職所致,並不是真正出自於自己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目前也是一批教育行政幹部、中小學教師乃至教育理論工作者認為:中、小學教師把教育、教學工作與科研相結合是好高鶩遠,是為之所不能為,這恰恰是經驗主義的觀點。這就等於在說:我們可以用具有傳統素質的教師,依靠他們簡單積累的經驗,來培養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創造性和綜合性素質的學生!
當前,國家經濟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對教育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育要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性素質或高素質的人才,就要求學校應首先成為「學習型組織」,校長應成為學者型的校長,教師應成為研究開拓型的教師。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關鍵並不在於等待或爭取上級安排的培訓指標,也不在於去發現幾個素質優秀的校長,而在於學校領導制度的改善。「制度造人」,只有好的領導制度才能造就出整整一代好的校長和教師,這是一個鐵的規律。把希望寄託於幾個自然「冒尖」的校長而不是對領導制度的改善,這只能是舍本求末。
3.學校聚集著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不少學校的教師群體是缺乏凝聚力和團結進取意識的鬆散群體教師是未來一代人靈魂的鑄造者、素質的模塑者,在整體上應該有著優秀的思想,良好的心理狀態,團結合作的意識,共同奮進的事業心,在工作上能形成一種團隊精神。但是,學校較為濃厚的行政化管理行為使員工群體缺乏聚合力。在一定區域的調查當中我們發現,學校里上下級之間、教職工之間心理距離較大,意見較多,貌合神離,在協調工作關系方面滿足於一種「湊合」。中小學校一般屬於中小群體,更有利於扁平化組織的培養和建設,但領導人的管理卻使組織呈現出高層峰結構的特徵。在工作中,校長思考校長的,教師干教師的,上下級之間在工作研究和決策上不能形成合作關系,只有指令與聽從、支配與服從的關系,產生了較明顯的小生產者的行為特點。學校辦得好不好,教師認為那是領導人的事,靠得是幾個領導人的聰明才智。盡管學校領導人也宣傳團結奮進的工作精神,但從其領導行為來看,教師們並不會產生熱情與積極性。學校要為國家的未來培養具有學習、探索、創新能力的勞動者,培養善於將知識轉化為技術以及傳播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的高素質人才,僅靠校長的有待轉化為行政指令的個人設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參與管理的方式積聚學校全員性的團隊智慧。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著眼於學校領導制度的改善和建設。
4.學校的教育功能決定了學校管理的民主性質,但不少學校對管理方式的選擇仍取決於領導者個人的興趣和覺悟學校培養的是未來一代具有現代科學與民主素質的公民,這一培養方向決定了教師務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掌握現代民主教育思想和方法。而這一要求又決定了學校領導人在民主管理實踐方面應起到引導、表率和促進作用。學校管理的民主性成為實現學校教育工作的民主性和達到培養目標的民主標準的先決條件。尤其是學校要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上形成團隊精神,根本的一條是要通過民主管理使教職工能真正產生主人翁的感受,享有「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力,實實在在地進入管理主體的行列。但從目前國內學校管理來看,尤其是在社會不發達地區,校長負責制的實施還處在比較狹隘的狀態。特別是許多學校的黨支部不知道應該採用何種形式來發揮其「政治核心」作用與「監督保證」作用,學校的一切校長說了算。學校黨支部的功能在萎縮,接近於成了「政治學習領導小組」。學校內部管理結構缺少領導協商制度,缺少授權與分權行為,也缺少校務公開的行政制度。學校教職工代表會議要麼不建立,要麼形同虛設,成為一個空招牌。教職工只有被動執行領導指示的義務,教職工的行為可以為「被動態」所定格。
另一方面,學校教師也只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遵循啟發的原則、愉快的原則、民主的原則和參與的原則,才能真正培養形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行為。這就要求教師應首先具有民主教育的素質,而這又完全取決於學校領導人是否具有民主管理的素質。這最終落腳在學校領導制度的民主建設這一點上。只有有了優秀的制度,才能產生優秀的校長,也才能產生優秀的教師。
