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教育 > 幼儿园备课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备课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1-01-26 20:07:32

Ⅰ 谈谈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执教者过分关注观摩者的反应。要真正上好一堂观摩课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执教者除了认真备课外,还要精心制作教具、课件,进行多次试教。可能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实施的效果粤时没有人观摩反比有人观摩好。其原因在于我们过分关注观摩者的反应,忘记了教学活动的真正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这样的课肯定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其实教师只要时刻关注孩子,心中装有孩子,就能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满激情,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是劳师动众地准备活动。有的执教者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总是想方设法,劳师动众准备众多的教具。殊不知有的教具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干扰。笔者曾观摩过一堂美术课,执教老师给全班40多个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头饰,这些头饰在这堂课中并没有发挥多大实际价值,教学效果也很一般。还有些老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事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精心摄制了录像,费力扫描了照片,甚至请人录音,等等,总之是折腾了好几个星期才告一段落。上课时,为了不使自己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自然是小心地实施,惟恐哪个环节遗漏。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都不是教师所关心的了。

三是择优选用“小班化”教学。有的老师为了使教学观摩活动课顺利进行,常从全班幼儿中挑选20余名“听话”幼儿进行活动。这样做,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效果也比较好,但笔者认为这种以牺牲其他幼儿学习机会为代价的做法,易使这些被“遗忘”的孩子产生自卑、逆反的心理,进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不仅不利于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而且会给家长工作带来消极的后果。其实调皮的孩子思维活跃,常能发表一些出人意料的精彩见解,教师若能把握时机,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能对这些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是水分十足的“精彩演出”。一般的观摩课常出现这种情况:活动形式新颖,活动场面热闹,幼儿的思维活跃,表现出色,俨然是一堂精品课,殊不知这种课基本上是教师事先在班上认真反复排练,而且将问题的答案都告诉了孩子们的结果。有的观摩课甚至连“错误”都是精心设计的。执教者为了完成精心策划的30分钟教学流程,根本不考虑活动中的现场生成,只是呆板地根据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孩子们根本无自主可言。这样的观摩活动不仅不能发展孩子的能力,还会让孩子感到成人的虚假,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五是形似神非的克隆仿制。名师的示范课使听课者如沐春风,于是有些好学的教师便把这些优秀的课例拿来仿制,这不失为一种取人之长的学习方法。可许多老师费了力却只学了个形式,最多只是照搬名师教学的主要环节而已。如有位名师的音乐教学活动出神入化,小朋友情绪欢快,动作协调,打击节奏鲜明。之后另一名教师就认真仿制了这一堂课,虽然课的形式、语言、动作都很相似,但她的教学却出了问题,孩子们在打击乐器时根本没有按她要求的节奏敲击,教师由于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只好强行要求幼儿中途放弃。其实这堂课失败的原因是这位老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这些孩子平时节奏训练不多,而且很少使用打击乐器,以至于活动目标和孩子的实际发展存在较大的距离。这位老师的克隆课以失败告终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Ⅱ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教学环节展现的是一节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结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如何有序开展的思考,其中蕴含了教师基本的教学观和儿童观,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教学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环节,即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达成教学活动目标而对教学活动内容呈现、教学方法运用所设定的步骤和顺序,是对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的具体安排。它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儿童如何“学”的问题,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想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何时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何时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何时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等。所以,教学活动环节安排的合理性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也主导着教学活动的整体面貌。 (二)教学活动环节的作用 教学活动一般是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中又可以演变出唤醒、呈现、练习、巩固、结束等各小环节。这些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及不同的教学活动目标灵活安排。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为教师掌握教学活动过程提供一定的操作程序。 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内容呈现的顺序。 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逐步递进的接受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活动环节就像是一个支架,通过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为幼儿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搭建平台,以便把幼儿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三)教学活动环节的安排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有两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模式,其环节安排的前后顺序也会有所不同。 1.讲授式教学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教师直接控制教学活动过程,使幼儿从感知到达领会,再通过练习来运用所学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教学程序。其环节的流程设计通常为:导人一呈现(示范)一练习一巩固(交流)一结束。 案例 小班美术活动:吹出来的画 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吸管蘸颜料在白纸上随意吹画。 2.能对画面进行想象并用简单的语句大胆介绍。 活动过程 环节一:导入 教师出示范例(吹画出的一棵枝叶茂盛的树)请幼儿欣赏:“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原来是老师吹出来的画!真有趣!你们想学这样的方法吗?” 环节二:示范 教师先介绍材料以及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是滴管的使用方法)。然后,示范吹画的方法:“用滴管在你喜欢的位置上滴一滴你喜欢的颜色,然后放回滴管。嘴巴靠近纸面,用力吹气。” 环节三:练习 请幼儿分组围坐,开始创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颜料滴到纸上的过程并通过童趣的语言进行吹画方法的指导,如“大风吹,小风吹;这儿吹吹,那儿吹吹……” 环节四:交流教师启发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画,并说说吹出了什么。 环节五:结束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共同收拾材料和物品。 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讲授式教学活动模式作为一种直接教学活动模式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中无法被完全抛弃,因为幼儿年龄小,故事阅读、 ①本案例由苗文红老师提供。手工制作、规则传递、动作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直接示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讲授式教学就不必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只要传递灌输即可。相反,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策略的设计与运用,以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发现式教学 这是一种目前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积极倡导的教学活动模式。它是由教师创设情境抛出问题,让幼儿通过主动体验和发现,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让他们在认知发生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其环节的设计通常为:唤醒(设疑)——探索——交流——巩固——结束。 案例 大班科学:电动玩具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电动玩具的共同特征——有电才会动。 2.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正确拆装电池的方法。 3.对电动玩具有好奇心,乐于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过程 环节一:唤醒 (1)玩一玩 教师出示各种电动玩具说:“这里有这么多的玩具,你以前玩过吗?我们来开一个玩具运动会吧。请你选一个玩具玩一玩,让它动起来。” 幼儿自由玩一会儿后,教师提问:“你的玩具动起来了吗?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2)想一想 请幼儿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有的玩具打开开美就动起来了,有的开关打开了还是没有动起来……并请幼儿猜测原因。 环节二:探索 (1)看一看 请幼儿打开玩具的“肚子”,看看里面有什么?(有的有两节大小不同的电池,有的只有一节电池,还有的没有电池等),并请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办。 (2)试一试 请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电池进行操作调整,尝试使玩具动起来。 环节三:交流 (1)请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电动玩具要装满电池才能动起来,而且电池要一样大小的才行) (2)请没成功的幼儿把玩具拿到前面,请大家一起研究解决。 (3)指导幼儿探索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出示电池安装示意图,并请幼儿拿出电池进行观察,发现电池有“嘴”、有“尾”的特点。请幼儿尝试电池安装的不同方法,研究怎样排列电池才可以使玩具动起来) (4)小结:原来电池要平平的尾巴对着弹簧,突出的嘴巴对准平平的尾巴,两两相连才可以。