5.素質教育是一項需要全員獻計獻策、全員參與行動的系統工程,但不少學校領導人仍習慣於以個人行政指令來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應該是一項全員、全社會參與的教育活動,從當地黨委、政府領導、教育行政幹部、社區各組織負責人、社區公民一直到學校校長、教師、員工、學生、家長等,都應該是當地學校教育工作的發言人,都應該被有效地調動起來,在一定的制度和組織形式的協調下,參與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由此也嘗試形成學校教育管理主權在「民」的局面,這對素質教育的實施是有特別功效的。但就目前來看,人們大多有這種意識而缺少這種實踐。不少教育行政官員和學校校長不自覺地仍把實踐素質教育的決策活動圈在少數人行為的范圍內。社區組織和成員有什麼意見,教師有什麼考慮,學生有什麼想法,家長有什麼反映,都得不到如實的關心和重視。一些學校領導人有意無意、輕松自如地滿足自己「當家作主」的本能;或僅僅對素質教育宣傳鼓動一番,擺一個姿態,而實際上沒有計劃也沒有措施;或者僅從某一個方面做一嘗試,算是響應了政府號召。面對實施素質教育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困難,他們不會通過運用民主參與方式來集思廣義、群策群力。還是按照傳統的行政習慣,等上級指示,等上級提供條件,把一個神聖的事業擱置在讓全體師生員工都「被動服從」的格局內。
總之,實施校長負責制所產生的績效與弊病都是相對而言的。任一種制度在具體實踐中都是有利有弊的,這與實踐的背景條件或主、客觀條件的差異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或在同一地區的不同學校,校長負責制的實踐方式就有很大差別。社會較發達的地區的一些校長能夠將委員會制的若干有益的因素引入校長負責制,大力實施民主管理,使素質教育的實施卓有成效;而社會欠發達地區的某些校長則有意無意將管理引向小生產性質的家長制。由於社會發展不平衡,實施校長負責制也應該依不同地區、不同的社會發展水平而注入不同的特點與內涵,這樣才能夠因地因時制宜,將校長負責制的優越性發揮到最大程度,而將其弱點減少到最低程度。
三、以組織管理內、外環境為權變根據,在不同地區和不同階段實行不同特點的校長負責制
1.在社會及其組織欠發達地區可以實行有限開放的校長負責制一般來看,社會發育水平不高,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事業欠發達的地區,組織運作的內、外環境都欠佳,組織管理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大理想。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當地學校的領導人與普通教職工,其思想觀念與職業素質水平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他們長期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組織環境內,對傳統的集權式領導方式比較適應也比較習慣,在工作上不善於也不習慣自行研究和自覺創造,一切都需要等待領導的安排和指令。在這樣的學校里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工作中的團隊意識和首創精神,可以採用相對傳統一些的領導制度,即:有限開放的校長負責制。有限開放的校長負責制在實踐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校長充分擁有學校人事、財經、校產等方面的支配權,擁有工作決策權和組織指揮權,由此確保他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絕對權威,達到決策迅速、政令暢通、指揮統一、組織行為規范化的效果。
其二,針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繁重的改革任務,校長能夠依借不可違抗的權勢推行改革;同時輔之以某些柔性方法,通過解釋、宣傳和交談,消除教職工的一些疑慮,喚起他們的良知與覺悟,從而順應改革,積極參與改革。
其三,在保證校長責、權統一與工作決斷權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下屬,進行有限授權或充分授權,以調動下屬積極性,提高管理效率。
其四,推行校務公開的管理方式,建立必要的校務通報制度、學校工作建議制度、干群思想溝通制度、黨政幹部之間的工作協商制度以及學校黨組織和教職工的民主監督制度等等。
當前我國許多中、小學都在實行這種開明的校長負責制,目的是為了在學校管理的主、客觀條件相對不足的情況下,能圍繞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效完成教育、教學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任務,鍛煉幹部,提高教職工素質,為下一步實踐更有利於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領導制度打基礎、做准備。
2.在社會相對發達的地區可以試行委員會系統參與的校長負責制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在城鎮,學校教職工素質比較好,現代觀念接觸多,外部環境因素起著支持作用,因此可以實行一種比較開放的、吸收了委員會制特點的校長負責制,即:委員會系統參與的校長負責制。這種制度絲毫不改變校長作為學校法人代表的地位,不削弱校長作為學校最高行政負責人必須擁有的權力與責任;實行這種領導制度,校長可以專權但並不專權,可以一個人說了算但並不一個人說了算。校長的視角是要通過權力的運作來盡可能調動教職工群體的參與意識,激發教職工群體的參與管理熱情,發揮教職工集體的聰明才智,使每一項常規的和非常規的決策都能反映學校大多數人的意志,而不是限於少數人或領導者個人的想法,要使每一個員工都發揮出一定的管理能量。因此,管理的一個根本任務就是要為教職工的積極參與創造條件,並恰當地予以制度化。而這個條件,就是建立和完善各種與參與管理相關的委員會,賦予這些委員會參與管理的若干權利與責任,校長在其中給予協調和引導,讓它們為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充分發揮作用。
借鑒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學校管理經驗,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的委員會可以有以下幾種類型:
其一,學校校務委員會。在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已明確提到: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學校校務委員會。校務委員會應當有學校行政領導人、黨、團、隊、工會負責人以及若干骨幹教師參加,由校長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討研究學校的各項工作,成為學校的決策機構。
其二,學校黨支部委員會。為了發揮學校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建立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黨組織對學校工作實施審議監督的權力和具體方式,同時檢查評價教工黨員在做群眾思想工作和起模範帶頭作用等方面的表現。
其三,教職工代表大會與教師委員會。教代會是體現學校民主管理的一個重要形式,也是教職工在學校「參政議政」的一個基本途徑。需要確保教代會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議、審議、批評、監督及評價的權利。為了充分而有效地發揮教代會的參與管理職能,在規模較大的學校,還可以在教代會的基礎上成立一個屬於常設性機構的教師委員會。其作用是:以一周、半個月或一個月為期,定時對教職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意見進行采訪了解,明確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向學校領導人作出反映,溝通信息;定期向學校領導人咨詢教職工關心的一些學校管理工作的情況,協助上情下達;定期考察和評價學校各方面的工作,了解學校有關部門落實教代會決議的情況,及時反饋;代表教職工有針對性地研究學校的一些改革與發展戰略,形成意見,向學校領導人提出建議等等。
其四,家長委員會。家長是推動和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角色或重要力量。學校需要明確家長參與教育管理的基本權利,需要落實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具體內容和具體方式。從教育的開放性來看,家長毫無疑問地對學校教育工作應當擁有知情權、評議權、監督權和建議權,對學校教學計劃、教改方案、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法選擇、硬體配備、環境改造、德育管理等方面都應有必要的了解和意見。學校應主動設法解決一些家長對學校工作不聞不問或視而不說、敢怒不敢言的問題。
其五,學生自治會。學生會不應當單純由學校方面任命,成為學校的「官方機構」,單純地成為學校管理學生的一個工具;學生會應當在學校有關人員的引導和幫助下,在學生當中取得廣泛的代表性,成為參與學校管理和實行自我管理的群眾性機構。學生會能夠在學校真正發揮監督、評議和建議的作用,這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都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未來社會的發展看,把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權利僅作為一種口頭標榜,是一種不能令人饒恕的錯誤。
3.伴隨國家政治改革進程可逐步實行委員會限權的校長負責制隨著國家朝民主的方向進一步推行政治體制的改革,學校可逐步實行受委員會制約的校長負責制。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綜合型領導模式,綜合了行政首長負責制與委員會制的基本特徵。這種學校領導制度有以下一些特點:
其一,學校最高層次的委員會組織是學校管理委員會或學校理事會,它屬於學校的正式決策機構。委員會的成員主要有學校行政領導人、黨政工團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各社區組織代表等,當地教育行政官員也可參加。學校在工作計劃、改革事項、發展規劃、人事工作、校辦經濟、硬體配置等方面的決策,均要由委員會中多數成員表決通過方可形成。學校已初步實行群體決策制度。
其二,校長作為委員會成員之一,在決策問題上擁有一票否決權。由於校長是學校決策的執行人,承擔著實施決策是否得力、有否成效的直接責任,同時實施決策的結果也與他的基本利益直接掛鉤;因此,當校長對委員會中多數人的決策意見經反復斟酌後仍持否定態度時,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推動全體委員會成員對決策問題再進一步討論協商。