Ⅲ 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活动模式,以分科教学和区域活动为辅助形式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至今,回首我们走过的道路,为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上的改革和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地时,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当下"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要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刻挖掘幼儿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化"概念模糊
我们一直在摒弃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尽管有幼儿园领导和部分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小学化"对幼儿成长的危害,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在理解上有偏差,导致在教育内容上也一律不准体现小学内容。其实我们反对的是小学化模式而不是完全小学化内容。比如在大班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就穿插了一些数的认识、点数、数的分解等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知识以幼儿的形式教给幼儿,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摆一摆、玩一玩、动一动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理解反对"小学化"是反对灌输式、无游戏式、无可操作教具的小学化模式而不是教育内容。
二、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
因为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我们经常会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以导致老师本末倒置。在活动中老师们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不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以中班科学"认识天气符号",活动中教师安排了幼儿听音乐感受不同的天气状态。由于幼儿缺乏对音乐的感知,一时难以快速地把听到的音乐与不同天气状态相匹配。因此,多数幼儿不会分辨,最后只好由老师告之答案。看是形式多样又新鲜,但是完全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这样的教学形式是无法达到活动目标的。
三、只关注幼儿的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
动手是幼儿的活动模式之一,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有效途径。有的教师只注重提供给幼儿大量的材料,而忽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参与,导致虽然参与动手活动了,但是无论在经验获得、成功体验和智能发展上都没有收获,也就是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上的三维目标没有完成。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自制饮料"为例,老师在示范配制饮料、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如: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说:"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操作时,小朋友们都在忙着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杯中,会盲从性的选择,,忙得不亦乐乎,还不时地有孩子在品尝自制的饮料,有的送饮料给老师看,有的告诉老师自己的饮料很难吃。当老师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配制的?",竟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的果珍、白糖、小苏打和柠檬酸。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孩子动手操作也忙得很乐呵,而在配制的过程中老师是让幼儿感知认识,还是获得经验呢?在整个操作活动幼儿是在忙于将面前的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了,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吃,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过程的变化,经验从何而获。是让幼儿体验成功吗?可是幼儿配制出来的饮料没有一个是可以让他自己连喝两口的。可见这样的操作活动看似幼儿动手操作了,并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仔细想想就要认真推敲这样的活动我们到底是让幼儿发展什么?所以我们在让幼儿动手参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思维的参与,让幼儿的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四、只关注幼儿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在幼儿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更多关注幼儿主体性的实现。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有效地引导幼儿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如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如果在幼儿动手操作前和操作时进行适时的引导相信结果会很不同。
上一页12下一页
上一篇:小班幼儿的快乐建筑活动
下一篇: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新课件下载