其三,委員會成員是高素質人員。採用受委員會制約的校長負責制,其背景條件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它要求國家對政治體制已有大幅度的改革,社會成員的素質已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進入了學校決策機構的人員,其思想覺悟和決策能力都應達到較高的水平。雖然委員會中能成為多數派的成員與校長同時擁有學校工作的決斷權,但他們都能毫無例外地獻出一片公心,堅持真理與原則而不包藏私心,真誠協商而不妥協,從而保證決策的公允和順利執行。
其四,校長行政不受干預。一旦把委員會通過的決策交付給校長實施,校長就有權選擇實施決策的具體方法和措施而不得受到干擾。只要校長確定的決策實施方案是合理合法的,委員會其他成員就不得隨意干擾校長的組織指揮工作,須保證校長能夠自主地、得心應手地落實決策。
其五,相對於學校管理委員會或者學校理事會,其他的參與管理組織如:教代會或教師委員會、家長委員會、學生自治會,則應通過已經制度化的渠道,對學校管理工作進行咨詢、建議、審議、評價和監督。
在我們現在看來,由上面分析的委員會限權的校長負責制是一個容易引起決策矛盾,影響決策效率的領導體制,同時也可能在決策過程中引起屈從、妥協、壓制、從眾等負面心理。因此,這種領導體制的推行,適合於社會發育水平、社會民主化水平、社會公民整體素質水平較高的社會時代。社會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採用這種領導體制,很可能事倍功半。
4.一種指向未來的、高度人本化的學校領導制度:委員會控權的校長責任制這種領導制度實質上已經是一種委員會制。它並不同於我國解放後曾經長期存在過的黨委或黨支部負責的那種委員會制。黨委或黨支部負責的委員會制是一種不規范或不完全形態的委員會制。它僅僅只是黨的負責人或黨委、黨支部一班人負責決策和領導工作的體制。在中小學,這種領導形式應被歸結為是黨支部或黨支書負責制,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委員會制。理解委員會控權的校長責任制有以下幾個要點:
其一,學校工作決策權完全屬於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全體成員,校長作為其成員之一,僅僅只有一票的權力。決策是在全體委員充分討論協商的基礎上,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通過。委員會成員的構成與前一種體制分析中提到的相同。
其二,委員會對校長人選具有決定權。校長在委員會成員投票的基礎上產生,擁有具體的行政負責權,在行政領導工作方面對委員會負責。
其三,委員會控權還有一種十分絕對的形式,那就是學校工作決策的形成,是以學校管理委員會、黨支部委員會、教師委員會、學生自治會、家長委員會這每一個委員會多數成員的投票通過為決定條件。其中一個委員會的投票若沒有達到半數或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學校的一項決策就不能被通過。這種形式目前在歐洲某些發達國家已經存在,它是以國家政治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中的合理分權為背景條件。
其四,以委員會控權的方式進行學校工作的決策,成本較大;但它對學校教職員工民主行為習慣的養成、管理主體素質的培養與鍛煉、工作熱情和首創精神的激發,都是很有價值的。
總的看,選擇使用學校領導制度可以考慮兩條原則:一是權變原則。領導制度作為一種因變數,隨時要考慮作為自變數因素的組織內、外部環境各方面的變化,根據變化的條件隨時調整決策行為,選擇合適的領導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嘗試性原則。學校決策人不能一味機械、被動地順應管理的主、客觀條件,當工作條件有了一定基礎時,可以適當超前使用一種開放性的學校領導制度,這是一種主動創造條件,不觀望,不等待,合理超前,先發制人的策略。遵循這兩個原則,我們就可以科學而合理地建設學校領導制度,適時調整學校領導制度,充分發揮其價值。(

⑨ 面對小學校長不問原因就打孩子,家長該不該找校長

肯定要找啊,不能讓自己的小孩無緣無故受到這種待遇。

⑩ 我是學校保安,工作六年,為了他家親戚,校長利用職權把我開除了我怎麼辦

沒有理說。在找一份就好了。保安的工作大把。沒有必要去計較。要不到教育局。反映一下。

閱讀全文

與小學校長濫用權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長城課程導學 瀏覽:795
公辦和教辦 瀏覽:69
上海高職院校公辦 瀏覽:949
廉江市第九小學校長 瀏覽:264
1984年小學5年級幾門課程 瀏覽:536
中小學生物考試總分 瀏覽:582
運城小學入學難嗎 瀏覽:245
中小學勞技活動制度 瀏覽:328
大祥區公辦幼兒園 瀏覽:909
2019寧波中小學生招生 瀏覽:887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法分析 瀏覽:500
學習小升初 瀏覽:523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知識點講解 瀏覽:65
小升初美術試題及答案 瀏覽:513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瀏覽:244
小升初語文附加題 瀏覽:93
育才中學公辦 瀏覽:616
小學書法公開課教案 瀏覽:751
陪伴中考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87
教師節金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