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科学: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美术《有趣的手指印画》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蔬菜品种多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大家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大树妈妈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两只老虎》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铃铛说话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萝卜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谁在叫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我的小手变变变

Ⅳ 幼教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重视幼儿技能技巧的培养,忽视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例如,一个地区或一个幼儿园经常举行唱歌、跳舞、绘画等比赛,教师对如何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也能一一道来,而对于如何去培养幼儿的能力和兴趣,不少教师则往往感到陌生。无论从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还是从幼儿个体的发展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应注重幼儿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
2、关于智力和知识的关系处理。幼儿园教育应包含知识和发展智力两个方面。但在实际教育中,则相当程度地存在着以知识代替智力的现象,有的幼儿园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教孩子们认字写字,而很少指导幼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合作。首先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让小学教师对我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本届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也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观看小学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现场指导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老师还要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

Ⅳ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前的幼儿园一般有三类:
一是公办幼儿园,皇帝女儿不愁嫁;
二是以价格竞争的幼儿园,市场准入门槛低;
三是民办特色幼儿园,多数以双语教学为特色,虽然大多数双语教学只不过是一种广告名称形式而已,根本起不了多大效果,但是奇怪的是,很多家长都是冲着这个名称送孩子来的。

也不知你的高标准是指那方面,不过最主要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一、特色学校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它学校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它学校认可的学校。“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的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

特色学校的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先进性是指学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某项工作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它学校,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属于领先地位;科学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有推广价值;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熟。

二、如何创建特色学校

1、校长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要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校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利用学校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的校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因此,校长要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特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从而扬长避短,创造出学校的特色。

2.要根据本校实际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目标,并落实于办学实践。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师资、办学条件、生源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办学特色的确立,要结合本校实际选准“突破口”。如广州市第109中学在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过程中,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确立了“师生精神面貌美、教学方法艺术美、校园环境文化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艺术专长不断发展”的目标。四川绵阳市实验中学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将本校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综合素质加特长”,并将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际、学会管理等10个方面。确立特色目标后,要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四川绵阳市实验中学在进行特色建设设计时确立了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

第一步为基础建设阶段,重在规范办学的管理,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人力和物质基础;

第二步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初级阶段,以创建特色项目为目标,充分发挥自己一二个优势项目,并把特色项目化为对全校多数学生的素质要求;

第三步创建高层次特色学校,达到办学有多方面的特色且形成独特风格,全体学生各有特长,并且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在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战略制定后,要围绕特色目标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和内部管理。一方面要将学校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重新配置优化组合,使其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发挥最大的功能。另一方面校长要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将校长的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同时还要强化学校管理,制定一整套为特色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全校形成一种追求特色目......

Ⅵ 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增加一些艺术细胞,便糊里糊涂地给孩子报名打着“艺术特色”的牌子的幼儿园,即便幼儿园没有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家长也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去,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1、艺术教育等同大杂烩 很多家长对艺术教育根本弄不明白,他们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让孩子学到课堂之外更多的东西,还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如“国画”、“小提琴”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从这样的教育中成为全才,完全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一个快乐的出发点,到最后却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 2、艺术教育成了技能训练; 很多家长知道重“术”不重“道”是现在艺术教育中最常见的通病,但还是不自觉地拿弹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等作为孩子艺术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孩子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提高,不少家长都认为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附属名,学好艺术可以为各类考试添加筹码等,使艺术教育成了技能训练。 3、拿专业水平要求孩子。 我们知道,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给孩子乐趣,并不是让孩子过早地达到专业水平。但有些家长想当然地认为把孩子教得水平越高越好,从而拿一套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和纯粹的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固然可以更快地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但这和幼儿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的初衷并不一致。 (二)幼儿园教育存在的误区 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天生就有热爱和探索艺术活动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倾向被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继续保持,往往被限制甚至被扼杀。主要表现在: 1、指导思想方面传统落后 (1)技艺训练为中心 长期以来,许多幼儿教师已经形成一套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教师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还是组织教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他们重视幼儿的正确描写、制作和表演能力,却忽视幼儿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和表达,这就扼杀了幼儿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 (2)教师为中心 当前,我们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仍然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师让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万能的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教师让幼儿观察、模仿、记忆及回答事前教师准备好的问题,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转、不能跳出来,即使是跳出来了,教师又马上拉回去,幼儿只能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索行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只会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对幼儿的成长在害无益。 (3)知识为中心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全库”(脑),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唯一的、静止的,甚至是终级的。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就深受这种传统知识观的影响,在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教学,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造成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不敢做,幼儿又怎么能发明、又怎么能创新呢? 2、有失公正、两极分化大 在以往我们的幼儿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在失公正的地方。特别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老师偏爱那些模仿力强、很会领悟教师意图的幼儿,把他们归为能力强的有才艺的一类。教师对他们另眼相看,指导得更为详尽。而一些所谓“能力差”的幼儿,教师总认为他们是很难“开窍”的,就听之任之、放手不管了。这样就造成“好得更好”、“差得更差”,两个极端对幼儿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3、教学模式呆板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不能不承认,我们是沿着反幼儿发展规律之道而行的,从入园就把孩子置之“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老师先常常在黑板上画个范例,要求照葫芦画瓢,稍有出格,便加以制止和批评,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如圆画得圆不圆、线条画得直不直等。最后是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比谁画得像)。这种艺术教育的后果是幼儿艺术感受能力下降,直觉整体的审美方式遭到破坏,审美经验极度缺失。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出来的幼儿往往也很呆板,作品千篇一律。

Ⅶ 幼儿园教研存在什么问题

幼儿园老师每周都会对本周共性的一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并寻找进一步研究的教育契机和方法,这个过程就叫做教研。
然而,在很多时候,教研都会沦为一种形式上的任务,人在心不在,成效很低。经常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

讨论时都是在说困难,说问题,发牢骚,现场想当然说一下,没有深入思考,脱口而出;

没有解决办法,只有一堆问题,就算所谓的解决办法,也只不过是一些粗浅的经验之谈,谈不上是策略,都是拿过去一些俗套的做法来反复炒冷饭。将经验之谈等同于教研。

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是集中于一些程序性的、事务性的安排,并没有很多价值,只是说明了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估效果都不管。

思维发散,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基本上没有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各说各话。大家之间没有在一个共性的框架内进行思考。

教研组长说的多,参与教研的人听得多,基本上成了授课。

对于这种现象,有一些方法可以改进:

1. 教研议题的选择及教研思路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所有教研成员都需要围绕着“发现问题—定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教研思路确定为一个固定的框架,每个人必须在这个框架内展开思考和讨论。这种框架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发现问题:根据近段时间各班发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孩子表现出来的共同兴趣,共同困惑或共同行为。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定场景下的行为现象”。例如:“在接送时,孩子拿着接送卡,看着上面有的只贴着爷爷和妈妈,然后就很好奇的问对方:为什么你没有爸爸的?”

定义和分析问题: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有什么进一步促进孩子理解和发展的关键点?上面这个例子说明孩子对家庭成员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并不能很好理解不同家庭会有不同的成员关系,而且不理解接送卡上会有不同的人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家庭成员,而是因为接送卡的接送人是经常监护人的关系。所以,孩子需要进一步了解两方面的内容:1、家庭结构及成员关系;2.接送卡的原理。

以上两点确定为教研的议题,需由教研组长提前发放给教研成员,并且要求按照不同的拓展场景,准备好自己的行动策略方案。

解决问题(拓展问题场景):根据孩子的一个原有认知的分析,定义其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场景。这些场景覆盖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区域活动中的不同学习角、自由活动的游戏、生活活动和过渡环节、户外活动等。同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学习场景适宜教师介入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型态,例如,是让幼儿自己探索的自主学习(型态1),还是教师半结构介入的观察指导(型态2)或者教师全介入的集体或分组教学(型态3)。列一个“场景—教学型态”的问题解决场景列表。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教研要求每个人按照这些场景,根据自己提前准备的思考,头脑风暴记录出所有可能的行动策略,这些行动策略就是每个老师根据不同场景给出的拓展学习的方法。比如,孩子需要如何了解家庭结构及成员关系,通过“过渡晨谈环节”(场景)的“儿歌跟唱”(型态1)“家族歌”(爸爸的爸爸是什么,妈妈的妈妈是什么,……)就是一种拓展学习的行动策略;而在美工区的区域活动中(场景),幼儿绘画家族成员(型态1)并且在老师指导下剪贴成家族图谱(型态2)就是另外一种做法。每个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问题场景,头脑风暴出更多的可能性。注意,此时要对每一条行动策略署名,确保教师智力投入成果。

选择并筛选行动策略:头脑风暴后所有的行动策略不可能都采纳或者都实现。因此,需要进行筛选,根据下一周可能的时间,确定可以做的哪些行动策略,并且要确定如何评估这些行动策略有效的观察指标,是拍照,文字记录还是观摩反思,纳入教研后的行动计划。在下一次教研时,对这些实施的行动策略进行五分钟效果评估,并由此开展下一个研究议题。

最后,强调一些教研组长的三个关键角色。

1. 组织教研选题;

初期可以由自己选题,由于选题关系到教研成果,后期老师会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选题,因此,可以逐步放开选题范围。

2.主持教研过程。

教研开始前至少两天发放议题,前五分钟回顾上一次议题的行动实施效果,五分钟引入新课题并且每个人可以补充发现的问题和现象,聚焦定义和分析问题。接下来根据问题拓展场景,每个场景进行头脑风暴,记住两个原则:其他人说过的不说,先说先得;每个人都必须说,说完要署名,对自己的智力负责(有本事你就一直胡说八道吧…)主持人要在这个环节聚焦和把控时间,避免超时。最后利用十分钟讨论确定行动研究策略和如何评估行动实施成果与否的方法,并将结果记录在教研记录表上。最后一分钟,主持人总结并预告下一次教研事宜。

3.评估教研贡献及转化教研成果。

教研记录表上有每个人的思考结晶并署名,可以在年级公布教研记录表(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有公众评价压力)

上交教研记录并定期集结成册,按主题、学期或者年级分类集结成册,可以申请幼儿园出资作为教研成果集。

将教研记录转化成为教学笔记、教育案例或者教育论文。她们之间的差别是:

教学笔记:记录一个现象、案例和自己的思考、随想;

教育案例:描述一个观察到的现象、案例以及自己的行动策略(和其他人无关),以及最后的思考。

教育论文:根据教研的思维框架。1.描述问题背景(问题和现象-分析问题的成因—定义问题的本质和根源)——2.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应用场景1-策略1;场景2-策略2;……)——3.行动策略的实施以及效果评估(具体采用了哪些策略,并且实施效果如何:照片、记录、观察反思等证据)

Ⅷ 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教师易于忽视幼儿生活活动的价值

幼儿教育活动实际就是寓教于乐,由于幼儿的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方面都比较弱,这个时候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对于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幼儿活动就是要从幼儿这些特点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幼儿教育的生活活动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显著,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看到生活活动的真正价值,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对于幼儿保护过渡,导致活动失去意义,幼儿多于顺从,过于依赖,教师权威性太强,幼儿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完全迷失在教师的威慑力中,这种现象当然上了小学之后会更加明显.

2、幼儿丧失了在游戏中的自主权

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动手能力,并从幼儿年龄以及身体的特点出发制定各种游戏活动,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资源是作为主要的特征,也就是在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但是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却忽视了这个问题,很多游戏都是教师自己设定的,幼儿并没有主动权,活动基本是教师实现教学的一个固定环节,幼儿无法自主选择,因此幼儿天性无法得到得到释放和发展,只能够在模式化的活动中玩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不大.

3、教学活动忽视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学应该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幼儿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场景实现教育,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从中获得生活经验,拓展幼儿能力,但是我国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重视活动中生活经验的培养,因此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策略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大量的活动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十分活泼,思维活跃,能言善辩,喜欢游戏,但是在学校就寡言寡语,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为孩子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消除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感,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必须多媒体教学方法、音乐游戏法等,这些都能够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再快乐中学习.

如:学习“云”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首歌并配有动画,和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游戏活动,并让同学们聆听思考问题――雨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影片,注意力一下子就会被吸引,对于音乐的兴趣进而增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音乐本身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听辨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学习更加原因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大大的激发了求知欲望.原本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活泼,亲切,孩子也更加喜欢学习.

2、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大学生一样一直坐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的学习,他们需要游戏,需要动手动脑,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具备能歌善舞这样的传统教学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开发性的教学意识,让学生更多的去亲近大自然,去看、去听、去观察,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这样的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备课存在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长城课程导学 浏览:795
公办和教办 浏览:69
上海高职院校公办 浏览:949
廉江市第九小学校长 浏览:264
1984年小学5年级几门课程 浏览:536
中小学生物考试总分 浏览:582
运城小学入学难吗 浏览:245
中小学劳技活动制度 浏览:328
大祥区公办幼儿园 浏览:909
2019宁波中小学生招生 浏览:88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浏览:500
学习小升初 浏览:5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知识点讲解 浏览:65
小升初美术试题及答案 浏览:51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浏览:244
小升初语文附加题 浏览:93
育才中学公办 浏览:616
小学书法公开课教案 浏览:751
陪伴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87
教师节金 浏览:347